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心理要素
文学创作心理要素
心理要素
概念
观点人物
主要特征或构成因素
作用或类似比较
艺术直觉
指在文学活动中主体从对象的感性形式上直接把握其内在蕴含与意义的思维方式或心理能力。
意大利哲学家和美学家克罗齐,创立了美学体系,提出了“艺术即直觉”的观点。
艺术直觉的构成因素:
感性直观因素、理解因素和与二者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三方交织而成的。
1、科学想象是一种纯粹的认知活动,艺术想象则是审美活动;2、科学想源自是发现的过程,艺术想象则是创造的过程;
3、形象性、主观性、创造性。
艺术想象的类型(根据艺术想象在创作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而划分的):
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相似性想象。
艺术理解
指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进行的分析、判断、识别、比较等理性思维活动。
与自然情感相比,艺术情感具有共通性的特点,即它不与个人的利害关系直接相关,不是人们对自身境遇的直接心理反映。
艺术情感在文学创作过程的作用:
1、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宣泄需求;
2、文学创作与情感的再度体验;
3、艺术情感与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形成。
艺术想象
指文学活动的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经过艺术加工创造出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艺术灵感有三大特征:
1、突发性;
2、迷狂性;
3、创造性。
艺术直觉与艺术灵感的异同:
1、艺术灵感是一种思维状态,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2、艺术直觉有对象性,艺术灵感则没有具体对象;3、艺术灵感是随机性的、偶然的,艺术直觉则有一定的稳定性。
艺术情感
是创作和接受主体在文学艺术活动中产生并促进这一活动进一步展开的心理体验。
1、艺术理解与创作目的。没有艺术理解就不可能进行艺术创作;
2、艺术理解与选材。选材离不开艺术理解的作用;
3、艺术理解与构思过程。构思中的性格刻画到情节安排,都离不开艺术理解的帮助。
艺术直觉与认知直觉的异同:
1、对象不同。认知直觉把握的是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艺术直觉所要把握的是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
2、艺术直觉带有明显的主观性,认知直觉则排斥任何主观色彩。
3、艺术直觉往往带有强烈的感情,而认知直觉的过程没有或较少情感色彩。
艺术灵感
是指在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造力极强的思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