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量经济学考试必备公式大纲

计量经济学考试必备公式大纲

学习用途,考试专用,请用完删除自己总结1159952047
1、异方差性: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类型:单调递增型,单调递减型,复杂型。

原因:⑴模型中遗漏了随时间变化影响逐渐增大的因素。

(即测量误差变化)⑵模型函数形式设定误差。

⑶随机因素的影响。

(即截面数据中总体各单位的差异)后果: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3.模型的预测失效检验:图示检验法,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怀特检验,帕克检验和戈里瑟检验处理:变异方差为同方差,或尽量缓解方差变异的程度。

(加权最小二乘法(WLS),异方差稳健标准误法)
2、序列相关性: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则称为存在... 原因:经济数据序列惯性;模型设定的偏误;滞后效应;蛛网现象;数据的编造后果: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3.模型的预测失效检验方法:图示法;回归检验法;D.W.检验法;拉格朗日乘数检验补救方法:广义最小二乘法(GLS),广义差分法,随机干扰项相关系数的估计,广义差分法在计量经济学软件中的实现,序列相关稳健标准误法。

3、多重共线性:如果模型的解释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则称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原因:经济变量相关的共同趋势、滞后变量的引入、样本资料的限制后果(一)完全:1、参数估计值不确定。

2、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会无限大。

( 二)不完全:1、有可能求出参数的估计值,但估计值很不稳定。

2、参数估计值的方差会随多重共线性(近似)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3、对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将会降低精确度(置信区间变宽)。

评价区间估计的两个标准: (1)估计的可靠度。

(2)估计的精确度 .4、对总体参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在统计上将会不显著。

检验:1.检验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2.判明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范围克服方法:1.排除引起共线性的变量2.差分法3.见笑参数估计量的方差
4、●经典假定:1、零均值假定。

2、同方差假定。

3、无自相关假定。

4、解释变量与随机误差项不相关。

5、无多重共线性假定。

6、正态性假定。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本假定:零均值假定、同方差和无自相关(条件方差不变、条件自相关等于0)、随机扰动项与解释变量不相关、无多重共线性、正态性假定独立同分布,且~ N (0,σ2)
5、拟和直线的优度-判定系数r2。

TSS为总离差平方和,反映Y的样本观测值的平均差异程度;ESS 为Y的估计值与均值的离差平方和,反映解释变量的变化所引起的对Y的波动大小,即解释变量在模型中存在的重要程度;RSS为残差平方和,反映Y依据回归直线没有得到解释的变差。

6、F检验的意义(1)检验的不足。

尽管具有对模型整体拟合状况的判断,但它并不能得到到底要多大时回归方程才算通过了拟合优度检验。

虽然R2能够给出评价模型拟合好坏的度量,但它只是对样本的拟合程度进行评价,不能回答总体的真实状况。

(2)F检验的目的。

对于总体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整体上看,多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或者说 Y 的变动是否依赖于这些解释变量的变化。

由F统计量的构成可以看出(ESS服从自由度为k-1,RSS服从n-k 的分布),如果ESS显著地大于RSS,则表明不能认为所有的全为零,这时在很大程度上要拒绝。

则在该意义下,说明回归方程中的所有解释变量对应变量存在显著性影响。

F 检验的一般步骤是:(1)构造 F 统计量,即。

(2)给定显著性水平,查F分布表,得临界值,其中k为参数的个数,n为样本容量。

(3)比较判断。

若F﹥,则拒绝原假使,表明回归函数从整体上看是显著的,即所有解释变量对应变量有显著性影响。

7、t 检验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里与一元的情况是一致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参数的 t 检验中,即~ t(n-k) (在成立下)这里是服从自由度为 (n-k) 的 t 分布。

因此,在多元的情况下,运用 t 检验的操作过程如下(1)提出假设(2)构造检验统计量在H 0 成立的情况下,有:~t(n-k)(3)计算t统计量值,。

(4)根据t分布,给定显著性水平,查表得临界值。

(5)比较判断,若,则拒绝 H 0 ,同时接受 H 1 。

表明第 j 个解释变量 X j 对被解释变量 Y 存在显著性影响;否则,表明第 j 个解释变量 X j 对被解释变量 Y 不存在显著性影响。

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