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制修程(厂修)内部检修标准综合要求1.各型转向架均须架起车体推出转向架入地沟线检查,各螺栓、圆销、开口销组装的配件须分解检查。
2.车钩各零部件须全部分解落地检查,钩体、钩舌、钩腔内配件、钩舌销、钩尾框、钩尾销、牵引杆、钩尾销插托均除锈探伤。
3.制动阀、编织制动软管总成、橡胶制品、开口销全部更换。
车钩及钩尾框1.钩舌内侧面及上、下弯角处,13号、13A型、13B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17型钩体的钩耳及内侧弧面、钩颈距钩肩50mm的范围内、钩头正面、钩尾销孔、钩尾端面到钩尾销孔上、下平面及尾端球面部位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2.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框后端上、下弯角50mm范围内及钩尾框两内侧面须进行湿法磁粉探伤。
3.钩舌、钩耳边缘、钩耳内侧弧面上(下)弯角处、牵引台、冲击台根部、钩颈、钩身、钩尾、钩尾销、钩尾销插托、从板及座、钩尾框裂纹时更换。
4.13号、13A型、13B型、17型钩尾销孔后壁与钩尾端面间裂纹时更换。
5.13号、13A型、13B型上锁销孔前后磨耗之和大于3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
6.钩腔上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或更换,前导向角磨耗大于2mm时须恢复6mm凸台原形,钩腔下防跳台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长度方向为16mm。
7.钩身下部有磨耗板凹槽或钩身下平面原焊装磨耗板者仍须焊装磨耗板。
钩身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
磨耗板磨耗超限时更换,丢失时补装。
磨耗板须焊装在钩身下平面距钩肩50mm处,规格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第4.1.3.12执行。
8.13号、13A型、13B型下作用车钩钩体须有防跳插销安装孔;无防跳插销安装孔的钩体须按要求加工安装孔。
9.13号、13A型钩体更换新品时须为13B型。
10.钩尾框一侧弯曲大于3mm时更换。
11.13号C级钢、13A型、13B型钩尾框框身厚度磨耗深度大于2mm,其他部位大于3mm时纵向堆焊后磨平。
17型钩尾框框身剩余厚度小于22mm时更换。
普碳钢钩尾框磨耗超限时更换。
测量部位:框身厚度以深入边缘10mm为准,其他部时更换,丢失时补装;下框身下平面磨耗时堆焊磨平后焊装磨耗板。
钩尾框磨耗板规格,13号为250mm×100mm×4mm,13A、13B型为250mm×100mm×6mm,16型、17型为150mm×100mm×6mm,以钩尾框后端内壁为基准面焊装,磨耗板后端距钩尾框后端为130mm,两侧段焊,焊缝长度不小于30mm,间隔不大于60mm,C级钢、E级钢钩尾框框身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为314~415HBS,焊修时可使用经烘干处理的J606焊条。
12.13号、13A型、13B型钩尾框后端内壁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形或焊装磨耗板,规格分别为:13号180mm×110mm,13A型、13B型160mm×145mm,并须四周满焊。
13.钩尾框销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加工。
14.钩尾框的螺栓孔磨耗超限时堆焊后加工,内外侧面须平整。
13B型铸造钩尾框的钩尾销固定挂耳碰伤或缺损时焊后磨修或更换;13B型锻造钩尾框插托凹槽宽度、高度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15.17型钩尾框前端内腔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
