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治疗鼻渊概况

中医治疗鼻渊概况

中医治疗鼻渊概况【关键词】鼻渊;中医治疗;综述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8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70-02鼻渊相当于西医的鼻窦炎,临床上以鼻塞、流脓涕、头痛、嗅觉减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是鼻科的多发病、常见病。

本病又名“脑漏”、“脑泻”或“控脑砂”等,祖国医学对治疗本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疗效,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鼻渊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鼻渊的发生,实证多因风、火、热外邪侵袭,致肺经风热,胆经郁热,脾胃湿热,邪毒循经上犯鼻窍而发病;虚证多因久病失养或饮食不节,导致肺、脾脏气虚损,邪气久羁,滞留鼻窍,以致病情缠绵难愈。

现代医家魏炯洲等[1]认为本病多属本虚为主或夹杂实证,其辨证分型可分为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气血瘀阻等三型,治疗上应扶正祛邪,宜健脾益肺温肾与通窍排脓并举。

王永钦[3]认为慢鼻渊之病因为痰浊阻肺、肺经蕴热、肺脾气虚、肾阳亏损及气血瘀阻等。

李莹[3]将本病分为肺胃郁热、胆热熏蒸、湿热癖结、肺虚邪滞、脾虚湿滞、阳虚寒凝六型,并认为本病病机为瘀浊留滞窦窍,辨证同时要注重活血化瘀药的应用。

现代医学认为鼻窦炎的发生关键在于窦口鼻道复合体功能失常,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是鼻窦炎始动因素,窦口引流通道阻塞后,窦腔缺氧,导致黏膜正常代谢改变,甚至窦腔负压,组织液渗出,鼻窦黏膜正常保护性结构破坏,细菌等感染产生的细菌毒素、诱导产生的各种炎性因子,导致鼻窦黏膜化脓性炎症而引起的炎性病变。

2 治疗方法2.1 内治法张磊教授[4]根据“邪在上者,轻而宣之”原则,认为风热郁火上干致鼻渊,采用轻清上浮而又凉散的药物,组方谷青汤(谷精草30g青葙子15g蔓荆子10g决明子10g薄荷(后下)10g菊花(后下)10g蝉蜕6g酒黄芩10g生甘草6g)加减治疗本病,藉其轻以达病所,清以去其实,散上焦风热,清散结合,使邪热无潜藏之所,头部诸多疾病皆可治之。

楼兴华等[5]认为本病因肺脾虚损,邪毒内困所致,当以宣肺通窍,补脾益气为治则.运用鼻渊汤(苍耳子12g,辛夷18g,双花20g,白芷10g,黄芩12g,柴胡12g,石斛12g,藁本10g,甘草6g)治疗慢性鼻窦炎68例。

结果痊愈29例,显效20例,显效率72.06%,总有效率为97.06%。

张国珍等[6]根据鼻窦炎久病易伤正,治疗上常需通调兼施,运用疏风、通窍、清热、排脓、化湿、止痛法,佐以扶正之品,采用通窍解毒汤(柴胡、辛夷花、桔梗各15g,防风、黄芩、白芷、苍耳子、赤芍、天花粉、前胡、川芎各10g,薏苡仁、鱼腥草、公英各30g,生甘草6g)治疗本病85例。

结果治愈63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5.3%。

卢朝彬[7]应用自拟祛风通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26例,结果治愈85例,好转31例,未愈10例,有效率为92.06%。

杨登权等[8]认为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合用具有宣通肺窍,清热利湿,逐瘀排脓之功效,运用治疗鼻渊120例,主要组成药物:苍耳子10-15g、辛夷10-15g、薄荷10-15g、白芷10-15g、苇茎20-30g、薏苡15-25g、瓜瓣10-15g、桃仁10-15g、金荞麦20-30g。

对照组采用中成药鼻窦炎口服液治疗,疗程1个月。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4.2%。

樊治军等[9]从补益脾胃出发,以补脾胃之气、健脾渗湿为治则,运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效果。

张一航[10]运用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治疗155例,痊愈74例,总有效率占96%。

许建成[11]用苍夷鼻渊丸治疗慢性鼻窦炎900例,对照组220例用藿胆丸治疗。

结果表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为80.9%。

毋桂花等[12]根据中医认为鼻窦炎慢性期主要是正虚邪恋,无力驱邪外出。

采用益气补托法内服托里消毒散加减治疗本病96例,结果治愈63例(65.6%),显效28例(29.2%),无效5例(5.2%),总有效率达94.8%。

程琳等[13]在行鼻窦穿刺冲洗后,运用通鼻汤治疗慢性鼻窦炎40例,治愈28例,占70%,总有效率92.5%,经治疗后部分患者免于手术。

2.2 外治法2.2.1 滴鼻法苏永林[14]制备鼻炎康液内服外用治疗急、慢性鼻窦炎342例,组方:苍耳子200g,白芷150g,辛夷150g,鹅不食草150g,藁本150g,黄芪150g,川芎100g,蔓荆子100g,柴胡100g,黄芩100g,生石膏100g,薄荷150g,细辛30g。

用法:每日3次,每次40ml口服;外用滴鼻:每日5-6次,每次2-3滴。

一周为一疗程。

结果:其中5例因感冒未愈而加重外,其余337例中,痊愈226例,显效78例,有效21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6.14%。

袁玉梅等[15]应用中药煎液局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87例,组方:辛夷、白芷、苍耳子、甘草、薄荷、黄连、黄柏、通草、丹参、鱼腥草。

