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利弊以及风险控制分析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利弊以及风险控制分析

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利弊以及风险控制分析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正成为企业筹措资金的一个重要手段,负债经营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企业带来巨大收益,也有可能使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

如何防范和控制负债经营的风险,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文章研究分析了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内因和外因,提出了企业负债经营风险防范和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企业负债;负债经营风险成因;负债经营利弊;风险防范前言负债经营是指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股票、商业信用等方式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为企业带来额外的利益,但它同时又具有不利风险的一面,这种靠负债所筹集的资金来支撑企业发展而陷入困境的风险。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理财环境发生急剧变化,我国企业面临的负债经营风险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负债经营风险对我国企业造成的危害性程度也日益加深。

这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企业急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成因分析(一)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内因分析1.负债规模的大小。

一般情况下,在期望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时,借入资金在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例越小,企业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自有资金收益率的标准差也越小,从而企业的财务风险也越小。

在期望资金利润率高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大,自有资金收益率越高。

反之,在期望资金利润率低于借入资金利息率的条件下,负债比率越大,自有资金收益率越低。

2.负债利息的高低。

当负债成本、负债规模一定时,负债利息越高,企业财务风险也越大。

企业借入资金与自有资金比例一定时,根据上述自有资金收益率关系可以得出,借入资金利息率越高,期望自有资金收益率就越低,这样财务风险就越大。

3.筹资组合状况。

筹资组合即短期资金与长期资金的比例。

长期资金成本高,缺少弹性,企业在借款期内,即使有一段时间无需资金也要付息;而短期资金却正好相反,资金成本低,弹性好,风险大。

两者不同比例的组合会形成不同的风险程度。

4.预期现金流入量。

即使企业盈利状况良好,若现金流入量不足,也会导致资金短缺。

因此,企业进行负债筹资时,必须对未来偿付本息的现金流量有充分的估计,要将未来现金流量期望值与偿付债务时的现金需求量进行比较分析,防止较大财务风险的发生。

5.资产变现能力。

资产变现能力也称资产的流动性。

一般来说,流动资产的获利能力较固定资产低。

如果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强,企业获利能力就会下降,到期不能偿还债务支付利息的风险就越高;反之,若资产的流动性较弱,企业丧失现金偿付能力就越大。

(二)企业负债经营风险形成的外因分析1.经济发展状况。

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都存在着周期性的波动。

在经济高涨时期,市场购销两旺,经济一片繁荣,企业效益普遍上升;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资金短缺,市场疲软,企业亏损面扩大,亏损额上升。

因此经济萧条时期较之繁荣时期,负债经营的风险更大。

2.金融市场状况。

企业筹资面临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利率、汇率的变动都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的产生。

比如,西方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在一定时期,有的货币对外价值呈上升趋势,称为“硬货币”,有的货币则出现下降趋势,称为“软货币”。

因此,我国企业在向国外借入资金时,不仅要考虑借款的货币是硬货币还是软货币,还要考虑借款利率的高低,两者应当综合起来进行分析。

3.企业的盈利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环境市场的供求关系和价格的经常变化,这些因素对企业的盈利水平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材料价格上涨,会导致产品成本的增大,企业盈利相对减少。

如果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企业盈利水平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产品滞销,企业必然降低产量,从而企业盈利水平也下降,反之亦然。

此外,企业内部技术装备、产品结构和设备利用率变化,人工生产率和原材料利用情况的变化,可能出现的事故以及企业人员素质和应变能力等等,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

4.企业的筹资能力。

一个企业的筹资能力强弱,表明企业应付财务风险能力强弱。

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它的筹资能力强,应付风险的能力也强。

二、企业负债经营的利弊负债经营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企业的必然选择。

然而,债务是要偿还的,企业负债经营又必须以特定的偿付责任和一定偿债能力为保证,并讲求负债规模、负债结构及负债效益,否则,企业可能由此陷入不良的债务危机当中。

因此,对企业负债经营,有必要对其利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措施加以预防、解决。

(一).企业负债经营的益处1.企业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对投资者来说,债权收益率固定,除非企业资不抵债破产清算外,一般都能到期收回本金,其风险要比股权投资小,相应地要求报酬率也低,而且债务筹资费用也较股权筹资为低。

因此,债务资金成本较股权资金成本为低。

另外,负债经营可以从“减税效应”中获益。

由于债务的利息支出是税前支付,能使企业获得减少交纳所得税的好处。

在这两方面因素影响下,当资金总额一定时,一定比例的负债经营能有效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2.负债经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

由于对债权人的利息支付是一项与企业赢利水平高低无关的固定支出,当企业的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成本时,企业收益将会以更大程度增加,即财务杠杆效应。

同时,企业可利用负债节省下来的自有资金创造新的利润。

因此,一定程度负债经营对提高企业收益率有着重要作用。

3.负债经营能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

在通货膨胀环境中,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而企业债务偿还仍然以其账面价值为准而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

