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教案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1(“您好”,零起点学生,课时为100分钟):课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纠音『F调; 2.使学生初步了解复韵母、鼻韵母的发音特点,以及轻声、三声连读的读法。
3.能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运用所学的词语、句式进行问答、对话。
三.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检查(14分钟):1.巩固己学过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
教师板书,学生快速认读。
2.检查前一天所学语音,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3.复习前一天所学课文,进行简单的问答或对话。
(三)学习新课(80分钟)1.展示新课语音:(1)}教师板书并领读单个声母(j、q、X)、复韵母、鼻韵母…,学生跟读。
(2)学生齐读,个别读,教师帮助纠音。
(3)声、韵、调拼读,在语流中进行练习。
板书:bao bai bian bie…一//跑步、发音、英语、铁路、家庭、列车……(4)辩音辩调:针对某些声母、韵母或某个声调,用对比法让学生分辨。
板书:bao…pao 由于、爷爷、奶奶…一(5)听写学习的新课语音。
2.认读新字、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正发音……3.学习课文:(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F发音…….(2)手势法讲解轻声的读法…一补充练习(如:爸爸、我们、朋友…一)(3)图示法讲解三声连读的读法……补充练习(如:老板、可以、语法….)(4)利用课堂语境设计情景,用课文中的短句进行会话操练。
(四)本课小结(2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并再领读三遍。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写拼音、写汉字,熟读课文。
综合课语音阶段教案21.语音教学(学习en—eng,an…ang,“是”字句)1.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单个声母、韵母、词语、句子,在语流中『F音正调。
能运用学过的词汇、句型进行问答、对话。
2.教学重点:如:en…eng,an…ang,“是”字句3.教学方法:对比、声韵拼合4.教学环节:(1)组织教学(2)复习检查(三分之一的时间)快速认读声母、韵母、声韵拼合……复习汉字读音……听写(3)学习新课(三分之二的时间)1.练习四个声调:写出音节后领读,如ren,再写出相应的汉字“人”后重读。
与以前学过的拼音进行对比,如in…~ing。
2.认读新字、新词:先借助拼音读出汉字,再擦掉拼音读汉字,再做扩展练习,如“工人”,扩展为“他是工人。
”3.操练各种不同的短句,进行会话或对话:把生词放入问句,擦掉拼音,反复领读与跟读……脱开汉字,用图片灵活进行问答,如指图问“她是老师吗?”4.进行小结:新学习的声母、韵母、声韵拼合,“是”字句。
5.做书上“练习”部分的口头练习。
(4)布置课后作业二、综合课语法阶段教案1(“时间表达法”,刚学完语音阶段的学生,课时为100分钟)课文:’问时间一.生词:现在、点、分、刻、半、差、起床、饭、早饭、午饭、晚饭、上课、下课、睡觉、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二.课文:(一)A:现在几点了?B:现在十一点了。
替换词:十一点五分、十二点一刻、两点十二分……(二)A:你什么时候起床?B:我早上六点起床。
替换词语:早上 7:oO 吃早饭、上午 8:oO 上课一.教学目标:学习19个生词,掌握时间表示法,了解时间词的句法功能及句式中的句重音,并能运用表示时间的句式进行会话。
二.教学重点:时间的表示法、时间词的句法功能与位置。
三.教学方法:运用图片、钟表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
四.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2分钟):(二)复习旧课(12分钟):1.用指定词语结合图片内容会话(如:说“日期”)。
2.快速问答前一课学习的内容。
(如:今天是几月几号?今天是星期/『L 7) (三)学习新课(80分钟):1.学习生词:按设计的板书顺序听写生词…师生共同改错…领读和跟读。
板书(1)例:1.现在 4.刻 7.起床2.点 5.半 8.早饭3.分 6.差 9.上课2.扩展词组练习:教师领读,学生跟说。
板书(2)例:早饭…一吃早饭….早上吃早饭3.学习课文:教师领读…一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读….做替换练习 4.讲解新语法点:说明时间表示法、时间词的句法功能、句重音。
板书(3):名词谓语句:主语+名词谓语:现在八点。
:I:时f刚词作状语:时间词+动词:八点上课(时间词作状语不能在句术)句重音:问:现在几点了?答:现在八点了。
(句重音在数字上)5.进行操练:例:教师把时针拨到两点,问“现在几点了?”让学生回答。
例:利用课堂语境,按照实际时间进行问答。
例:教师写出时问与活动,让学生互相回答(如:你早上几点起床?) 板书:早上6:00起床 6:30吃早饭上午8:oo上课 11:45下课中午下午晚上(四)本课小结(3分钟):见板书,并进一步强调时间词的位置。
(五)布置作业(3分钟):说说一天的活动。
综合课语法阶段教案2:(《我在这儿买光盘》,刚学完语音阶段,45分钟)(2002年案例)我在这儿买光盘王小云:大为,你在这儿买什么?马大为:我买音乐光盘。
王小云:你常常来这儿吗?马大为:我不常来这儿。
星期天我常常跟林娜去小商场。
这个商场很大。
王小云:你喜欢什么音乐?马大为:我喜欢中国音乐。
这张光盘怎么样?王小云:这张光盘很好,是《梁祝》,很有名。
马大为:好,我买这张。
这儿有没有书和报?王小云:这几没有书,也没有报。
马大为:本子呢?王小云:有,在那儿买。
跟我来,我也买本子。
重点:介词结构作状语:在…动词…,跟…动词…。
