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论文题目: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入学年月____0000秋 ___姓名____AAAAAA____学号___ 0000000000专业_____会计学___学习中心____AAAA电大__指导教师__ 陈 AA完成时间2010年_03_月__25日目录摘要 (3)1.关于负债的一般认识及含义 (4)1.1负债经营的一般认识 (4)1.2负债经营的基本含义 (5)2.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 (6)2.1保持企业控制权 (6)2.2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劳动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6)2.3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资本金收益率 (6)2.4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 (6)2.5负债经营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7)2.6负债经营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7)2.7负债筹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筹资时间短,花费代价小 (7)3.负债经营的负面效应 (8)3.1“财务杠杆效应”对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负面影响 (8)3.2无力偿付债务的风险 (8)3.3借债不适度使得财务风险增加 (8)3.4再筹资风险 (9)3.5负债经营规模的过度 (9)3.6资金流动性差,偿还能力不足 (9)3.7负债比率提高导致股票市场下跌 (9)4.企业负债的适度分析 (10)4.1财务杠杆利益(收益或损失) (10)4.2财务风险 (11)4.3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13)5.合理把握企业负债的度 (14)5.1确定企业合理的负债规模 (14)5.2确定企业适度的负债结构 (15)5.3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 (16)5.4树立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的财务风险机制 (16)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词 (19)郑州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20)摘要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来,企业迅速市场化,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私营经济也如一朵奇葩,盛开在国家政策的阳光下。

负债经营已经越来越普遍了,有些企业通过利用负债经营,已经迅速成熟、壮大,但近几年来,有一些企业因为无限放大了负债经营的杠杆作用,给企业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宣告破产的也不在少数。

所以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负债经营的优势和弊端,分析影响适度负债的因素,运用理论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和动态分析法,通过一组动态的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负债经营对于企业来说犹如“带刺的玫瑰”,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焦点是如何得到“玫瑰的芳香而不被扎伤”,由此引出适度负债的理念。

但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模式,企业须从自身环境和社会大环境经济状况综合分析出发,进行全盘考虑。

关键词:负债经营;利弊分析;适度负债;财务杠杆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分析及对策企业的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企业本身资金使用效益、恶意使用资金等因素的影响,企业资金供应十分紧张,如何安全合理地筹措资金已经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企业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自身经营积累,二是通过举借债务(负债)。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企业迅速壮大发展的重要途径。

负债经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融资的一种方式,是企业家广泛使用的一种快速扩大资产经营规模和增强经济实力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国早已步入市场经济轨道,国有企业已经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资金由企业自我筹措,企业就成为一个独立经营、资金自筹、盈亏自负、风险自担的独立经济实体。

另外私营经济蓬勃发展,筹资需求缺口很大。

但是盲目的借助负债来扩大企业规模,又确实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风险,企业因财务费用巨大,侵蚀过多利润,严重消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最终使企业陷入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负债经营,分析其利弊得失,对于企业乃至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很有帮助的。

本文就企业负债筹措资金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探讨负债经营的利与弊,最后得出一个企业安全负债规模的理论范围。

1.关于负债的一般认识及含义1.1负债经营的一般认识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一种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和发行债券等方式取得经营资金的融资方式。

它是企业谋求其经济获得迅速增长,在一定的风险条件下加以采用的一种方式。

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的一种财务手段。

就我国的国有企业来说,对负债经营的认识大致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就是1985年以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投资体制,投资主体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形式主要为财政拨款。

企业经营者虽负有重见天日责任,但没有风险责任,因此经营意识不强烈。

第二阶段,1985年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企业需要偿还投资贷款并支付利息,但投资行为仍取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因此企业经营者虽有管理责任和效益责任,但由于没有决策权利和选择余地,因而无法决定企业的投入和经营。

第三阶段,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拥有全部法人财产权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从而企业经营者既要自我投入、自我发展企业,也要积累实力、偿还投入债务,在这种情况下,负债经营使企业经营者将全部精力集中到以搞活经营为重点和提高效益为核心的经济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实现资金的增值增效。

1.2负债经营的基本含义从会计学的理论看,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须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按《发法通则》第84条解释:“债务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享有权利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