16.17型钩尾框各部位碾堆时磨修,并与周围表面圆滑过渡。
17.13号、13A型钩尾框更换新品时须为13B型钩尾框。
17型钩尾框更换新品时须为锻造钩尾框。
18.钩腔内部上锁销杆上端面与钩体上防跳台对应的防跳部位磨耗大于3mm;上锁销上端与钩体锁销孔对应的磨耗部位磨耗大于2mm;铆钉直径小于13mm;上锁销杆挂钩口磨耗大于2mm。
19.其他钩腔内部配件须恢复原形或更换。
锁铁挂钩轴不得焊修,磨耗大于1mm或不能满足防跳性能要求时更换。
20.更换新品时,17型车钩钩腔内部配件材质为E级钢,13号、13A型、13B型钩锁铁材质为E级纲,其他配件材质为B级钢,须精密铸造。
21.车钩托梁金属磨耗板,钩尾框托板上焊装的磨耗板剩余厚度小于50%时更换。
钩尾框托板上焊装的磨耗板更换时,两侧端部各施以30mm长的段焊。
与非金属钩尾框托板磨耗板配套使用的钩尾框托板无金属磨耗板,原焊装磨耗板须切除,切除时不得伤及托板并磨修平整,按要求焊装挡块,钩尾框托板弯曲时调修或更换。
非金属钩尾框托板磨耗板剩余厚度小于6mm或裂损时更换。
车钩托梁磨耗大于2mm时堆焊后磨平,横裂纹时更换。
22.17型钩尾框托板、托梁的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3mm时更换,安全托板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或更换。
17型车钩尾框托梁尼龙磨耗板剩余厚度小于5mm或裂损时更换。
23.17型车钩弹性支承装置,支撑弹簧座腔内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15mm时更换。
支撑座两外侧面磨耗深度大于2mm时堆焊后磨平;金属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板厚50%,或磨耗大于3mm时更换。
17型车钩支撑座尼龙磨耗板剩余厚度小于原厚度的30%或裂损时更换。
新磨耗板厚度应为4~16mm。
支撑座止挡铁磨耗后剩余厚度小于25mm时更换。
支承弹簧自由高为(238±5)mm,超过下限时更换,超过上限时可每端同高配套使用,不得热修。
组装时每组3个支承弹簧自由高度差不大于2mm。
24.钩提杆作用不良、影响组装时调修或更换。
25.钩尾销衬套32mm×5mm×50mm磨耗大于2mm时更换。
26.吊架孔磨耗大于2mm时更换,吊架、止挡变形时调修或更换。
27.安全吊螺栓须更换新品;钩尾销螺栓无弯曲,磨耗不大于1mm,并按GB/T15822的规定进行湿法磁粉探伤检查。
28.防跳插销开口间隙大于8mm时更换或调修恢复。
29.缓冲器MT-2、MT-3型缓冲器新造或大修后使用时间不满9年(新造以箱体上的铸造日期为准,大修以焊装在箱体标志板上的日期为准),经外观检查状态良好者可不分解;新造、大修后使用时间满9年而未达到寿命管理年限,或超过质量保证期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须更换。
30.缓冲器箱体裂损,严重变形或其他外露零部件折损或丢失须进行更换。
转向架1.侧架内腔和外表面须进行全面检查。
A、B部位,支撑座表面及支撑座、侧架、连接板间焊缝须进行整体磁化湿法磁粉探伤检查,弯角等几何形状复杂及需进一步确认的部位应使用反差增强剂。
2. 侧架裂纹须更换。
3.承载鞍支承面偏磨大于0.5mm、磨耗大于2mm或支承面剩余高度小于2mm(不含磨耗板)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形,或加工后焊装磨耗板。
原磨耗板磨耗大于2mm时更换;焊装磨耗板时,同一转向架两侧架须同时焊装。
4.转K2、转8A、转8AG型侧架承载鞍支承面焊装的磨耗板规格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中的表5-1标准执行。
5.侧架滑槽下承台制动梁防脱挡块裂纹、焊缝开裂时焊修,无挡块或挡块丢失时转K6型须按《铁路货车厂修规程》中的图样QCZ133JX-20-00的要求焊装制动梁防脱挡块。
