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作文讲座之教案

高三作文讲座之教案

高三作文讲座之教案“任务驱动型”作文写法之—教案(南溪二中莫小刚)教学目标:解决最新出现的一种材料作文之写作;教学重难点:1.如何读懂材料;2.写作方法点拨;3.作文形式及有关要求。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近年来,我们接触到了一种新型的高考作文,这类作文与我们原来所遇到的材料作文不一样,我们把它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其实就是材料作文的另外一种形式——时事评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从高考标题作文(1977-1997年)、话题作文(1998-2005年)、材料作文(2006-2014年)后在2015年全国高考中悄然兴起,很快成为2016年以来学界的一个高频热词,研究也迅速升温。

那么,我们该如何才能写好任务驱动型作文呢?二、解说:“时评类”作文是一种新材料作文,指对新近发生的一件事发表自己看法的文章,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文章样式。

它的特点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事实上,国家层面的一次高考历史性的作文方向改革,一定有着内在的深刻追求: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转向不仅仅是“防止套作、宿构”,而是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的交际生活。

在价值导向方面引导学生尊重他论、文明交流,并由封闭性的私域说理或强说强辩走向公众说理与公共文明。

公众说理所需要的公共理性与文明情怀关乎公民美德与思维公正,因而,国家推行新型作文旨在立德树人,提升国民素养。

“任务驱动型作文”缘起于英美等国的日常教学。

“任务型教学”的全称为“任务语言教学法”,是基于完成交际任务的一种语言教学方法,最早由维果茨基提出。

它重在给出一个带有争议性或可讨论性的问题,可能有多个结果,让学生通过协商或讨论的方式做出一个决定或选择一种结果,重在充分交换意见,不必达成一致,但须充分论述。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学生则需设想交流的对象,然后文明交流,而非自说自话封闭说理。

所以,作文时要有明确的对象意识,要呼应他说,尊重别论。

这是理解“任务驱动型作文”最起码的知识储备。

比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

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

这个做法已经坚持了十余年。

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赞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

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读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

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您如觉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将你的看法写一篇评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作文要求“将你的看法写一篇评论”,实际上就规定了文体,那么“明确文体”就是按论说文的文体规范来写。

就这则材料来看,有两种写法,一是立论,谈正面的观点,支持、赞赏杭州图书馆的做法,并加以论证,说明支持的理由;二是驳论,先指出某些读者的错误认识,加以批驳,然后亮出自己的观点。

这两种写法,可以用其中一种行文,也可以综合起来写。

)例文1:尊重每一份灵魂文王定邦,以成宗法,列序陈次,杀伐遂起。

唯贤者墨翟,兼相爱,层尚贤,以成仁治,其人虽没,其魂犹存,今之吾辈,当承先贤遗志,兼相爱,无差等,尊重每一份灵魂。

杭州图书馆允许流浪者进馆阅读,传为美谈,究其根本,乃在尊重。

馆长尊重每一道渴求知识的目光,尊重每一份赤诚的灵魂,每每念起,唏嘘不已!尊重每一份拼搏的灵魂,才能成就百炼的英才。

耶和华说:你来,亲吻我,在我面前,所有的罪都被宽恕,我视你们,如视我子,因而皆无分别。

三国时期的名将许褚,既无出身兵权,出身农家,不谙世事,然而当他投奔曹营时,曹操却并不像其他人一般看轻他,相反,无比尊重此人,并将其送至军中历练,许褚方有成就武痴功名的机会。

希腊时期的学院,并无贵贱之分,导师们平等对待每一位求学之人,尽力培养,于是英杰辈出,古典时代来临。

孔子曾有云:有教无类,大概此理。

来者不问出处,功名君可自取,尊重每一份拼搏的灵魂,于是我们所仰望的星空,群星闪耀。

尊重每一份向上的灵魂,邦国方有繁盛的未来。

一国之兴,在于其政,政之所得,在于其人,人之所系,即国之有治,等而视之,兴而不灭。

从隋朝到清朝历时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自诞生之初便发挥了巨大的功用,其核心便在于尊重,与世官制只看出身或察举制唯问世家不同,科举制尊重每一阶层每一个人向上的灵魂,于是春蚕食叶,天下英雄尽入吾帐中,第二帝国从东方再起。

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却已是苟延残喘,因为固执的贵族掌权,使上层社会迅速腐化,固化的阶级带来了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国将不国。

由此观之,国家与政府尊重每一份向上的灵魂,政治才有民主,国家才有富强。

尊重差异的灵魂,尊重不同的目光,无论人种,无论贵贱,无论高下,才是文明得以长存的理由。

或许我们曾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但马丁·路德金高喊:我们不需要匍匐在教皇的脚下,当我们望向上帝,就会得救;或许我们曾生活在以财取人的社会,但王尔德轻笑:迷人的不是财富,而是非凡的人;或许我们曾生活在充满歧视的社会,但林肯用政令证明:请给每一个生命以生命;或许我们曾生活在殖民压迫下,但孙文先生怒斥笔戟:中国之国民政府,乃一切国人之政府,乃独立之政府!或许我们仍然生活在不平等,有歧视的世界。

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在,万隆会议的精神在,启蒙之理性在,孔孟之仪范在,墨者之先训在,基督之义佛道之理伊斯兰的古兰在,文明便不会走远。

