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越秀纺织服装商品学第九讲织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越秀纺织服装商品学第九讲织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将松散的纤维用粘合或穿刺的方法予以粘结或缝结 成的织物。
8
9
▪ 编结物(knotwork) 由纱线通过多种方法、包括用结节互相 连接或钩连而成的制品,如网、花边等。
10
(4)其他:立体三维织物等。
基本知识(5)
三轴梭织织物
11
三维织物 12
▪ 机织物(woven):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 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制品。
表示方法: NtT NtW
53
4.机织物密度和紧度 (1)密度
织物经纬向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纬纱根数。 ▪ 经密 PT:经纱根数/10厘米 (warp density) ▪ 纬密 PW:纬纱根数/10厘米 (weft density)
品种、组织结构相同时,能表示相同粗细 纱线织物的紧密程度。
54
机织物规格表示法:NT x NW x PT x PW 如: ▪ 13×13×220×156; ▪ 28×2×28×2×220×156; ▪ 14×2×28×220×156。
经面组织
纬面组织
B
c
C ST A
b
SW
27
组织点飞数
经面组织
纬面组织
B
C ST A
c
b
SW
28
▪ 一、原组织
➢ 基本条件 组织点飞数为常数; 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 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经纱和纬纱循环数相等(RT = RW);
➢ 包括平纹组织plain weave、斜纹组织twill weave和 缎纹组织satin weave/stitch
以上; 双幅织物(double-width fabric):幅宽在
150cm左右
17
➢ (2)按织物的厚度分
棉、毛、丝织物厚度(mm)与类型
织物类型
轻薄型
中厚型 厚重型
棉型织物 精梳毛型织物 粗梳毛型织物 丝织物
<0.24 <0.40 <1.10 <0.14
0.24~0.40 0.40~0.60 1.10~1.60 0.14~0.28
组织循环经纱数Rj 组织循环纬纱数Rw
25
26
➢ (3)、组织点的飞数
指同一系统(如经纱系统)中相邻两根纱线上相同 组织点(如经组织点)之间相隔的组织点数,用符 合S表示。
经向飞数Sj:沿经纱方向相邻两根经纱上相应两个 组织点间隔的组织点数;自起始点向上为正值,向 下为负
纬向飞数Sw:向右为正,左为负
(a)平纹组织 (b)纬面斜纹组织 (c)纬面缎纹组织
29
▪ 1、平纹组织plain weave
➢ RT= RW = 2; ST= SW = 1 ➢ 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的数目相同,为同面组织 ➢ 可用分式1/1表示(一上一下平纹组织),分子
为每根纱线上的经组织点数,分母为纬组织点 数
30
× ×
31
➢ 平纹组织特点:
交织点多,布面平整挺括,织物断裂强度大,耐磨 性较好。
平纹织物手感较硬,花纹单调,光泽略显暗淡。
在织物中应用最为广泛,如棉织物中的细布、平布、 粗布、府绸、帆布等;毛织物中的派力司、凡立丁、 法兰绒等;化纤织物中的人造棉平布、涤棉细纺、 涤棉线绢;丝织物中的塔夫绸和麻织物中的夏布、 麻布
纬编线圈:由针编弧l1(23-4)、圈柱l2(1-2;4-5)、 沉降弧l3(5-6-7)三部分组 成 线圈长度 L0l12l2l3
图15-12 纬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反面)
58
1.线圈结构
59
纬平组织(a)织物正面(b)织物反面
线圈间由沉降弧连接,圈柱覆盖于两圈弧上为纬编针织物 的正面
60
c d
35
×
×
××
××
36
▪ 斜纹织物特点
➢ 有正反面的区别 ➢ 经纬纱线的交错次数少于平纹 ➢ 织物的手感比较柔软,光泽和弹性较好 ➢ 在同样密度和纱线特数的条件下,织物强力和
挺括程度不如平纹织物 ➢ 耐磨性因纱线和纤维能退让缓冲,较好
37
三上一下左斜纹
38
▪ 3、缎纹组织satin weave/stitch
➢ (5)色织布yarn-dyed fabric :如果将纱线先经漂白、 丝光或染色后作为经纬纱再织成布的,称为色织布。
➢ (6)整理布finished fabric :使织物具有特定外观和性
能
20
5.按用途分为:
➢ 服装用织物;装饰用织物;产业用织物 industrial textiles等
▪ 上述传统的机织物又称二向织物,受力时呈各向异性。 即经向和纬向具有最大的强力,而斜向强力较弱,耐 用性较差。
平纹织物组织图与结构图
23
三原组织图 (a)平纹组织 (b)纬面斜纹组织 (c)纬面缎纹组织
24
➢ (1)、组织点(浮点):经、纬纱相互交叉 时形成的交叉点。