6.侧架立柱磨耗板磨耗深度大于0.5mm、裂纹时更换新品,转8A、转8G、转8AG型转向架立柱磨耗板须更换新品。
铆钉、折头螺栓松动时更换,丢失时补装新品。
7.侧架立柱磨耗板的材质须为45钢,新品立柱磨耗板摩擦面须经热处理,表面硬度为38~50HRC,淬火层深度须大于3mm。
8.转K2、转K6型转向架立柱磨耗板须采用ZT型平头折头螺栓紧固。
转K7型可采用拉铆钉(LMC-T20-12-G)、配套套环(LMTP-T20-G)紧固。
立柱磨耗板采用普通铆钉连接者须采用平头铆钉液压热铆,铆钉须采用加热设备加热。
9.转K2、转K6型转向架折头螺栓紧固力矩为500~550N·m。
10.立柱磨耗板与侧架间用厚度为1mm的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大于13mm;螺栓或铆钉沉头部分应低于磨耗板表面。
折头螺栓的螺母法兰面与侧架立柱背面铸件表面间隙用0.4mm塞尺检查,在270°角范围内,塞尺不得插入。
11.重新组装的侧架立柱磨耗板厚度为10mm。
转K2型两立柱内侧距离大于465.2mm时,可采用12mm厚的磨耗板。
转8A、转8AG型两立柱内侧距离(以侧架两立柱安装磨耗板的突出部分最下方向上10mm处测量)大于509mm时,堆焊后加工(加工后局部可有黑皮)或更换;两立柱内侧距离小于505mm时,铆装厚度为10mm的磨耗板;大于505mm时,铆装厚度为12mm的磨耗板。
12.转K2、转K6型转向架侧架立柱与摇枕挡内表面配合处磨耗深度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恢复原形。
13.侧架斜楔挡弯曲时调修,裂纹时更换;斜楔挡脱落或与侧架铸造一体者折损时,须在原处焊装95mm×75mm×16mm的钢板,焊角为8mm×8mm。
转E21型侧架斜楔挡内表面处磨耗深度大于3mm时,堆焊后磨平。
14.横跨梁托变形时调修或更换,裂纹或腐蚀深度大于30%时更换,孔径磨耗大于3mm时焊修。
15.摇枕内腔和外表面须进行全面检查。
A、B部位表面须进行整体磁化湿法磁粉探伤检查,返修复探可采用局部磁化湿法磁粉探伤检查,弯角等几何形状复杂及需进一步确认的部位须使用反差增强剂。
16.摇枕裂纹须更换。
17.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的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裂纹、焊缝开裂、破损、磨耗大于0.5mm时更换新品,其他材质磨耗板须更换新品。
转8A、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有铸台者须用原形样板以弹簧支承面及凸脐中心为基准进行检查,每侧间隙不大于4mm,间隙差不大于2mm;各面须焊装140mm×80mm×(3~5)mm的磨耗板;无铸台者焊装(145~155)mm×80mm×(3~5)mm的磨耗板。
焊装磨耗板前基准面须平整,样板与摇枕斜楔摩擦面间隙不大于2mm,不符时堆焊后磨平,斜楔摩擦面磨耗板与摇枕组焊后用0.8mm塞尺检查,插入深度不大于13mm。
18.新品转K2、转K6型转向架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0Cr18Ni9,硬度不大于187HBW;转8A、转8AG型摇枕斜楔摩擦面磨耗板材质为27SiMn,硬度为40~50HRC。
19.摇枕挡内、外表面磨耗超限时堆焊后磨修,恢复原形。
20.摇枕心盘螺栓孔磨耗大于2mm、心盘销孔磨耗大于3mm时堆焊后加工恢复原形。
21.转8AG、转8AB型摇枕弹簧定位脐子垫脱落时,须焊装厚度为8mm的脐子垫,弹簧定位圆脐高度应为23+20mm。
22.横跨梁安全链吊座剩余厚度小于5mm或链孔上边缘宽度小于8mm时更换。
23.固定杠杆支点座圆销孔或衬套直径磨耗大于2mm时,扩孔镶套或更换。
24.转K2、转K6型摇枕斜楔槽内、外表面磨耗之和大于4mm。
25.交叉支撑装置的交叉杆连接焊缝(不含转8AG、转8G、8AB、转8B型中间盖板上的塞焊缝)、杆体压型处须进行整体磁化湿法磁粉探伤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