尊重每一份赤诚的灵魂,尊重每一道向善的目光,尊重每一双期许的手,尊重每一个活着的人,请用尊重,给文明以存在的价值。

(模拟评分:是打60?还是打30?为什么?)三、技法点拨(1)审题和立意方面:这种作文的审题和立意与传统的材料作文有不同点:“时评类”作文立意上就事论事(它不再是提炼话题,围绕话题立意作文),写作上就事论理(紧扣材料分析本质、原因、危害、措施等),写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确、单一。

因此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另立炉灶,否则就会出现离题或偏题问题。

(2)论据方面:关注身边最新的时事要闻,热点的科技动态等等,论据新颖,做到共性和个性相结合,时代性(时代精神)和历史性(有新因素的历史素材)相结合,点(详写事例)和面(略写事例)相结合,叙议相结合,论据为论点服务。

特别注意:选材要跟试题材料有同一性关系。

(3)论证方面:论证时必须叙议结合,即结合事例进行分析。

一般可以有以下几种分析方法:因果分析法,假设分析法,条件分析法,意义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辩证分析法。

做到叙议结合的论证才是有力的论证。

(4)语言方面:作为中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群体,文字要有一种青春的气势,褒扬真善美,批判假恶丑。

(5)结构方面(必须要有基本的结构意识,“起”与“合”必须到位;“承”和“转”两部分可灵活变通):起:第一段。

开头部分,引述材料,亮明观点。

内容所占比例10%承:第二段。

过渡部分,阐释观点,对试题材料做简单分析,重申自己的观点,内容所占比例15%转:第三—五段。

主体部分,联系现实,分析论证所提观点,内容所占比例65%合:第六段。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内容所占比例10%重申写作模式(熟练后可在此基本模式上稍作变通):“时评”既然属于议论文,那么时评写作的基本思路就和一般的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基本一致。

它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样做)1.开篇引用材料的新闻报道内容(引——略写,所占比例10%)2.对报道内容进行一些解析作为过渡。

(点——略写,所占比例15%)3.从多个角度分析新闻,或阐释其意义,或剖析其谬误。

(议——详写,所占比例40%)4.联系社会现实的类似现象,挖掘现象背后的根源。

(联——详写,所占比25%))5.最后从多个层面提出若干个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

(结——略写所占比例10%))即:引——点——议——联——结如按照上面说的,再次给出例一的另外一文:别动了他们的书杭州图书馆坚持十余年为流浪汉和无业游民开放入馆读书,上网,听音乐,所要求的只不过是读书之前要洗干净手。

十余年的坚持,哪怕是在遭到读者反感乃至反对时,馆长依旧坚持着这个“传统”。

这为杭州图书馆赢得了“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的美称。

馆长的所作所为是值得大力称赞的,这不但是善心,也是公平正义的体现。

读书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中华传统的公正良俗还是宪法中都保护了汲取知识的权利。

但令人叹息的,有许多网友和图书馆内的读者却反感这种做法,质疑拾荒者在图书馆内读书的权利而表现出一些不满的情绪。

或许是因为流浪读者们的身上的异味让他人感到不适,但这个理由不过是表象,若承受不得异味,走开数尺便是,一个特区市图书馆的空间不至于那么窘迫。

更深沉次的原因恐怕是内心里面对流浪汉而滋生的阶层优越性歧视。

对于没有文化修养或是修养较低的流浪汉,这些“文化人”会主观上认为这种“社会垃圾”没有资格与自己这种文明人一起读书,由阶级差距衍生出的优越感催生了这种反感情绪。

当然,众人皆非圣人,这种情绪可以理解。

但是人之常情不能作为错误的理由,汲取知识是人生来的权利,现在没有人能改变它,将来也不会。

从古至今,读书作为无数寒士走向功名的途径,人的本能之一——学习已经成为了阶级流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中国社会现阶段下,仍然没有足够的生产力与文化素养真正消灭阶级差距,若是放任这种优越感的蔓延,阶级固化将对经济、文化、政治秩序产生毁灭性的冲击,进而使社会进步停滞并造成恶性循环,结果将是不可估量的。

解决之道并不难,发扬光大杭州图书馆的做法就是对社会大众最好的无形教育。

但我们或许可以做得更好,对民众的反感,我们是否可以用更严格的清洁措施,免费提供洗浴场所,不单单只是洗手而已,同时加强社会救济站与图书馆的联系,转送只是为求温饱的流浪者,同时在救济站设立小型图书馆,满足学习的需求。

我们应当要尽力保证所有人都拥有最基本的学习权利。

面对那些渴求知识的人群,我们不应该因为他身上的臭味而对他关上上进的大门。

四、(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新京报》2月3日报道,北京731路公交车上,一名外国乘客因其提出违规停车的要求遭到拒绝而对该车的司机与售票员破口大骂为“中国猪”,但司机和售票员始终笑脸相迎,他们严格遵守公交公司的《员工守则》,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将你的看法写一篇评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提示:吃透材料,选取角度。

选取角度(供参考):1.司机和售票员的忍让态度,你持何态度?2.对外国乘客的无理取闹,你有什么感想?(一)反对忍让1.触及到了人格及民族尊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