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思想政治学
题目: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年级 2011级
学号 222011********* 姓名曾华斌
指导老师周琪
成绩
2013年6月30日
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
曾华斌
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400715
摘要:通过这个学期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我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有了一定的认识,我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而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对本门课程的一些认识、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对我国的启示以及给老师上课提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认识启示
思想政治教育,说到底,是社会秩序的守护者。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各民族各阶层成员的思想观念形成的重要一环,特别是对于阶级社会来讲,更是重中之重。
一般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是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这一概念表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一般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仅这一实践活动的实施者代表着一定阶级的阶级意志,而且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要的意识形态相一致;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涵盖了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从而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形式相区别。
’思想政治教育是各个社会的普遍行为。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知识。
一、对《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认识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比较研究。
作者以“通观比较”和“专题比较”、“综合比较”的不同方式,论述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
并以中国和其他典型国家为例,在翔实的资料分析研究基础上,勾勒出这些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面貌,概括总结了基成功经验和各自的特点。
通过比较确定,探过了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规律和特殊规律。
它的研究对象范围包括: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过去与现状;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方面和个性方面。
我们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助于我们准确认识不同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
形式,当然更有助于大力推动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
二、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各个国家都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下面就简要来看看美国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在“公民教育”的名称下进行。
美国国家历史不长,但是其思想政治育从一开始就受到许多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影响。
目前,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l、公民教育
公民教育思想最早由杰弗逊等人提出,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乎社会政治制度所要求的态度和信念,明确权利和责任,使他们成长为社会的“合格公民”。
美国高校的公民教育以爱国主义和法制教育为核心。
法制教育是美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最直接的政治教育。
美国是一个法制社会,法律遍布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社会正常运转的关键。
美国的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通过法律知识的教育和法制观念的培养,让学生了解法制社会的含义,了解基本的法律制度和法律习惯。
2、价值观教育。
价值观是一种持久的信念。
作为判断事物价值的标准和原则,价值观在人们的行这种自我的意识,实现这种自我,促进这种自我人格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人本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学校德育压抑了人性,要建立一种新的道德气氛。
他们致力于学校德育的人性化,坚持构建道德教育气氛的三个要求:真诚,认可和移情性理解。
班杜拉和米切尔的社会学理论强调了榜样对道德教育的重要作用。
社会学习的舆论的特征在于特别强调模仿过程和观察学习中的认知因素和自我调节因素以及个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2价值澄清理论,认为价值观来自于个人的生活经验。
不同的经验产生不同的价值观。
尽管价值是相对的,个人的,但是有理智的人类应该而月.有能力学会运用评价过程和价值澄清过程,达到最合适的个人价值。
该学派认为,学生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来形成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
3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核心是政治社会化,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进行研究。
他们认为,个人角度也就是指的政治自我,其包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情感,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通过政治学习来发展的过程。
社会角度来讲,是政治文化的维护和发展。
3、宗教教育。
美国是基督教国家。
基督教作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重要的影响。
宗教教育主要在家庭和教堂进行。
不少美国高校还设有神学院。
4、道德伦理教育。
道德伦理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进行正常生活的基础,也是维系社会正常发展和正常运营的法律之外的内在的思想规范。
因此,道德伦理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
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其本土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神道教教义;二是武士道精神。
这两个方面对日本千百年来的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日本优越民族感、天皇崇拜、忠君思想和武士重恩义轻生死思想的直接来源。
同时,日本是儒家文化圈的重要成员,长久以来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另外,日本的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也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截然不同。
因此,日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自我特点也十分明显。
当前,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
1、个性教育
个性教育,就是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个人,自由、自律,自我责任感意识的教育。
重视个性,强调创造性,强调个性的独立和全面发展现已成为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界的共识。
2、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
日本人历来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重视并强化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倡导爱国主义教育始终是日本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3、劳动教育
在日本高校,劳动教育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4、国际意识的教育
大学教育和学术研究全面改善外语教育,加强比较文化,比较教育等新文化课程,强化学生对国际交流重要性的认识,大力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
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对比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典型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下面来探讨一下国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我国的一些启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要充实竞争观念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塑造人格的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实竞争观念,使人们明白优胜劣汰的自然规律,挖掘自身的竞争潜能;使整个民族树立竞争精神,永立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二)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在思想政治教育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最主要的共同点就是各国开始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
由于许多国家在其国内政治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社会情况的复杂化和人际关系的功利化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尤为突出,因此,心理教育现己成为各国思想政治教育共同的重要内容。
(三)重视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我国一些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上,部分教师往往只对内容进行简单传授,只是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很少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很少告诉学生面对具体的问题应该怎样做,更很少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和行为。
而外国注重开设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课程,组织各种学生社团进行实践活动和服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感,使之内化为道德观念,形成道德素质。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和挖掘各种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对老师教学提的一些建议
虽然本学期只上了那么短短的几次课,可是还是觉得收获不少。
下面就是我对老师上课提的小小建议:
1、多和同学们进行沟通。
2、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3、和学生成为朋友。
4、多笑一笑
总之,学习了《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主要的感想就是这些,给老师提的一些善意的建议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敬请老师谅解。
参考文献:
[1]王瑞荪.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2]]王桂主编. 当代外国教育——教育改革的浪潮与趋势[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3]陈立思. 当代世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和趋势[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