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发音技巧及气息训练
朗诵发音技巧
1、重音技巧
这里所说的重音,是指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有意加重音量与力度的某个或某些词。
人们说话时,往往把主要的意思加语气来表达,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力,重读的部分就
是一句话里中心和主体。
汉语中的重音有词语重音和与重音两大类:词语重音是比较固定的、有规律的。
就
读音轻重程度可分为重,中,轻三个等级。
两个字的词语有“重轻”格式。
2、升降技巧
语调的升降,是指语调的高低抑扬变化。
同一语句,往往因为语调升降处理不一样,而能表达出多种多样的异地。
(1)高升调:句子的语势由低到高。
一般表示惊讶、疑问、反诘、呼唤、号召等。
(2)降抑调:句子的语势由高到低。
一般表示肯定、感叹、恳求、自信、祝愿等。
(3)平直调:整个句子语势平稳舒展,没有明显的高低变化。
一般用于陈述、说明、解释,表示严肃、庄重、平静、冷漠、悼念等。
(4)曲折调:句子的语势曲折变化,有起有伏。
一般用来表示夸张、讽刺、幽默等。
朗诵气息训练方法
第一、呼吸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日常生活中呼吸、说话用声都是下意识“自动化”的,而日常的呼吸控制能力,不能满足广播电视艺术语言的要求。
广播电视的播音主
持艺术从业人员,应以生活中的呼吸为基础,通过有意识地呼吸控制训练,培养良好
的呼吸习惯并进1步掌握艺术发声的呼吸控制方法;训练和使用尽量不要脱节,训练的目的在于提高自己说话发声时的实际呼吸控制能力。
只要基本状态对了,应尽快结合
实际发声训练,在发声综合训练中提高呼吸控制能力。
呼吸控制方法的改善是改变不
良呼吸习惯、养成良好呼吸习惯和增强呼吸控制能力的过程,需要进行循序渐进、持
之以恒、长时间的锻炼才可见效,呼吸肌的协调和控制能力的提高,只有坚持天天练,直至将生活中的呼吸控制与话筒前用声的呼吸控制统一起来。
达到新的“自动化”调
节呼吸控制时,才能使呼吸控制达到纵控自如。
第二,呼吸能力的训练是1个过程。
第三,呼吸控制应以实际发声效果来检验。
第四,应学会换气、补气、偷气、救气等多变的用气方法。
第五,发声时应把呼气的控制放在首要位置。
朗读技巧培训
理清脉络,分清层次。
考生应把作品的清晰轮廓输送到听众的头脑中,便于他们整体感知作品。
熟悉了稿
件以后,就要抓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把“形”理清,把“神”聚合,把“主题”提炼出来。
这样,朗读才会有目的、有灵魂、有内涵、有深度。
细心感受、具体感悟。
散文偏重于内心感受,如散文《路》从人们日常见到的山路、水路、沙路、石路延
伸到人生的前进之路,激励人们不畏险阻、不怕困难,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要表达生动、渲染到位。
曲折的情节、紧张的气氛、突然的变化、意外的惊喜、极度的悲哀、各种喜怒哀乐
的情感变化,都需要朗读者用生动的语言技巧去表达,不能平铺直叙、一字一顿、见
字出声,要做到叙述清楚,描写具体,议论有理,抒情真挚,给人以感染。
实用的朗诵技巧
(一)朗诵审美原则
1、守真的原则
尊重原作,尤其是广为流传的名家经典,不作本质性的增删变动.
2、再创的原则
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根据有声语言表达艺术效果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加工,即二
度创作。
3、律动的原则
无论诗歌还是散文,既然进入有声语言的创作,就应赋予充分的音乐性,给人以听
觉享受,尤其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
4、语本的原则
朗诵艺术应以有声语言为创作的本体,肢体、音乐、舞美等元素都是辅助手段。
(二)朗诵欣赏要点
1、原作再现的准确性(不曲解意思)
2、情感表达的真实性(不矫揉造作)
3、技巧发挥的适切性(不滥用技巧)
4、语言运用的生动性(不消解乐律)
5、视觉处理的协调性(不忽略细节)
6、整体效果的完美性(不顾此失彼)
朗诵的停顿技巧
停顿包括: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
连中带停法:运用
停顿来突出重音,几乎每个主要的重音都离不开它。
● 文法停顿:第一种按照行文的标点符号进行停顿,第二种由文章结构决定的,这种停顿是为了表示文章的层次,段落,部分等所作的停顿。
停顿是有思想,有内容的,并不是空的。
● 语法停顿:由句子的语法结构造成停顿。
①某些介词前面或后面②方位后③动词后④某些连词前面或后面(因为,如果,和等)
●逻辑停顿:一般较短,只相当于顿号所作的停顿。
有强调性停顿,并列式停顿,
呼应性停顿(有些词具有领属关系,比方说,是、想、要、有、像、如等,其后要停顿)领词,尾词停顿。
●心理停顿:由心理情绪决定的,常有激发诱导的意味。
达到的效果“此时无声胜
有声”“虽无言,却有情;虽无声,却意无穷”
感情停顿; 说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
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乐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
口语中有带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有位
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他把数字有节奏的、有变化的从1数到100,结
果倾倒了所有的观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另外,在人数较多或场合较大的地方讲话时,发音要轻松自然,处理还节奏,停顿,特别是起音要高低适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鸣器的共鸣作用,要运用中气的助
力来说话,不能直着嗓子叫喊,否则,声带负担过重,会导致声带很快不堪重负,变
得嘶哑,影响效果。
出字是指声母和韵头(介音)的发音过程,立字是指韵腹(主要元音)的发音过程,归音是指音节发音的收尾(韵尾)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