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 ),是多种病因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不能排出足够的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CHF 药物治疗演变阶段:
洋地黄和利尿药;
强心药、利尿药及扩张血管药;
强心药、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ACE 抑制药及AT 1拮抗药。
现代治疗的目标是:缓解症状,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和提高生活质量。
CHF 基本病理
抗CHF 药
器质性心脏病
血管紧张素I 转化酶抑制药 β受体阻滞药
AT 1受体拮抗药
正性肌力药 强心苷类 β1受体激动药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扩血管药(扩V )
利尿药
心后负荷↑ 扩血管药(扩A )
第一节强心苷类
(cardiac glycosides)
【分类及体内过程】
试分析强心苷类药物体内过程与作用的关系
【作用】
1.心脏
1)增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
特点:⑴.加速心肌张力上升速度,提高收缩时最高张力
⑵.增加衰竭心脏的输出量
⑶.不增加或减少衰竭心脏的心肌耗氧量
心肌收缩力心室壁张力心率耗氧心输出量
正常心脏±±±±±
衰竭心脏↓↑↑↑↓
强心苷治疗心衰↑↓↓↓↑
强心苷用于正常心脏↑±±↑±
正性肌力作用机制:
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上的强心苷受体(Na+、K+-ATP酶)结合,部分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Na+-K+交换→↑Na+-Ca2+交换→↑胞浆内Ca2+→↑心肌收缩力
2)减慢心率(负性频率)
主要继发于正性肌力作用,促进良性循环;
此外通过兴奋迷走神经
3)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表24-1 强心苷的心肌电生理作用
传导性↓
自律性↓↑
有效不应期↓↓
4)对心电图的影响:
心电图:判断有无使用强心苷;有无强心苷中毒
2.利尿:能反映疗效
3.对神经系统的作用:影响心律
4.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保护心脏
【用途】
1.抗慢性心功能不全(CHF)
急性心衰或伴肺水肿
先用速效静注控制,再改口服制剂。
2.治疗某些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⑴.房颤
减慢房室传导,降低心室率,提高Co。
⑵.房扑
缩短心房不应期,房扑→房颤;减慢房室传导,降低心室率。
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反射性迷走神经兴奋,降低自律性。
室性心动过速禁用:缩短心室不应期,导致室颤。
【不良反应及防治】
2.强心苷的毒性反应:
Ⅰ.表现
1)胃肠反应:常见;厌食、恶心、呕吐、腹泻
呕吐→失钾→加重中毒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眩晕、头痛、疲倦、失眠、谵妄等;
视觉障碍及色视障碍:黄视、绿视特征性但少见
3)心脏毒性:最严重;各种心律失常
抑制Na+、K+-ATP酶,→细胞内[Na+]↑、[K+]↓、[Ca2+]↑
(1) 异位节律点自律性增高:室性早搏、室速、室颤
(2) 房室传导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3) 抑制窦房结:窦性心动过缓,严重者有窦性停搏。
Ⅱ.预防
1) 制订合适的用药方案
2) 避免或纠正诱发中毒的各种因素
(1) 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钾、高血钙、低血镁、碱中毒。
(2) 疾病因素: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房室传导阻滞
(3) 肝、肾功能不全
3) 监测血药浓度、心电图;警惕中毒先兆症状,
一旦出现均应及时停药:
如,频发室早、窦缓<60次/分以及色视障碍等
4) 注意合并用药的影响
(1) 补钾时可合用排钾利尿药和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2) 禁止合用钙剂和拟肾上腺素类药物
(3) 避免合用药物在药效学、药动学与强心苷产生协同作用
如,奎尼丁、维拉帕米、硝苯地平、胺碘酮
卡托普利、β受体阻滞药、利血平
Ⅲ.治疗
1.及时停用强心苷
纠正诱发中毒的病理状态,治疗相应疾病,调整或停用药效
增强的药物,如排钾利尿药。
2.补钾
纠正低血钾
钾离子减少强心苷与心肌细胞膜强心苷受体结合
传导阻滞禁用
3.使用抗心律失常药
快速型苯妥因钠
药效学拮抗——改变心肌电生理
药动学拮抗——解离出强心苷利多卡因
缓慢型阿托品
4.使用地高辛抗体Fab片段,中和强心苷毒性
【临床用法】
1.传统用药方法
1)全效量目的:洋地黄化,快速起效
(1)缓给法轻、中度3天内给完
p.o.中效地高辛
p.o.慢效洋地黄毒苷
(2)速给法重且2周内未用过强心苷24小时内给完
i.v.速效毒毛花苷K
去乙酰毛花苷丙
2)维持量目的:补充消除量,维持血药浓度及疗效
2.逐日恒量给药法轻、中度p.o.中效地高辛
第二节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滞药
二者通过降低代偿性升高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活性,扩张血管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血流动力学,还能抑制CHF时的心肌重构,改善心肌的顺应性和舒张功能,缓解或消除症状,改进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一、ACEI 卡托普利(captopril)
【作用】
1.抑制AngⅠ转化酶,扩张血管
图24-1 ACEI的作用示意图
2.改善血流动力学
3.抑制心肌肥厚及血管壁增生
(AngⅡ介导心肌重构)
4.增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用途】
1.充血性心力衰竭
2.高血压和糖尿病肾病
二、AT1受体阻滞药氯沙坦(losartan)
类似ACEI,
优点:不产生咳嗽及血管神经性水肿。
缺陷:无缓激肽-NO途径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无胰岛素增敏作用。
第三节β受体阻滞药
【治疗CHF的作用机制】
1.逆转CHF时的心肌重构
逆转慢性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激活(Ad、NE)介导的心肌重构。
2.改善心功能和心肌缺血
①恢复β受体对正性肌力药的敏感性。
②抑制RAAS和血管加压素的作用,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
③减慢心率,以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并有利于心室充盈。
3.抗心律失常
常用药物:
β1受体阻滞药,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比索洛尔(bisoprolol)兼有β1、β2和α1受体阻滞作用的制剂,如卡维地洛(carvedilol)【抗CHF应用】
目前认为所有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NYHA)患者,LVE F<40%,病情稳定者,除非有禁忌症或不能耐受者,均必须应用β受体阻滞药。
使用时应告知患者:①症状改善常在治疗2~3月后才出现,即使症状不改善,也能防止疾病的进展。
②不良反应常发生在治疗早期,一般不妨碍长期治疗。
③应自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药物反应,如心衰加重则应减量或停药。
思考题:如何理解CHF既是β受体阻滞药的禁忌症,又是β受体阻滞药的适应症?
第四节利尿药
作为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常规辅助用药。
作用机制:
早期:排钠利尿,减轻前负荷
长期:舒张血管,减轻后负荷
适用于治疗轻度、中度心功能不全。
使用排钾利尿药时,应补钾。
第五节其他药物
一、扩血管药
二、非强心苷类正性肌力药
(一)β1受体激动药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作用】
1.(+)心β1受体→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
但心耗氧不↑心率↑轻致心律失常少
2.(+)血管β2受体→血管扩张→心后负荷↓→心泵功能↑3.肾血流↑→有利减少血容量
【用途】
心功能不全紧急处理i.v.gtt. 快、短
(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氨吡酮(amrinone)【作用】
1.正性肌力→心输出量↑
2.扩张血管→减轻心前、后负荷→心泵功能改善
耗氧↓心率(±)血压(±)
【用途】
i.v.短期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