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地区犯罪现状分析一、当前犯罪现状的特征1、从案数量上来看,xx年刑事案数量一改前三年不断上升的状况整体呈现回落的趋势。
资料统计,2000年1一11月份全市普通刑事案的批捕数为33034498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27. 4%和1. 1%,起诉数为33824846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13. %和19. 7%,职务犯罪案的立案数为293313人,比1999年同期分别增长30. 8%和31. %; 200 1年同期批捕4337 864人,又比2 000年同期分别增长31. 3%和30.4%,起诉数为4747 6601人,同期分别增长了40. 4%和36. 2%,职务犯罪立案数为30932 8人,同期分别增长了. %和4 8%o到了XX年,统计数字表明,上述状况出现了重大的转变。
据统计,XX 年1 — 11月全市普通刑事案的批捕数为3931091人,比上一年度同期分别下降了10.3%和1.2%,起诉47 246239人, 又比上一年度同期分别下降了0.%和.8%,职务犯罪的立案数从上一年度同期的30 9328人下降到2 29243人,同期分别下降了34. 9%和3.0% (见表一)。
从上述资料当中可以看岀,在开展“严打”斗争的过程中,案数量在初期呈现出一定幅度的上升趋势,在2 001年达到了顶峰,而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这种趋势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今年案数量比去年同期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反映出我市“严打”斗争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的成果,社会治安环境正在朝着好的方面发展。
2、从案类型来看,侵犯财产犯罪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犯罪仍是刑事案的主要组成部分,重、特大犯罪案继续下降。
2001年侵犯财产案占已批准逮捕案的47. 8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占32.6%,两者占所有刑事案总数的80. 4%o从近三年1—11月的同期数字对比来看,侵犯财产案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仍然是刑事案的主要组成部分,且都开始呈现回落迹象。
以起诉被告人的数字为基准,2000年1 — 1 1月起诉侵犯财产案被告人人数为2269人,比1999年同期上升10. 4%,起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被告人人数为1262人,比1999年同期上升39. 1%, 20 01年1 — 11月起诉侵犯财产案被告人人数为2861 人,比2 000年同期增长了 2 6.1%,起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被告人人数为1969人,比2000年同期增长了6.0%, XX年1 — 11月起诉的所有刑事案被告人人数为6 239人,侵犯财产案的被告人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的被告人总共有38人,占所有刑事案被告人的61. 8%,其中起诉侵犯财产案的被告人人数为2776人,比去年同期下降3. 1%,起诉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的被告人人数为XX人,比2001年同期增长2.4%,但比去年与前年同期增长6. 0%要小得多,而且从前一程序的批捕人数来看,今年1 — 1 1月已经下降了 2. 1 %,可以预计今后一个阶段起诉数字也将出现负增长。
批捕、起诉重、特大案的人数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幅度很大,分别为24人和496人,下降了7.3%和70. 4%,说明随着“严打”斗争的深入开展,司法机关将重、特大犯罪作为打击重点,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见表二)3、从犯罪主体来看,无业人员、农民、两劳人员、外来人员是当前刑事犯罪的主流。
这四类人员具有身份上的重合性, 大部分犯罪的两劳人员是无业人员,绝大部分外来人员是农民。
据统计,200 0年1至11月起诉的被告人中无业人员19 71人, 占被告人总数的38.%,比19 99年同期上升32. 9%, 2001年同期有2871人,占总数的4 4%,上升了60.3%,今年1至11月有3144人,占总数的1.8%,比去年同期上升9. %; 2000年1至11月起诉的被告人中农民有1678人,占起诉被告人总数的36.0%,比1999年同期上升14.0%, 2 001年同期有191 2 人,上升了13.9%,今年1至11月有1402人,占被告人总数23.1%,下降了36. 4%; 200 0年1至11月起诉的被告人中两劳人员有8 1人,占总数的18.3%,同比上升41.4, 2001年同期有1117人,占总数的17. 7,上升了 3 1.3,今年1至11 月有112人,占被告人总数的18.%,比去年同期增加0. 7%; 2000年1至11月起诉的被告人中外来人员有122人,占总数的32.7%,同比上升了 4. 2 %, 2001年有20 0人,占总数的32.4%,上升了34. 7%,今年1至11月有1937人,占被告人总数的31.9%,下降了.8%。
这四类人员的犯罪已成为我市治安的一大隐患,犯罪类型集中在侵财类案,主要是盗窃和抢劫, 在雨花台、玄武、秦淮等城郊结合地区尤为突出,如玄武区院办理的11名涉嫌抢劫的犯罪嫌疑人中有103名是外来人员,占98.6%o从1至11月同期起诉数字对比看,无业、两劳人员人数在逐年增加,无业人员已超过被告人数的一半以上,这应该值得我们的注意。
(见表三)4、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轻刑犯超过总数的七成。
