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买鸭捉兔

文言文阅读·买鸭捉兔

思维学校七年级语文——文言文训练(3)
(一)买鸭捉兔
昔有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

原上兔起,掷之使击。

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

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兔否?”
【注释】(1)鹘:隼的旧称,一种凶猛的鸟。

(2)凫:野鸭子。

(3)分:本分。

(4)搦:持握、捕捉。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昔人将猎.而不识鹘() 2)凫忽蹒跚而人语.曰()
3)奈何
..加我以掷之苦乎() 4)我谓.尔为鹘()
2、“加”在《古汉语字典》中的义项有:
1)施加 2)增加 3)更,更加 4)加上,加之
选文中“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中“加”的解释应选第项。

3、下列中的“乃”与文中“乃鸭耶”中的“乃”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其分。

B、衡乃穿壁引其光
C、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
D、见渔人,乃大惊
4、翻译:
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抵掷之苦乎?
5、“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你从凫的“举”和“笑”中体会到什么?
6、从这则笑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高帽一百
俗以喜人面谀者曰“喜戴高帽”。

有京朝官出仕于外者,往别其师。

师曰:“外官不易为,宜慎之。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所龃龉也。

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其人曰:“天下不喜戴高帽如吾师者,能有几人欤?”师颔其首曰:“汝言不为无见。

”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1、请给画横线句子添加相应的标点符号。

其人曰某备有高帽一百适人辄送其一当不至所龃龉也。

2、解释加点字义。

1)俗以喜人面谀
..者曰() 2)往别.其师()
3)吾辈直道事.人() 4)汝言不为无见.()
3、《古汉语字典》中有关“适”的解释有以下义项,请为“适人辄送”中“适”选择
最恰当的一项()
A、到······去
B、女子出嫁
C、适合、适宜
D、恰好
4、翻译。

1)师怒曰:“吾辈直道事人,何须如此!”
2)其人出,语人曰:“吾高帽一百,今止存九十九矣。


5、你人那个人以后还会使用“戴高帽”的方式化解矛盾吗?联系原文说说你的理解。

(三)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①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之命也。

子以我为不信,无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③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子:你②长:掌管,统治③走:跑
1、解释加点字:(6分)
①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
③是逆.天帝之命也()④虎以为然.()
⑤故.遂与之行()⑥兽见之皆.走()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分)
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3、由文中的寓言故事,后人概括出什么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四)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
1.解释下列加点字。

(1)请损.之
(2)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斯速已矣
B. 惧其不已
C.死而后已
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了我们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