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地貌学

地质地貌学

第一章矿物一、名词解释矿物:是天然形成的单质或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绝大多数为晶质固态的无机物稳定于与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

原生矿物:由于岩浆的冷却分异,其中的物质通过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次生矿物:在地表或近地面,与太阳能、大气和水有关的作用下而形成的矿物。

类质同象:矿物晶体在形成过程中,晶体结构中本应由某种质点所占的晶位被晶体化学性质类似的其他质点所置换,只引起晶胞参数及理化性质的规律性改变,而晶体结构不发生改变的现象。

同质异象: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会形成构造和性质完全不同的晶体现象。

造岩矿物:对于形成岩石有普通意义的矿物。

粘土矿物:是蚀变演示经交代作用、原生矿物经风化淋湿作用以及沉积作用的产物,形成并稳定于地表特定水热条件是次生矿物。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面得性质。

硬度:矿物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

断口:是指单体矿物受力后,不沿着一定得结晶方向破裂而形成的断开面。

颜色:矿物的颜色,是矿物对光线中不同波长的光波均匀吸收或选择性吸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结晶习性:指在相同的生长条件下,一定成分的同种矿物,常有生成某一刑天的习惯。

结晶质:矿物在适应的条件下形成规律的几何体外形的物质。

二、简答题1.简述硅酸盐类矿物的晶体构造特征:①岛状构造②环状构造③链状构造④层状构造⑤架状构造2.矿物的晶体分类法及其代表矿物按晶体化学分类法,把矿物分为5大类12种类型①.自然元素:即单质金属或非金属,如金刚石。

②.硫化物:元素同硫结合,如方铅矿(PbS)闪锌矿(ZnS)③.卤化物:卤族元素化合物,如岩盐(NaCl)萤石(CaF2)④.氧化物及氢氧化物:a.金属氧化物,如石英(SiO2)b.金属氧化物与水联合派生,如褐铁矿Fe2O3‘H2O⑤.含氧盐:a.硅酸盐:元素同SiO44-结合,如橄榄石(Mg2Fe)2[SiO4]b.含水硅酸盐(粘土矿物):水同[SiO4]4-矿物联合派生,如高岭石Al4[Si4O10](OH)8c.硫酸盐:元素同SO42-结合,如石膏CaSO4‘2H2Od.碳酸盐:元素同CO32-结合,如方解石CaCO3e.磷酸盐:元素同PO43-结合,如磷灰石Ca[PO4]3(F,Cl,OH)第二章岩石一、名词解释:岩石:是地壳中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固态物质,是矿物或岩屑的集合体,有一定的结构、构造和变化规律。

岩浆作用:指岩浆的发育、运动及其固结成岩的作用,包括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

火山作用(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的作用。

侵入作用:深部岩浆向上运移,侵入周围岩石而未到达地表。

结晶分异作用:一种成分的岩浆按矿物熔点的高低可依次结晶出不同成分的矿物,并依次形成不同种类的岩石。

岩浆岩:由岩浆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

岩浆岩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包括矿物和玻璃质)的结晶程度,晶粒大小(包括绝对大小和相对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岩浆岩构造:是指岩石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沉积岩:地表或结晶地表的原有岩石,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作用、剥蚀作用、生物作用产生的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等一系列地质作用形成的岩石。

压固作用:由于上覆沉积物不断加厚,在重荷压力下,使松散沉积物的含水量减少,体积缩小,并转变的较为致密的这种作用,叫做压固作用。

胶结作用:在碎屑物质成绩的同时或生成之后,荣誉水中的物质或由水带来的物质充填在沉积物的空隙之中,将松散的碎屑粘结在一起,称为胶结作用。

重结晶作用:沉积物的矿物成分借溶解、局部溶解和固体扩散作用,使物质质点发生重新排列组合的现象。

变质岩:岩浆岩或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变质作用:是指岩石在基本上处于固体条件下,由于温度、压力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作用,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岩石结构和构造变化的地质作用。

二、简答题:1.岩浆岩的分类依据是什么?试述各类岩浆岩的基本特征及代表性岩石的特点,并能鉴别他们(如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按SiO4含量,可把岩浆岩分为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超性岩类。

按岩石的结构、构造和产状将每类岩石又可分为深成岩、浅成岩和喷出岩。

第三章地质年代1.地层:具有一定年代具有某些共同特征或属性的岩层。

2.地质年代:各种地质件发生的时代。

3.地层层序律:一般在没遭受过剧烈构造变动的地区,在底层没有发倒转或逆掩断层的情况下,地层保持着正常的顺序即“底老上新”4.生物层序律:不同时期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类型的化石及其组合,而在相同的时期且在相同地理环境下所形成的地层,不论相距多远都含有相同的化石及其组分。