副词作状语:常常(不常)有字句:肯定形式、否定形式、正反问形式提问的方法:…吗?…呢?…怎么样?一.教学目标和要求1.学习和掌握疑问句的几种表达方式。
2.学习和掌握形容词谓语句(形容词前需加“很”等程度副词)。
3.学习和掌握副词“常常”的用法(否定形式是“不常”)。
4.学习和掌握介词结构作状语(在……、跟……)的用法。
二.教学环节和步骤1.组织教学2.复习旧课3.学习新课:学习生词——讲解课文——讲练语法——做练习4.课堂小结5.布置作业三、综合课短文阶段教案1:(“买东西”,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初级汉语水平的留学生,课时为100分钟)(2001年案例)买东西(情景:外国留学生艾中华在商店买衣服,和营业员对话)营业员:你看,这件衣服比较长。
你试一试,合适不合适?艾中华:长短比较合适,可是这件比刚才那件大,太肥了。
营业员:你再看这一件,正好是你要的中号,但是这件衣服价格比那件贵一点。
艾中华:长短、大小正合适。
这件衣服比那件贵多少?营业员:比那件贵8 0元。
艾中华:比那件贵多了。
有没有比这件便宜一点的衣服?营业员:有,但是颜色没有这件好看。
你看,就是那一件!艾中华:那件比这件便宜多少钱?营业员:比这件便宜20元。
我拿给你看看,好吗?艾中华:不用了,那件颜色没有这件深。
我不喜欢。
我就买这件。
一.教学目标:了解表示比较的方式;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使用比较方式。
二.教学重点:语法:“比”字句,“没有”句//词汇:合适、正、正好三.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2分钟):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分钟):快速问答前一课的内容,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说出知道的“颜色词”,为学习新课作铺垫。
(三)学习新课(共80分钟):1、导入新课(5分钟):谈论一个与衣服和买衣服有关的话题。
例:你喜欢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在中国你买过衣服吗?你买的衣服贵还是便宜? 2.学习生词(10分钟)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生词……学生齐读和个别读生词……纠『F发音……。
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10分钟)词…词组…语段例:合适…很合适…这件衣服很合适。
正…正合适…这件衣服正合适…一我买的这件衣服很(正)合适。
正好…正好100元…这件衣服正好lOO元…我正好有lOO元。
4.讲练重点语法(2o分钟)。
(1)板书“比”字句、“没有’’句的语法形式,并进行讲解与比较:“比”字句:A比B+形容词(+具体数量/多了/一点儿)“比’’字句的否定形式:A不比B+形容词A没有B+形容词=B比A+形容词(2)设计话题,或在真实交际场景中进行操练。
形式为:回答问题、句型转换。
例:你比他高吗?~一你比他高多少?….用“没有,,句转换。
5.学习课文(35分钟)(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正发音……。
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教师提问内容……。
(2)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重点词语和语法课文内容提示合适第一件衣服:短。
正第二件衣服:长短比较合适,比第一件衣服大,太肥了正好第三件衣服:正好是他要的,长短大小正合适,“比”字句营业员说:比第二件衣服贵一点,“没有”句艾中华说:比第二件衣服贵多了。
第四件衣服:价格比第三件便宜一点,营业员说:颜色没有第三件好看,艾中华说:颜色没有第三件深。
(3)学生看板书的提示,进行成段叙述性表达……分角色表演。
(四)本课小结(4分钟):见板书上的重点生词、语法。
(五)布置作业(大约2分钟):例如:造句、作文、复述、预习。
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和运用可能补语的语法;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地成段表达。
二.教学重点:可能补语(1.结构形式 2.语义表达)三.教学方法:运用结果补语与可能补语对比的方法,归纳说明可能补语的意义和结构形式;结合日常生活、学习情况,设计真实情景进行操练。
四.教学环节:(一)组织教学(大约2分钟):方法:点名,问候,谈论一个轻松的话题,以稳定学生情绪,调节课掌气氛。
(二)复习旧课(大约12分钟):方法:快速问答,完成对话、听写句子;根据提示词语复述课文;以检查学生埘前一课语言知识(如“结果补语”)、言语技能掌握的情况,并进一步巩固。
(三)学习新课(大约45分钟):101.导入新课:谈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话题,如“你看过京剧吗?”;京剧脸谱。
2.学习生词(20分钟)听写新课生词……教师领读……学生齐读或个别读……纠『F发音……3.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如“猜”:利用演示,或一小段对话来揭示其用法。
) 4.讲练重点词语、语言点(大约25分钟)。
(1)板书:“可能补语”的语法形式、意义(表示可能、能力),进行讲解与比较:动词+得/不+动词:听懂(结果)…听得懂(能力)动词+得/不+形容词:看清楚…看得清楚。
动词+得/不+趋向词:坐下…坐得下(可能)这个教室坐得下20个人吗?(可能)…这个教室坐下了20个人(结果)术你病了,不能出去。
(不应该、不允许)……雨太大,没有伞出不去。
(2)设计话题,或设计真实交际场景进行训练:回答问题、句型转换、模仿造句、判断正误、选择填空。
5.学习课文(25分钟)形式(按自然段把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各部分步骤相同):(1)听课文录音……教师领读……学生齐读(分角色读)……纠『F发音……一(2)学生质疑,老师或学生解答……提问内容……(3)板书提示重点,概括大意……(4)学生看板书成段表达: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