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我们爱你啊,中国

1 我们爱你啊,中国一、教材简析:这首诗作者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赞美祖国的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和民族精神,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

全诗共分三部分:①(1)歌颂祖国的幅员辽阔,总写对祖国的热爱。

②(2 ——6)从不同的角度赞美祖国的伟大,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③(7)表达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的坚定决心。

全诗语言凝练形象,结构完整紧凑,感情充沛强烈,富有节奏美和韵律美。

写作特色:①作者以“我们爱你——”为主线统领全诗,句式工整,层层递进,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②采用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等,更突出景物的特点。

③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中间从五个不同的侧面赞颂祖国,与开头结尾融为一体。

④排比反复,强化感染。

诗歌的主体部分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加强了语言气势,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⑤以“爱” 为红线,贯串全篇。

二、教学要求:△ 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新词,读准音,辨清形,查字典并结合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古曲、新歌、滚滚春潮、希望之火、史册、硕果伟岸、高洁、博大、恢宏,以及下列所在句子的含义。

3、反复诵读,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以及诗歌的内涵,能模仿诗歌的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

4、在诵读中理解作者爱祖国的原因,知道作者是从幅员辽阔、山河壮丽、物产丰富、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成就辉煌和民族精神这几方面抒发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的。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自豪感,并树立为了祖国的美好明天而努力的意识。

△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充分直观地了解祖国的伟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知祖国的伟大,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热爱之情,同时积累语言。

3、通过课件的展示和对以前课文内容的回顾,让学生充分了解祖国的特点,从而为模仿课文的二至六节写一至两节作充分的铺垫。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感知祖国的伟大,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无比热爱;模仿课文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诗。

难点:理解诗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感知祖国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宏的精神。

仿写的诗和课文能浑然一体。

四、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让学生对祖国有一个充分直观的认识。

生:搜集有关祖国的资料,提前对祖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反复朗读诗歌,并展开丰富的想象,初步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以及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五、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要求: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了解诗歌的结构,学习诗歌的一至四节,模仿二至四节写一到两节。

过程:一、导入揭题。

1、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师激情导入:是啊,我们中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有丰富的物产资源,有56 个和睦友爱的民族,有勇于开拓创新的杰出人才⋯⋯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我们怎能不热爱她呢?3、板书课题:我们爱你啊,中国。

生读题。

4、说说自己从题目中体会到什么。

5、如果我把课题改成“中国,我们爱你” ,好不好,为什么?(原课题强调、突出我们爱的是中国,而且用第二人称显得很亲切,在作者眼里,中国就是一个人。

)6、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题。

7、根据课题质疑:我们为什么爱中国?二、初读课文。

1、指名朗读下列词语。

帕米尔高原群星闪烁银装素裹南疆洋溢盎然清奇俊秀浓妆淡抹飘缈波澜壮阔醇美光洁绚丽景德镇陶瓷天工巧夺傣家竹楼屋脊巍峨吐鲁番哈密瓜戈壁滩硕果伟岸博大恢宏开拓2、指名分小结朗读课文,概括每小节的意思。

3、浏览全文,说说课文的写作方法,并据此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出示这段内容。

2、生朗读,想象这四幅画面,并思考给它们起个名字。

3、课件展示这四幅画面,逐一起名。

(同时理解“银装素裹、盎然”的意思)4、说说你从这四幅画中感受到什么。

(祖国幅员辽阔,景色秀美神奇)5、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采用什么方法描写祖国幅员辽阔的。

(从时空、季节的角度,采用对比的方法写的。

)6、齐读“啊,我们爱你,中国!”说说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点题,总领全诗。

)7、感情朗读这一节,并试着背诵,交流快速背诵的方法。

四、学习第二部分。

(一)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内容。

2、朗读,说说这节写作者爱祖国的什么,这是从什么角度赞美祖国的。

(壮丽的山河)3、作者选择了哪几个地方,它们各有什么特点?4、出示画面,感情朗读。

5、讨论:祖国的山河是那样的多,作者为什么只选择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黄山、庐山、长江、黄河呢?(它们具有代表性,举世闻名,令人喜爱。

)6、出示:我们爱你——清奇俊秀的桂林山水,浓妆淡抹的杭州西湖,云雾飘渺的黄山、庐山,波澜壮阔的长江、黄河。

(1)生朗读,和课文比较,谁写得好,好在哪里?(改写的读起来比较平淡,感觉这些景物没有那么美;课文中采用的是定语后置的方式,更突出了景物的特点,更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2)有感情地朗读原文。

7、你还知道祖国哪些壮丽的山河?并说说它的特点。

(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九寨沟的诗情画意,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北京故宫的金碧辉煌,秦兵马俑的气势恢宏,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8、你能像课文这样写一节诗吗?如:我们爱你——九寨沟的诗情画意,万里长城的雄伟壮丽,苏州园林的精致典雅,黄果树瀑布的气势磅礴。