”其中,负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性质。

一是负债范围的规定性。

即债务具有确定的内容。

约定债务的范围是由双方当事人约定,法定债务由法律规定或法院裁判确定。

第二是负债期限的确定性。

债务有一定期限限制,不存在永久性义务。

其含义包括有的因履行义务而消除,有的因期限届满而消失,有的因当事人死亡而消灭等等。

第三是债务清偿的强制性。

债务是一种法律义务,债务人如不依法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请求法院强制其履行债务,并承担不履行债务的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义务就是一种责任。

责任是履行债务的担保,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债务关系的手段,也是不履行债务的法律上的后果。

负债经营是指企业以已有的自有资金作为基础,为了维系企业的正常营运、扩大经营规模、开创新事业等,产生财务需求,发生现金流量不足,通过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和发行债券等形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这笔资金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使企业资产不断得到补偿、增值和更新的一种现代企业筹资的经营方式。

具体含义是:一是资金来源是以举债的方式。

如通过货款、拆借、发行债券、内部融资等方式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自然人等吸收的资金,其资金所有权属于债权人,债务人仅有规定期限内的使用权,并承担按期归还的义务。

二是负债具有货币时间价值。

到期时债务人除归还债权人本金外,还应支付一定利息和相关费用。

三是举债是弥补自有的资金的不足,用于生产经营,以促进企业发展为目的,而不能将资金挪作他用,更不能随意浪费。

2.企业负债经营的优势负债经营,借他人之钱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以获取支付借款成本后的剩余利润,这是实现资本快速积累,加快企业发展的一条捷径。

从财务理论角度考察,各流派对负债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一致的地方,即认为负债有抵税、激励、不会分散控制权、降低代理成本和传递积极信号等的好处。

当然这些积极作用对企业负债经营起一定的刺激作用。

2.1保持企业控制权。

在企业面临新的筹资决策时,如果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权益资本,势必带来股权的分散,影响到现在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而负债筹资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不影响到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保持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2.2负债经营可以弥补企业劳动和长期发展资金的不足。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资金,而单靠企业内部积累的自有资金,不仅在时间上不允许,而且在数目上也难以适应其发展需要;所以,企业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运用更大的资金力量扩大企业规模和经济实力,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一个企业不仅在资金不足时需要负债经营,就是在资金比较充裕时负债经营也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一个企业内部积累的资金再多,只靠自有资金的企业规模和运用资金的数量总是有限的。

企业通过负债可以有效地取得和支配更多的资金量,合理地组织和协调资金比例关系,改善技术设备、改革工艺、引进先进技术、更新设备、扩大企业规模,拓宽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2.3使企业得到财务杠杆效益,提高企业资本金收益率。

这里,所谓财务杠杆作用是指负债筹资对所有者受益的影响,用公式表示为: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企业负债经营,由于利息固定,经营利润的增长能够引起每股盈余更大幅度地增长。

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将使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并且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

2.4负债经营可以起到节税的作用。

企业负债应按期支付利息,根据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负债利息要计入财务费用,并且在所得税前扣除。

在同样经营利润的条件下,负债筹资与权益筹资相比,由于债务利息具有税前扣抵作用,从而使企业少纳所得税,从而增加权益资本收益。

节税额的计算公式为:节税额=利息费用×所得税率由此可见,只要有债务资本,便可产生节税效应,且利息费用越高,节税额越大。

2.5负债经营可以减少货币贬值的损失。

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利用举债扩大生产规模比自我积累资本更有利。

因为负债通常要到期才能还本付息,在通货膨胀率上升的情况下,原有负债额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企业按降低后的数额还本付息,实际上是将货币贬值的后果转嫁给了债权人。

另外,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负债的偿还仍然以账面价值为标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

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的真实价值低于其所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因此,这个时候企业资金中借贷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长期债务比例越大,对企业越有利。

2.6负债经营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

企业借入资金,不论盈亏均应按期偿还本息,对于债权人来说风险较小。

同时,企业还本付息外,不再承担其他经济责任,不像发行股票那样,在税后还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股利,而企业支付的债务利息是在税前成本中列支的,可起到抵免所得税的作用。

并且由于债权人投资风险较小,加之节税作用,故债务资本通常低于权益资本成本。

因此,运用负债经营可有效地降低企业资本成本,即综合资本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综合资本成本=∑(某类资本成本×该类资本占总资本的比重)显然,当各类资本既定,且债务资本成本较低时,负债比率较高,则综合资本成本越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