经组织点:经纱在纬纱之上,以▉方格表示 纬组织点:纬纱在经纱之上,用□方格表示
➢ (2)、组织循环: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浮沉 规律达到循环时,称为一个组织循环
非织造织物
3
▪ 机织物(woven): 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 机上按一定规律交织成的制品。(三相织 造、立体织造除外)
4
5
针织物(knitted):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彼此 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制品。
6
纬编
经编
7
非织造布(nonwoven):纤维层(定向或非定向铺置 的纤网或纱线)构成,也可再结合其他纺织品或非纺 织品,经机械或化学加工而成的制品。
象,仍只能表示为100%。
56
5.机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单位面积重量 (g/m2)
实测:取样(1 m2)—烘干—称重—计算 估算:G=0.01(NTPT+NWPW) 不考虑 织缩 不同种类的织物重量种类也不同
57
三 针织物结构与组织
一、针织物的结构及参数 1.线圈(stitch/ coil/loop)结构
➢ RT = RW ≥5(6除外) ➢ 1<S<R-1, 并且S和R之间不能有公约数
39
➢ 缎纹组织的分式表示:分子表示缎纹组织的纱 线循环数R(读作枚数),分母表示组织点的 飞数S。
8枚5飞纬缎
8/3飞经缎
40
41
▪ 缎纹组织织物特点
➢ 正反面有明显的经纬浮长区别 ➢ 织物外观平滑、光泽明亮; ➢ 在基本组织中,缎纹组织交织点最少,织物手
ba
e
(开口)
d
(e)
c
(e) a
b
(闭口)
图15-13 经编针织物的线圈结构(正面)
线圈:由线段abcde组成,针编弧lcd,圈干lbc、lde,延展线lab
由线圈的两个延展线在线圈基部是否交叉区分为开口线圈和闭 口线圈。圈干和延展线覆盖针编弧的为正面。
线圈长度 L 0 lc d ( lb c ld c ) + la b
之间的距离。 (单位:M) 一般,棉织物 27-40米;
毛织物 60-70米(大匹); 30-40米(小匹)。
幅宽:织物最外边的两根经纱间的距离。 (单位:CM)
51
2. 机织物的厚度 t(thickness) 织物在一定压力下,正反两面之间的距离, 单位为mm。
各类棉、毛织物的厚度(单位:mm)
后常具有特殊的闪色效应。
15
2.按纱线的类别分
棉织物或棉型化纤织物根据经、纬所用的纱线 不同,可分为纱织物、半线织物与全线织物。
➢ 1.纱织物:是指经纬均用单纱织成的; ➢ 2.半线织物(semi-thread fabric ):通常指
经用股线、纬用单纱织成的; ➢ 3.全线织物:是指经纬都用股线织成的。
13
织物应用的三大领域
▪ 服装用纺织品 ▪ 装饰用纺织品 ▪ 产业用纺织品
14
第二节 机织物的分类与基本结构
一、机织物的分类 1.按纤维原料分:
纯纺织物;混纺织物;交织物
纯纺织物:经纬纱均用同种原料; 混纺织物: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种的纺织纤维混纺的纱线制织的
织物。如涤/棉、涤/毛、涤/腈等。 交织物:指用两种不同纺织纤维的纱线或长丝交织而成的织物,染色
19
4.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分
➢ (1)本色坯布g色坯布。
➢ (2)染色织物dyed fabric :本色坯布经过染色加工后 的织物
➢ (3)漂白布bleached fabric:本色坯布经过漂白加工 后的织物
➢ (4)印花布printed fabric :本色坯布经过印花加工后 的织物
>0.40 >0.60 >1.60 >0.28
18
(3)按单位面积重量分
➢ 分为轻薄型织物、中厚型织物和厚重型织物。
织物类型 轻薄型
中厚型
厚重型
精梳毛织物
织物类型 针织物
< 195 g/㎡ 195~315 g/ > 315g/
㎡
㎡
低克重
中克重
高克重
100g/㎡
100~250g/ 250 g/㎡ ㎡
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接触点少,受外力时,织物易变形、 强度和弹性较差;织物易起毛起球、钩丝、耐磨性差;
▪ 3. 排列密度packing density
➢ 横密PA:用线圈横列方向5㎝长度内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 纵密PB:用线圈纵列方向5㎝长度内的线圈横列数表示; ➢ 总密度P:针织物在25cm2面积内的线圈总数,等于
21
二.机织物的基本结构
1.机织物的组织结构 三原组织:平纹、斜纹、缎纹
组织点(浮点),织物组织,浮长 ,完全组织
22
▪ 织物组织:机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织的规律 ▪ 组织图:
➢ 用来描绘织物组织的方格,纵行表示经纱,次序为从左至右; 横行表示纬纱,次序为自下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