9、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二)出示第三节。

1、生朗读,说说作者在这节中是从什么角度赞美祖国的。

(物产丰富)2、说说作者选择了哪些物产,它们的特点是什么?3、课件展示,学生欣赏,感情朗读。

4、你还知道我国哪些著名的物产及特点?(烟台苹果的色味俱佳,砀山梨的酥脆甘甜,新疆红枣的纯正香甜,宜兴紫砂壶的鬼斧神工,苏州刺绣的清雅脱俗⋯⋯)5、模仿这节的写法赞美祖国的物产丰富。

如:我们爱你——烟台苹果的色味俱佳,新疆红枣的纯正香甜,苏州刺绣的清雅脱俗,宜兴紫砂壶的鬼斧神工。

6、感情朗读,并试着背诵。

(三)出示第四节。

1、生自读,说说这节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赞美祖国的的。

(民族风情)2、再读,说说这节写到了哪几个民族。

(傣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

)3、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它们各有什么特色?(壮族的山歌,满族的旗袍,朝鲜族的扁鼓舞,客家土楼的防震抗风,陕北窑洞的冬暖夏凉,兰州的牛肉拉面,西安的羊肉泡馍,新疆的烤羊肉串⋯⋯)4、试模仿这节的写法赞美祖国多样的民族。

如:我们爱你——壮族山歌的原汁原味,朝鲜扁鼓舞的欢快热烈,客家土楼的防震抗风,陕北窑洞的冬暖夏凉。

5、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五、巩固字词。

1、给下列字扩词:帕瓷脊硕拓2、再读词语,记忆。

3、提出难写字师生交流。

重点是:“脊”的笔顺:点、提、撇、点、撇、捺、竖、横折钩、横、横。

六、作业。

1、抄写词语。

2、给下列字扩词:帕瓷脊硕拓3、仿照这首诗的第二至四节写一到两节。

4、背诵课文第1——4 节。

5、预习课文第5——7 节。

第二课时要求:学习课文第5——7 节,了解课文的写作方法,背诵课文,点拨《补充习题》的相关作业。

过程:一、复习。

1、背诵1——4 节。

2、说说第2、3 节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以及这样写的好处。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出示第5 节。

1、生朗读,说说这节是从什么角度赞美祖国的。

(古老灿烂的文化和改革开放的成就)2、课件展示并介绍战国编钟:编钟是大型的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秦汉。

钟上均铸有篆书铭文,共二千八百余字,其内容全面地反映了战国时期我国乐律学达到的高度水平,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3、因此“战国编钟奏出的古曲”实际上指的是什么呢?(祖国古老灿烂的文化)4、那“改革开放谱写的新歌”又指的是什么呢?(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5、齐读这两句,体会采用的修辞手法:对仗。

6、读后两句,说说自己的理解。

(人们投身于改革开放,激情澎湃,热情似火,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7、再读这两句,说说采用的修辞手法。

8、感情朗读这节,试着背诵。

(二)出示第6 节。

1、生齐读,说说作者又是从哪个角度赞美祖国的。

(民族精神)2、生自读自悟,找出能表现民族精神的词语,读一读,说说你感悟到了哪些民族精神。

(勤劳勇敢、奋斗不息、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宏)3、试着举例说明这些民族精神。

4、你觉得我们中华民族还有哪些民族精神?(谦虚谨慎、善良敦厚⋯⋯)5、感情朗读,试着背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内容。

2、生自读,说说我们为什么骄傲、自豪。

(为祖国有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伟大的民族精神而骄傲和自豪。

)3、“奋发”、“开拓”又说的是什么?(我们永不满足、奋发向上、开拓进取,努力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国家。

)4、齐读最后两句,说说“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照应开头,升华主题。

)5、感情朗读,读出豪迈之气和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的决心。

背诵。

四、总结全文。

1、交流课文在写作上的特色:(1)全诗采用“总分总”的常规结构,中间从五个不同的侧面赞颂祖国,与开头结尾融为一体。

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2)采用定语后置的表达方式,如“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等,更突出景物的特点。

(3)排比反复,强化感染。

诗歌的主体部分都以“我们爱你——”领起,带出下面的内容,形成五重排比反复,加强了语言气势,强化了艺术感染力。

(4)作者以“我们爱你——”为主线统领全诗,句式工整,层层递进,气势磅礴,从不同角度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以“爱”为红线,贯串全篇。

(5)采用对比、对仗的修辞手法2、这首诗从哪几方面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3、交流背诵方法,指导快速背诵,并不易遗忘。

五、做《补充习题》,点拨遇到的问题。

六、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

3、预习第2 课。

板书设计:幅员辽阔山河壮丽我们爱你啊,中国物产丰饶民族多样历史悠久,成就辉煌民族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