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框哲学的基本问题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辩证关系问题。
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提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
2.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1)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物质和意识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
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从生活实践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
认识和改造世界,归根到底都要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从哲学上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1)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楚并明确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议题一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萧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
他们信仰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
普通官员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他认为,精神不过是人体的一种作用,从属于形体,形体存在则精神存在,形体死亡则精神消失。
(1)高僧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哲学的什么观点?(科学精神)提示:高僧宣扬“人死后精神不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范缜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属于唯物主义观点。
(2)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的什么问题?他们的分歧在哪里?(科学精神)提示:形神关系的论战触及了哲学中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他们的分歧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高僧们认为思维决定存在,范缜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1.图表解读哲学的基本问题: 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 区别内容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地位 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中从属的方面 意义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哲学的基本问题两方面内容的关系:(1)哲学的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第一方面是根本的,第二方面是从属的。
(2)第一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本体论,第二方面的内容在哲学上称为认识论。
认识论必须以本体论为前提和出发点,认识论中总是贯穿和渗透着本体论。
关键词法区分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两个方面(1)如果材料涉及世界的本原问题,体现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2)如果材料涉及人类的某项新科学发现,体现的是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即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本原C.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解析】选C。
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主要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C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议题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都会面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生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教师要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教学计划与教学实际的关系,农民要面对和处理耕作计划与耕作收获的实际之间的关系。
(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科学精神)提示: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学习计划、教学计划、耕作计划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耕作收获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
(2)应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科学精神)提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这一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
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因:(1)从地位和作用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切哲学必然遇到的问题,而且是一切哲学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
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关系到世界观的根本问题。
(2)从世界观角度看: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谁先谁后、谁决定谁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一问题回答的不同,决定了哲学性质的不同。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就是由于对这一问题作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才成为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
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是正确的,唯心主义的根本方向是错误的。
(3)从方法论角度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在生活、实践、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它指导着人们无论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还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客观实际,从而关系到人们的工作、实践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易错易混】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2)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是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它是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
承认存在决定思维,就是坚持了唯物主义;承认思维对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就是坚持了辩证法。
一般来说,互联网对社会的发展的作用是利大于弊的,其积极的作用是主流;但对于痴迷网络的少数青少年来说,则是弊大于利。
人们的这一评论说明(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解析】选B。
即便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对互联网的认识问题都会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说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问题,B正确,A、C、D不符合题意。
做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新境界。
请结合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联系材料,剖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确性。
(政治认同)提示:①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②从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坚持了存在决定思维,是唯物主义的看法。
③从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角度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新时代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这说明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坚持了可知论。
有人认为: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
请运用哲学基本问题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科学精神)提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不是是否追求物质利益,是否强调精神文明。
生活中有很多名言警句和歇后语都与哲学基本问题有关。
请你结合生活中的事例举例子说明。
(科学精神、公共参与)提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唯物论观点。
1.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的认识问题,但贯穿其中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问题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的问题【解析】选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A符合题意;B、C、D均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排除。
2.哲学自产生以来,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的争论永不停息。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C.具体科学与哲学关系的问题D.世界观和方法论谁决定谁的问题【解析】选A。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符合题意。
3.网络文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这无疑给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材料说明了( )A.思维决定存在B.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解析】选C。
面对网络文艺现状,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说明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符合题意;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反映存在,A、B错误;并不是所有的思维都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D错误。
4.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两大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是( )A.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B.辩证法与唯心主义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解析】选D。
本题考查哲学基本派别。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围绕着哲学基本问题而产生的两大对立的基本哲学派别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D正确且符合题意;其他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
【知识拓展】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哲学的基本派别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而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两大派别的标准是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也就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5.中央指出,当下中国经济正面临速度换挡节点、结构调整节点、动力转换节点,在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历程中进入了一个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上。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持续推进,中国经济正迈入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方位,是依据国内外形势作出的战略判断,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
用哲学基本问题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
【解析】解答本题要认真阅读材料,分析党中央作出中国经济处于新的历史方位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