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生犯罪现状分析

中学生犯罪现状分析

二、中学生违法犯罪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中学生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

中学生犯罪可以用“数量大、危害大、蔓延快”这些词来形容。

中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继承者和接班人,一个国家看它强不强主要看国家的中学生强不强。

然而在我国出现中学生犯罪违法的实力还是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发生在杭州市,杭州是一个15岁的少年,是一名初二的学生,父母忙于做小生意,对孩子不闻不问。

孩子经常上网沉迷于黄色影视。

一次,他看了黄色录像后,不能自控,把和自己一起长大的堂姐强奸杀害。

第二个例子是北京一个17岁的少年小新为了偷钱上网,将奶奶砍死,把爷爷看成重伤。

通过这两则案例,我们发现中学生犯罪诱因简单,突发性、盲目性、数量大、危害强。

中学生犯罪总体上围绕着财、色、霸、酷的轨道而运行的,动机很简单。

因为中学生犯罪与自身的法律意识有关系的,由于中学生生理性不成熟、有很强的逆反心理、缺乏社会经验、思想单纯、情绪不稳定、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造成了犯罪的因素。

法律意识就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念、心里的总和。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许多消极文化正诱惑着一部分涉世未深的中学生,甚至严重的会触犯到法律,走上犯罪的道路。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国约2.5亿名中学生,其中违法犯罪的中学生约占青少年犯罪的万分之六,城市的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并呈现渐渐增加、年龄渐渐小的趋势。

中学生犯罪多在于他们为了获取零花钱、上网费、
保护费、从而从事侵犯他人财产的行为,有的出于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有的出于好奇或逞强好胜的心理而加入盗窃、抢劫、或者斗殴。

原因在于他们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甚至有些没有法律概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