2000年1一11月,全市检察机关收到生效判决406人,其中判死刑和无期徒刑的2人,占判决总数的1.3%,较上年同期增加13.0%,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10人,占判决总数的.2%;同比上升39.1%,判三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114 人,占判决总数的28.4%,同比上升了 2. 7%,判不满三年有期徒刑的264人,占判决总数的6. 1%,同比上升12.2%; 2 001 年1 — 11月判决人数为4872人,其中判死刑和无期徒刑的111人,占判决总数的2. 3%,比20 00年同期上升了113.%, 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231人,占判决总数的4 7%;同比上升10. 0%,判三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1392人,占判决总数的28.6%,同比上升了20.6%,判不满三年有期徒刑的3134人,占判决总数的64.3%,同比上升了18.%; XX年1一11月判决人数为331人,其中判死刑和无期徒刑的44人,占判决总数的0. 8%,比2 001年同期下降了12.3%,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7人,占判决总数的3.3%;同比下降32.0%,判三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1320人,占判决总数的24 .8%, 同比下降了.%,判不满三年有期徒刑的378人,占判决总数的71.0%,同比上升了20. 8% (见表四)。
判处拘役、管制、单处附加刑等的人数逐步增加,XX年1 — 11月比去年同期上升31.3%,比2000年同期上升38. 4%,宣告缓刑人数也比2001 年同期增加33. 4%,比2000年同期增加0%。
近三年1一11月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人数比例不断攀升,说明我市在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控制社会犯罪方面乏力,这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职务犯罪案仍呈“四多”格局,且向一些重点领域和热点行业渗透。
一是县处级以上干部犯罪案增多,具有明显的高层次性。
2001年至今年1 1月,在立案查处的涉嫌贪污贿赂职务犯罪的人中,县处级以上干部有148人,占总人数的28. 9% 其中2 001年县处级以上干部案数较2000年上升26%,厅级干部同比上升7%。
高职务犯罪所占比例增大,特别是局以上干部犯罪案增多现象值得重视。
如原省民政厅副厅长程韶韵(正厅级)、原省体改委副主任闫怀民(正厅级)、原省保险公司副总经理薛仁云(副厅级)因受贿被查处。
二是重特大案多,涉案案值大。
当前,职务犯罪涉案金额越来越大,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儿十万、上百万的案已屡见不鲜。
20 01年至今年11月,原创材料,尽在知音网。
共查处重特大案2 83,占立案数的& 6%,其中,38 .7%的案犯罪数额在10万元以上。
如中信实业银行XX分行城西支行行长助理孔朝晖挪用公款800万元,xx市国税局玄武分局工作人员孙俊受贿6 9万元等。
三是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犯罪所占比重长期居高不下,显出易发和多发的特点。
近几年查处国有企业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一直占全市立案总数的70 %左右。
2001年至今年11月,共查办此类案36人,占立案数的71.2%0近年来查办国企犯罪呈现出三个突岀的特点。
一是亏损企业人员犯罪突岀,如新联机械厂、三乐集团、奶业集团等亏损单位发案都比较高,亏损企业已成为国企人员犯罪的高发区。
二是“9”现象突岀。
从犯罪者年龄看,200 1年有14. 9%的国企犯罪人员都处于“9”年龄段,如江苏省中央企业物资联合公司副总经理吴观海贪污案,xx 电力变压器厂厂长王有喜受贿案等案,犯罪嫌疑人都是在“临退休前捞一把”思想的支配下冒险作案的。
三是作案手法隐蔽。
6 3. %的国企犯罪人员文化程度都在大专以上,具有较高智商, 反侦查能力强。
四是窝串案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谋取私利,某一个单位或部门职务犯罪案犯罪嫌疑人之间往往相互勾结,相互包庇,共同作案,群体犯罪明显增多。
2001年至今年11月, 共查办职务犯罪窝串案219人,占立案数的42.7%。
如2001 年我市检察机关查办的江苏省罕见的特大受贿案一一原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总经理黄加彬受贿人民币16万元案中,一举挖出了该公司原总经理、副总经理、副总工程师等1人受贿窝案。
五是交通、教育、房地产等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职务犯罪较为突出。
交通、教育、房地产部门作为近年来国家扶持的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近年来已逐渐成为职务犯罪新的易发多发地带。
去年,全市反贪部门在交通系统严厉查处了江苏省交通工程总公司等交通工程领域一批职务犯罪分子,共立案1717 人,较前年同期上升4. %;今年1 — 6月,全市在教育系统立案查处职务犯罪案17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4 3%,其中要案8人;在房地产开发领域立案1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00%。
如我市检察机关今年查办的xx人口管理学院副院长朱秀云(正厅)受贿案,扬子石化公司房产公司总经理范启盛受贿101.07万元案等。
二、治理犯罪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严打”方针,打击职能得到了全面发挥:侦查机关调动了大量警力,超负荷地完成了各项任务;两级法院依法从重判处了一批犯罪分子,体现了法律的威慑力;检察机关坚持从重从快方针,明显缩短了刑事案的诉讼周期,迅速地办理一批重特大刑事、职务犯罪案。
如“9・14”陈正平投放危险物质案,案发当日,检、法两家就及时地介入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公安机关在3天内将案侦查终结,检察院在9月18日收案后的第二天就向法院起诉,9 月30日开庭审判,犯罪分子在一个月内被正法。
政法机关对犯罪的高压态势有力地维护了我市社会治安的稳定,维护了正常的经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