这样,企业实际偿还款项真实价值低于其借入款项的真实价值,使企业获得货币贬值的好处。

4.负债经营有利于企业控制权的保持。

在企业筹集资金时,如果以发行股票方式筹集资本,势必带来股权分散,影响到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而负债筹集在增加企业资金来源的同时又不影响企业控制权,有利于现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

5.负债经营同时也是公司改善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

企业负债不仅是一种融资手段,而且通过资本结构的优化,可以引入债权人的监督来减少股东与经理人员的代理成本。

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资本的回收和增值,必定会对企业的运行进行关注,这无形中就起到了对经理人员的监督,从而减少股东对经理人员的监督成本。

负债不仅是企业融资的一种手段,也是公司改善其治理机制的一种外在监督因素的引入。

(二)负债经营的风险1.“财务杠杆效应”的负面作用。

当企业面临经济发展低潮或者其他原因带来的经营困境时由于固定额度利息的负担,在资金利润率下降时,投资者收益率将会以更快速度下降。

2.无力偿付债务风险。

对于负债经营,企业负有到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法律责任。

如果企业利用负债筹集到的资金进行的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率,或企业整体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恶化,或企业短期资金运作不当等,这些因素不仅会造成企业利润额大幅下降,而且会使企业面临无力偿债的风险。

其结果可能导致企业资金紧张,被迫低价拍卖或抵押资产。

3.再筹资风险。

由于负债经营使企业资产负债率增大,对债权人保证程度降低,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增大而要求更高报酬率,作为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等借款筹资成本大大提高,难度加大。

三、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控制(一)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防范1.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

一般认为,企业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应高于借款利息率是企业负债经营的先决条件。

如果计算出的利息率高于息税前资金利润率,就不能举债,只能用增资的方法筹资,并且应努力减少现有债务,避免财务杠杆的反作用,否则就会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但是实际上,企业举债的动机是多方面的,除了要谋取高额利润外,还可能出于竞争的需要而举债,或为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实现长期规模效益而举债,或为弥补资金不足不得已而举债等等。

受这些因素影响,企业举债后有时即使资金利润率有所降低,但是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来说,也是合理的。

因为这是符合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

确定企业负债是否适度主要有如下几个因素:(1)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由于利用财务杠杆(即负债经营),而使企业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或者使得股东收益发生较大变动的风险。

财务风险只发生在负责企业,就其产生的原因来看,负债风险具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现金性财务风险,即在特定时日,现金流出量超过现金流入量产生的到期不能偿付债务本息的风险。

第二,收支性财务风险,即企业在收不抵支情况下出现的不能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风险。

企业如果一味追求获取财务杠杆的利益,便会加大企业的负债筹资。

负债增加使公司的财务风险增大,债权人因此无法按期得到利息的风险相应增大,债权人将要求公司对增加的负债提供风险溢酬,这就导致企业定期支出的利息等固定费用增加,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因企业风险的增大而要求更高的报酬率,作为对可能产生风险的一种补偿,便会使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借款酬资的酬资成本大大提高。

所以,企业的负债比应当保持在总资金平均成本攀升的转折点,而不能无限度地扩张。

(2)财务拮拒成本是企业出现支付危机的成本,又称破产成本。

它只会发生在有负债的企业中。

负债越多,所需支付的固定利息越高,就越难实现财务上的稳定,发生财务拮据的可能性就越高。

如果公司破产,可能被迫以低价拍卖资产,还有法律上的支出。

如果还未破产,但负债过多,则会直接影响资金的使用,使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产品出售等方面受到干扰,最终提高过度负债企业股本的要求收益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

研究表明,破产成本、破产概率与公司负债水平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在负债较低时,破产概率和破产成本增长极为缓慢,当负债达到一定限度之后,破产成本与破产概率加速上升,因而增加了公司的财务拮据成本,也就是说,财务拮据成本是企业不能无限制扩大负债的重要屏障。

(3)非负债节税。

现代西方学者认为折旧抵税和投资减税与负债融资的抵免税有替代作用,这类因素称之为非负债节税。

它们的存在会减少公司负债的节税作用,影响公司负债经营的决策。

与投资相关的非负债避税所产生抵免公司税替代效应的结论是在假定投资变量外生化条件下得出的,但将投资变量内生化之后,非负债节税会刺激投资总量的增加,也会使公司现金流入量增加。

这种效应为一种补偿性的收入效应,因此,非负债节税对公司最优负债水平的实际影响决定于替代效用和收入效用的合并效果。

非负债节税高的公司不一定要降低负债水平,要看收入效应对负债水平的影响,若收入效应效果强,仍能保持负债水平。

(4)代理成本。

首先是负债的代理成本。

债权人由于享有固定利息收入的权利,并无参与企业经营决策的权利。

所以,当贷款或债权投入企业后,企业经营者或股东就有可能改变契约规定的贷款用途进行高风险投资,从而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使债权人承担了契约之外的附加风险而没有得到相应的风险报酬补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