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典型的幼儿园课程理论.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瑞吉欧·艾米利亚是意大利北部的一个小城市。 (一)瑞吉欧幼儿教育体系的基本观念
儿童观:
儿童是社会的一分子,是社会与文化的参与者,是他 们共同历史的演出者,与成年一样是拥有独特权利的 个体。
儿童主动的学习者,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 儿童具有巨大的潜能,并非只有单纯的需求。 儿童是坚强的,有能力担当自我成长过程的主角。 儿童天身都是艺术家。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四)幼儿教育体系课程的特点
计划性与随机性的统一 整合性
生成性
(五)方案活动的教学方法
对话法 探究法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六)瑞吉欧幼儿教育的评价
瑞吉欧成功地挑战了相对立的两级,在艺术与 科学,个人与团体,幼儿与成人,游戏与学习, 家庭与社会等相对的方面达到了某种独特的和 谐,为世界的幼儿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教育构
活教育的课程论:
活教育的方法论:
一、五指活动课程
(二)பைடு நூலகம்指课程的要点
课程目标:
做人、身体、智力、情绪。
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 文活动。
它尤如人手掌上的五个指头,是活的,可以伸缩 的,相互联系的。
一、五指活动课程
(三)课程组织
陈鹤琴反对分科教学,认为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教 材也必定要整个的,互相连接,不能四分五裂。陈鹤 琴先生称为“整个教学法”,后来改称为“单元教学 法”。 编制: 圆周法、直进法、混合法; 实施: 采用游戏式教学方法、采用小团体式教学法、通过环 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引起幼儿的学习动机,还有比 赛法、观察法等等。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教师观:
教师是幼儿的倾听者; 教师是幼儿的观察者;
教师是幼儿的伙伴与向导;
教师是幼儿活动材料的提供者; 教师是幼儿活动行为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教师还是一个实践的反思者;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教育观:
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使在这个环 境中的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感到自在、愉悦,生活得 幸福。 教学方法上,反对单向灌输,教育在于给儿童创设学 习的情境,让他们在这种情境中主动建构知识。 教育应以儿童为中心。 “教”与“学”两者之间,更应尊重后者,以学定教。 在儿童的探索中,教师应掌握时机,找到正确的方法, 适当地介入。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因素。 幼儿学校是社会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 是一个幼儿与大人可以彼此分享与关系的地方。
架。
(四)课程的编制与实施
一、五指活动课程
(五)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该课程基本反映了陈鹤琴先生早期“做中学” 的生活教育观。也体现了他的“活教育”的思 想。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已的”,“一切课程是 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点作为课程设 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中国化、科学化的幼 儿园课程改革运动。在理论层面虽然努力避免 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 比较注意教材,而对幼儿的注意程度不足。
二、蒙台梭利课程
(一)蒙台梭利课程的理论基础
儿童观:
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力——吸收的心智 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性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
教育观
主张自由教育 提供有准备的环境
二、蒙台梭利课程
(二)蒙台梭利课程观
教育目标:
自我成长发展并形成健全人格
教育内容:
感官教育(五大类) 语言教育(读的教育、写的教育) 数学教育 文化科学教育
二、蒙台梭利课程
(三)蒙台梭利教师观
观察者 示范者 环境的提供者 支持者与沟通者
二、蒙台梭利课程
(四)对蒙台梭利课程的评价
孤立的感官训练; 对创造力的忽视; 过于强调读、写、算,忽视幼儿实际的生活经验; 缺乏增进社会互动与发展语言的机会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二)注重关系的建立
幼儿与教师平等、对话的关系 学校与家长沟通、合作,共同管理学校的关系 教师与教师集体协作的关系
三、瑞吉欧的幼儿教育体系
(三)教学的注重点
优质的空间设计 教学记录的影响力
”工作坊“的设置与运用
用图像文字表达儿童自己对世界的认识 注重意义,经验的分享
几种典型的幼儿园课程理论
临安市教师进修学校 2005年6月
骆林东
一、五指活动课程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
陈鹤琴(1923年在南京鼓楼幼稚园开始); 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思想(活教育)
活教育的目的论:
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做人,做中国人, 做世界人。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一是根据部颁的课程 标准,二是根据当地实际环境的情形。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