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施教日期2016年9月1日
(2)教师示范写。
“脊”上面部分要收紧,“人”的两笔之间要 宽大一些,罩住下面的“月”字。
“瓷”要写得上小下大。
渗透:汉字富有智慧,通过笔画的变化达到整 体和谐、美观的效果。
• 预习作业2 1•指名学生解释词语。
2.给“伟岸”找近义词。
• 预习作业3
1 •抽组号为“ 3”的两名学生展示交流。
2.导学
评价,示范朗读。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过渡:祖国有哪些可爱之处呢?
2.合作探究
3•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 考导学策略。
4•巡视,参与小组合作探究。
5.导学。
(1) 小组推荐学生展示,通过答案的比较, 进行指导。
(2) 从诗的结构来入手,指导学生分段。
(3) 选择一名学生作例子,知道如何把段意 连接起来,概括主要内容。
4.同桌点评。
•预习作业2 展示词义 预设:
洋溢:(情绪、气氛等)充分流 露。
盎然:课文中指春色很浓的样子。
恢宏:课文中的意思是宏伟壮观。
巍峨:形容山火建筑物的高大。
绚丽:灿烂、美丽。
“伟岸”的近义词:高大。
•预习作业3 1指名朗读展示。
2 •在教师指导下练读。
3•自由练读。
4.学生评价。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 (16分钟)
1自主学习。
(7分钟) 任务驱动 〔学习单1〕
① 默读全诗,想想课文讲述了祖 国的哪些可爱之处,边读边画出 重点词句。
② 课文可分为几部分。
提示:从 诗的结构来入手。
③ 说说诗歌的主要内容。
④ 自学时间:7分钟 2 .合作探究。
(3分钟) 3 .展示。
(5分钟) (1)可爱之处: 幅员辽阔 山河壮丽
教学反思:
到了六年级,学生越发深沉了,都不举手。
每每提问以后,就把头埋下去,生怕叫到自
己。
第一节课,我可是花了一番时间来启发、动员他们大胆交流的呢,感觉还真累。
这节课,我是从检测预习入手的,让学生做《补充习题》第一部分,没想到
“哈密瓜”这个词竟然好多同学写错了。
他们写的都是“蜜”。
于是我告诉他们
“哈密”是地名,因为盛产甜瓜,所以把瓜命名为“哈密瓜”,学生自然联系到了文中的那句“哈密的瓜”。
我想这样的一个关于出处的了解很有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孩子今后定会记住的。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想歌颂祖国幅员辽阔,但学生仅凭朗读字词、句子是不能体会出来的,幸好有中国地图,抽象的文字变成了直观的画面,我先让学生上台找出祖国的东海,帕米尔高原,南疆、北国,再通过朗读学生就能感受到祖国的幅员辽阔,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情就被激发出来了。
“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设计
了解:傣家竹楼、布达拉宫、吐鲁番、戈壁滩。
理解“巍峨”。
(2)第五小节:古老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的成就。
了解战国编钟。
(3)第六小节:“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
能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4)朗读第4〜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练习背诵。
第六板块:学习第七小节(5分钟)
1朗读第七节,理解“骄傲、自豪” “奋发、开拓”的含义。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4•学习反思:
(1)诗歌的第一六小节,都以我们爱你为起句,句
式整齐,层层递进,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树的伟岸、梅花的咼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
”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刚强不屈、纯洁高尚、胸襟博大、气魄恢弘)举个例子说说这些精神。
(4)朗读第4〜6节,进一步体会祖国的可爱。
练习背诵。
第六板块:学习第七小节
1•朗读第七节,说说“骄傲、自豪”是针对什么说的,“奋发、开拓”又是针对什么说的。
2•理解“我们爱你啊,中国”在全诗中的作用。
(总结全诗、呼应开头、升华主题)
3•有感情朗读,表现豪迈之气及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坚定决心。
4•组织反思:诗歌的第二一一六小节,在结
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第七版块:仿写
1 •仿照诗的第二至六节,写一到两节。
2.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