5.标准化石:在化石中把生存延续时间短,演化快,地理分布广数量多的种类6.地质年代表:按年代早晚顺序把地质年代进行系统编年7.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有哪些?①地层层序律②生物层序律:标准化石法,生物群落组合分析法,孢粉分析法③岩石地层学方法:岩石地层划分与对比的依据是岩石的岩性,岩相,层序等特征④切割律⑤地层的接触关系第四章构造运动和地址构造1. 构造运动:使岩石圈内岩体发生位移变形的作用2.古构造运动:把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称为古构造运动3.新构造运动:把发生于新第三纪到现在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4.岩相:反映沉积岩或沉积物生成环境的岩石的各种性质5.地质构造:承受构造运动的岩层或岩石,在构造运动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或变位的形迹6.岩层:原始沉积物,特别是海洋中的沉积物多是水平或近于水平的层状堆积物,按沉积顺序先沉积在下面,后沉积在上面,这些一层层叠置起来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坚硬的层状岩石7.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8.走向:岩石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线的方向,它标志着岩层的延伸方向9.倾向:岩层面上与走向垂直并指向下方的直线称为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向即为倾向10.倾角:层面与假想水平面的交角11.褶皱构造:层状岩石的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失去其连续完整的构造12节理:是岩石中的裂隙,是两侧岩块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13断层:岩层或岩体受力破坏后,破裂面两侧的岩块如果发生了明显的位移,这种断裂构造叫做断层14正断层:上盘相对向下滑动的断层15逆断层:是上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的断层16大地构造:是指大范围以至全球范围内构造运动的作用力及它所导致的地壳构造或形态17褶曲的类型:1.根据轴面产状划分:直立褶曲,倾斜褶曲,倒转褶曲,平卧褶曲2.根据横剖面的形态特点划分:扇形褶曲,箱形褶曲,单斜3.根据枢纽的产状划分:水平褶曲,傾伏褶曲4.根据长宽的比率划分:线状褶曲,短轴褶曲,穹与盆,复背斜与复向斜18.断层的基本类型: 1.按断层两盘相对滑动方向: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2.根据断层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分类按断层走向与被断层走向的几何关系分为:走向断层斜向断层侧向断层顺向断层第五章风化作用一、名词解释风化作用: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大气、水的联合作用以及温度变化和生物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一些列的崩解和分解。

物理风化作用:指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是指地表岩石在水、氧气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的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是指生物在其生命活动中对岩石、矿物产生的机械的化学的破坏作用。

风化壳:风化的产物称为一个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

残积物:岩石风化后在原地残留的物质。

球状风化:小岩块的边缘和隅角从多个方向受到温度水溶液等因素的作用而最先破坏,而且破坏深度较大,久而久之,其棱角逐渐消失,编程圆形或椭球形。

二、简答试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作用方式和结果①物理风化作用:受地表温度影响作用方式:a.矿物的差异性胀缩b.冰劈作用c.盐分结晶的撑裂作用d.层裂或卸荷作用结果:使岩石碎屑及少数矿物碎屑产生②化学风化作用:受H2O、O2、CO2影响作用方式:a.溶解作用b.水化作用c.水解作用d.碳酸化作用e.氧化作用结果:使矿物和岩石的性质改变,破坏原有矿石的完整性和坚固性③生物风化作用:受生物的生命活动影响作用方式:a.机械风化作用b.生物化学风化作用结果:产生腐殖质,加快了风化作用主要造岩矿物的风化特点如何?①石英:很难风化,主要是物理风化②长石类矿物:物理风化作用较难,常会发生化学风化③云母类矿石:黑云母比白云母易风化,黑云母常发生化学风化,白云母较稳定,一般不分解④铁镁类矿石:易发生化学风化⑤粘土矿物:性质稳定,很难风化,化学风化强烈时,进一步分解⑥碳酸盐类矿物:在湿热气候区,易发生化学风化⑦硫化物:易发生化学风化说明残积型风化壳的剖面结构特征①土壤,呈深褐灰色,风化强烈,质细且疏松,腐殖质多②残积层,呈淡黄褐色,岩石外貌尚可辨别③半风化岩石层,呈淡黄色,岩石外貌尚可辨别④基岩(未风化岩石)如何理解风化作用的阶段性①物理风化为主的阶段,一物理风化为主,化学风化不明显,只有Cl和S易发生移动②化学风化为主的早期阶段,又称钙沉积或饱和硅铝阶段③化学风化为主的中期阶段,又称酸性硅铝阶段④化学风化为主的的晚期阶段,又称铝的阶段,是风化的最后阶段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影响风化壳形成的因素有哪些?岩石风化:一、岩石所处的环境条件①气候条件②地形条件二、岩石的特征①岩石成分②岩石的结构③节理的发育状况风化壳:①气候因素②地形因素③矿物因素④时间第六章斜坡地貌崩塌: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向下崩落。

类型:山崩、崩岸、岩崩、言屑崩落。

滑坡: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滑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类型:按滑动面与岩土层面关系:匀质滑坡、顺层滑坡、切层滑坡。

按滑坡的滑动的力学特征:推动时滑坡、牵引式滑坡、混合式滑坡。

按滑坡的岩土类型:堆积层滑坡、黄土滑坡、粘土滑坡、基岩滑坡。

按发生的活动类:活滑坡、死滑坡。

按滑坡的发展阶段: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

影响因素:①岩土的类型及性质②地质构造和岩体构造③水的作用④地震⑤人类活动防治:①防渗与排水a.拦截b.排导c.护坡d.填补②削坡反重与减压③支档工程a抗滑档土墙b.抗滑桩c.锚杆蠕动: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及其风化碎屑物在重力作用下,顺坡向下发生缓慢移动的现象。

类型:土层蠕动、岩体蠕动。

第七章流水地貌及堆积物一、名词解释坡积物:在片流作用下,被带到坡地平缓处或坡麓地带堆积下来的沉积物。

洪积物:洪流在山口或沟口的堆积物。

冲击物:是在流动的水体中以机械方式沉积的碎屑物。

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洪流,是山地沟谷中含有大量松散固体碎屑的洪流。

河流侵蚀基准面:每条河流下切侵蚀的最大深度并不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