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几何答案
(2) [0,1,0] 所表示的直线的方程是 x2 = 0 2.下列各方程表示什么图形?
(1) u1 − u2 = 0
(2) 2u1 + u2 = 0
(3)
u12
−
u
2 2
=0
(4) u1 − u2 + 2u3 = 0
解: (1) u1 − u2 = 0 表示点(0,1,-1)
(2) 2u1 + u2 = 0 表示点(2,1,0)
后 使T(A)=A′、T(B)=B′、T(C)=C′。设D为线段BC中点,则AD⊥BC, 课 且∠α=∠β,但在 V A′B′C′中∠α′≠∠β′,否则,A′B′=A′C
′,这与 Δ A′B′C′为不等腰三角形矛盾。因此,角平分线不是仿射不
7.给定点A、B,作出点C使:(1)(ABC)=4 (2)(ABC)=- 3 (3)(ABC)=-1 4
解:因为过 A 的实直线必过 A 的共轭复点 A (1, i ,2),所以所求直线方程为
x1 x2 x3 1 −i 2 =0 1i 2
即 − 4x1i + 2x3i = 0 ,亦即 2x1 − x3 = 0
5.求复直线[2, i ,3-4 i ]上的实点坐标. 解: 复直线[2, i ,3-4 i ]与其共轭复直线[2,- i ,3+4 i ]的交点是实点,所以,所求实点
′、C′F′是V A′B′C′R的三条中线,如图2——4,即三角形的中线是 仿射不变性。
T(A)=A',T(B)=B',T(C)=C'.设D为线段BC中点,则AD⊥BC,且∠α=∠
β,设T(D)=D’,由T保留简比不变,即(BCD)=(B′C′D′),于是 B ' D ' = BD = C ' D ' CD
坐标为:
i 3 − 4i 3 − 4i 2 2 i
x1 : x2 : x3 = − i
: 3 + 4i 3 + 4i
: 22
= 6i :16i : (−4i) =3:(-8):(-2) −i
课后答案网
精品课【高等几何】
所以复直线[2, i ,3-4 i ]上的实点坐标为(3,8,-2) 6.证明(2, i ,1- i )与(2+2 i ,1- i ,2 i )表示一对共轭复点,并求其连线方程.
BC
4 BC 4
1+λ
1+λ
内部且距点A三等分点处,如图2—9所示
A
C
B
解得 λ=1 所以(ABP)=- AP =-λ=-1 BP
9.求仿射变换式使直线x+2y-1=0上的每个点都不变,且
01 2 3 4 5 6 7 8
使点(1,-1)变为(-1,2)。
图2——9 (3)∵(ABC)=-1,即 AC =-1,
AC B
后 课
⎧α ⎩⎨α
1 2
+ +
c1 c2
=1 =0
, ⎩⎨⎧33αα
1 2
− −
b1 b2
+ c1 + c2
=3 = −1
⎧α ⎩⎨α
1 2
− −
b1 b2
+ c1 + c2
= −1 =2
由以上
0 0.5 1 .
方程联立解得:α1 =2 , b1 =2 , c1 =-1 ,
图2——10
α
2
=-
⎪⎧x′
⎨ ⎪⎩
y′
= =
x α b
y
1,0 0, α
=α b
≠0
b
则椭圆的对应图形便是圆 x′2 + y′2 = α 2
椭圆内的三角形OAB中,O(0,0),A(α,0),B(b,0),经过以 上的仿射变换,三角形OAB的对应图形为三角形OA′B′,其中A≡A′,B ′(0,α)。
根据定理2.2.5的推论2,就得
故所求交比为λ1 =- 4 λ2 11
3.设(AB、CD)=-1,O为CD的中点,则OC2=OA·OB(此题为有向线段)
证明 这里所用的都是有向线段,利用O为CD中点这一假设,便有OD=-OC来论证的,由(AB,CD)
=-1,得 AC • BD =-1 AD • BC 即 AC·BD+AD·BC=0
4 −1 −1 3 3 4
u1 : u2 : u3 = − 3
: 11
:
=1:(-8):(-29)
5 5 −3
再求二直线[1,-1,2],[1,-3,-2]交点坐标
−1 2 2 1 1 −1
=
:
:
=45:31:(-7)
− 8 − 29 − 29 1 1 − 8
4.求经过点 A(1,- i ,2)的实直线方程.