上述药物煎液后装瓶备用。

用法:治疗时以1%麻黄素液滴鼻后,取中药煎液2-3ml,利用置换疗法将其注入窦腔,每1-3天治疗1次,4-5次为1疗程,随访3个月后观察统计疗效。

对照组73例用丁胺卡那霉素针加氟美松针。

结果:治疗组痊愈46例,显效22例,有效1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14%,对照组为71.12%。

2.2.2 洗鼻法钟绚[16]以土茯苓30g(或稍加味),每天1剂,水煎服,复煎外洗鼻部治疗鼻渊,效果满意。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土茯苓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能选择性抑制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而不抑制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无激素副作用。

故土茯苓治疗鼻渊能获较好疗效。

2.2.3 熏鼻法雷万林等[17]采用益气活血法自拟中药基本方内服外熏治疗慢性鼻窦炎40例,临床辨证以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黄芪、白术、桃仁、红花、赤芍、银花、连翘、陈皮、薄荷为主方随症加减。

煎药时用热气熏鼻。

结果: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2.2.4 雾化吸入法金丕琳[18]用中药超声雾化鼻吸入治疗慢性鼻窦炎120例,组方:黄芪、辛夷花、白芷、淫羊藿、桔梗、当归、薄荷、野菊花、栀子煎煮取汁,每次30ml,每次20分钟,行超声雾化鼻吸入。

对照组110例口服藿胆丸。

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36.36%。

2.3 针灸赵建英[19]运用针药配合治疗慢性鼻窦炎31例,取穴:印堂、迎香、合谷、阳陵泉;手法:针刺得气后用泻法,留针2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内服龙胆泻肝丸化裁(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木通、车前子、泽泻、当归、生甘草、辛夷花、苍耳子、鱼腥草)。

结果痊愈20例,显效7例,好转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

马俊[20]自拟腥通散(鱼腥草、通草、木通、细辛、薏苡仁、桔梗)配合壮医药线点灸迎香、印堂、百会、上星等穴治疗鼻渊39例。

每日l次,7日为l疗程,2-3个疗程后观察统计疗效。

结果:治愈21例,显效15例,有效2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7.4%。

迟俊[21]采用透刺迎香、攒竹、睛明。

上星、通天、风池、合谷、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最后在上星、通天点刺放血,每穴1-2滴。

治疗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钟,10次为一疗程;其中放血隔日1次。

共治疗2个疗程。

总有效率为94.4%。

马小允等[22]运用深刺下关穴治疗慢性鼻窦炎50例,在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结论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鼻渊疗效确切,西医治疗本病除了手术和抗生素外,尚无特效药物。

随着现代医家对本病中医治疗的深入研究,本病的治疗方法呈现多样化,但中医治疗鼻渊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①本病的中医药治疗的基础研究不多,有关药效学、作用机理等研究还需要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

②如何在鼻内窥镜鼻窦功能手术前后使用中药促进鼻窦粘膜和黏膜纤毛促排功能的恢复,缩短治疗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③目前本病的外治法仍处在经验介绍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外治的手段。

④尚需深入挖掘本病的中医治疗联合民族医药治疗的独特方法,如利用穴位埋线联合中药内服外治、针灸联合手法治疗增强局部用药的疗效等进行深入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1] 魏炯洲,杨蓓蓓.慢性鼻窦炎的证治探讨[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5):370-371.[2] 王永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32.[3] 王永奇.李莹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经验介绍[j].新中医,2008,40(12):12.[4] 张磊.张磊临证心得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7.[5] 楼兴华,吴军武.鼻渊汤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5(1):31-32.[6] 张国珍,成辉.通窍解毒汤治疗慢性鼻窦炎85例[j].陕西中医,2008,29(9):1195.[7] 卢朝彬.祛风通窍汤治疗慢性鼻窦炎126例[j].河南中医,2008,28(2):44-45.[8] 杨登权,张其兰.苍耳子散合苇茎汤加减治疗鼻渊的临床观察[j].华西医学,2009,24(4):989-990.[9] 樊治军,彭宏彬.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6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5):694-695.[10] 张一航.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儿童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852-6853.[11] 许建成,王艳丽,刘庆伟,等.苍夷鼻渊丸治疗慢性鼻窦炎90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588-589.[12] 毋桂花,南志勇,王利华,李华.益气补托法治疗慢性鼻窦炎96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13] 程琳,郑顺昌,徐丽蓉,魏文英.通鼻汤治疗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7):105-106.[14] 苏永林.鼻炎康液的制备及内服外用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09,24(10):1897.[15] 袁玉梅,谢亚平.中药煎液局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16(4):424-425.[16] 钟绚.土茯苓治疗鼻渊[j].新中医,2002,34(8):22.[17] 雷万林,李玉龙.益气活血中药内服外熏治疗慢性鼻窦炎40例[j].陕西中医,2005,26(8):791-792.[18] 金丕琳.中药超声雾化鼻吸入法治疗慢性鼻窦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8):20.[19] 赵建英.针药配合治疗慢性鼻窦31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6):106.[20] 马俊.腥通散加壮医药线点灸治疗鼻渊39例[j].陕西中医,2000,21(3):109.[21] 迟俊.穴位透刺加刺络放血治疗慢性鼻窦炎54例[j].中国针灸,2006,26(2):93.[22] 马小允,徐智广,孟建国.深刺下关穴治疗慢性鼻窦炎5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1):69-7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