-1,因此,D′为线段B′D′中点,即线段中点是仿射不变性。
3.证明三角形的重心是仿射不变性。
证明 如图2——4所示,设G是V ABC的重心,且G′=T(G)。因为G∈AD, 由性质2、1.2得G′∈A′D′;又因为(AGD)=(A′G′D′),即
2.证明三角形的中线是仿射不变性。
A' D ' = AD = 3 G ' D ' GD 1
3 2
, b2 =-2
,
c
2
=
3 2
8.经过A(-3,2)和B(6,1)两点的直线被直线x+3y-6=0 截于P,求简比(ABP)。
故所求的仿射变换为:
⎪⎧x′
⎨ ⎪⎩
y′
= =
2x + − 3x
2
2y −1 −2y +
3 2
解 设 AP =λ,则点P的坐标为P( -3+6λ, 2+λ),因为点P在
PB
1+λ 1+λ
10.应用仿射变换求椭圆的面积.
解 如图2—14所示,
3
课后答案网
椭圆面积 = πα 2
1 αb
1α2
2
2
因此,椭圆面积= παb
网
案
答
图2——14
后
课 设在笛氏直角坐标系下,有椭圆 x2 α2
+
y2 b2
=
1
,如果经过仿射变换
以CA • CB • CD除(2)式两边,得 2 = 1 + 1
CD CA CB
∴ 1 =1( 1 + 1 )
CD 2 CA CB
6.试证:一线脚被它的中点和这直线上的无穷远点所调和分割。
1
课后答案网 精品课【高等几何】
证明 设C为线脚AB的中点, D∞ 为直线AB和无穷远点,由交此的定义,得
B
D
C B'
D'C)功能四边形A′B′C′
网D′相对应,由于仿射对应保持平性不变,所以A′B′∥C′D′,A′D′‖
案 C'
B′C′,故A′B′C′D′为梯形,即梯形在仿射对应下仍为梯形。
图2——6
答
取等腰 Δ ABC(AB=AC)由平面仿射几何的基本定理,存在仿射变换T,
(1)
把所有线段都以O点做原点来表达,由(1)得(OC-OA)(OD-OB)+(OD-OA)(OC-OB)=0 (2) 由
(2)去括号,移项,分解因子,得2(OA·OB+OC·OD)=(OA+OB) (OC+OD)
2(OA·OB- OC2)
=(OA+OB)·0
∴ OA·OB-OC2=0即 OC2=OA·OB
课后答案网
精品课【高等几何】
第一章部分习题及答案
1.证明线段的中点是仿射不变性.
A'
A'
A'
AA E'
F
F' E
B
D
C
B'
D'
C'
B'
D'
C' B'
D'
网 案 证明
图2——4 设仿射变换T将V ABC变为V A′B′C′,D、E、F分别是BC、CA、
证明:因为(2, i ,1- i )的共轭复点是(2,- i ,1+ i ),但(1+ i )(2,- i ,1+ i )=( 2 + 2i ,1− i ,2 i ) 所以(2, i ,1- i )与(2+2 i ,1- i ,2 i )表示一对共轭复点. 先求其连线坐标.
i 1−i 1−i 2 2 i
同理
B'E' =C'F'=3 G'E' G'F' 1 ∴G′是V A′B′C′的重心,即三角形的重心是仿射不变性。
1
课后答案网
4.角的平分线是不是仿射不变量?
答:不是。如图2——6所示。
A
B
A'
精品课【高等几何】
B'
A
A'
D
C D'
C'
如图2——7
解 (1)∵(ABC)= AC = 4 BC 1
即 AB =3,故点C在AB延长线上,且 AC
变性。
BC= 1 AB,如图2——8所示。 3
5.两直线垂直是不是仿身不变量?
答:不是。在上题中,AD⊥BC但A′D′不垂直于B′C′,这说明两直线
A
BC
垂直不是不变性。
0
1
2
6.证明梯形在仿射对应下仍为梯形。
(3)
u12
−
u
2 2
=
0
,可化为
(u1
− u2 )(u1
+ u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