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视为放弃受遗赠。
最高法院《继承法适用意见》第2条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 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的人先死亡。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 份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份相同,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由他们各
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
《著作权法》第十一条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
法官怎么判断 金额应为1100元。 专业技术领域的事实?
2.鉴定意见的审查认定(专业技术事项的司法判断)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 (二)委托鉴定的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
常识 众所周知的知识 如气候、地理、人文等日程生活 知识 自然规律 公理、定理、定律等 已经为自然科学和实践反复证明的规律
司法认知
【案例】冯某诉开封市供电公司损害赔偿纠纷案
无需证明的事项
司法认知
法官推定
预决事项
公证事项
推定:法官根据已知事实,根据法律规定或者运用经验法则和逻辑判
断出的事实。
推定
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
式。
证人证言规则
1
2
3
4
证人出庭 交叉询问 *禁止诱导 式询问
传闻证据 排除规则 *庭外调查 笔录不能作 为定案根据
证人意见 排除规则 *证人意见与 证人证言的 识别
证人权利、 义务规则 *证人拒绝 作证权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 据
证据法的目的
证据规则的意义:保证法官正确认定证据及其证明力
让法官尽可能接近
真 相
证据规则构成
证据规则
去伪存真
证据识别
运用规则
经验法则
排除规则
二、证据能力
案例:徐某兰诉彭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哪些是诉讼上的证据?
【案件中出现的信息】
双方当事人陈述; 原告提供的住院记录、医疗费票据;
被告申请的证人陈二春的当庭证言;
3.专家辅助人制度 《证据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 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 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 中的问题进行对质。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界限
用欺诈手段获取的证据 【案例】北大方正诉北 京高术软件著作权侵权 纠纷案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界限
用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 【案例】王某诉李某离婚案
民事诉讼合法与非法界限
非法证据问题: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诉讼结果:民事利益关系 证据收集主体:当事人
派出所提交的对原告的询问笔录; 派出所提交的对被告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 鉴定报告; 法院谈话笔录、开庭笔录。
证据的法律属性(一)
客观性:用于定案的证据是经查证属实的。
对被告所做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 电子文档的属性显示其制作时间为2006年11月21日,即事发后第二天, 主要内容为:彭宇称其没有撞到徐寿兰;但其本人被徐寿兰撞到了。
用文字、图标 等符号所表达 的思想内涵来 证明案件事实 的证据
用外观特征、 重量、质量、 数量、颜色等 物理属性来证 明案件事实的 证据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原告出具的证据:存单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被告证据1:监控录像带
问题:录像带 (视听资料) 是哪一种证据?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证明达到什么程度 可以认定案件事实?
法律真实 VS.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法官根据证据规则运用证据判断的事实 客观真实:案件事实的真相
法官 VS.历史学家
法官发现案件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很像历史学家写历史——都是用可 能有的证据来推断过去发生的事实。但是,法官的判断绝对不是历史 学家写历史。因为后者没有时间、程序等等的限制,任何时候有了新 的史料,人类历史就可以改写。而法官的判断却受既判力的限制,即 便有新的证据出现,法官也不能随意改写判决。
制件或者复制品。
【案例】耕牛纠纷案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二、视听资料特别规则: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
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 据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法官发现案件事实的过程 始终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过程
限制 程序规则 无程序规则限制
解决的问题
应然问题:应当怎样
实然问题:事实是什么
法官怎样发现事实
分配举证责任
筛选证据
证明标准
谁承担举证责任 是公平的? 双方的证明负担 是否合理? 双方的败诉风险 是否平等?
哪些证据可以 用做定案根据? 某个证据信息是否 符合法律上的 公平正义价值?
证人证言规则
《证据规则》
第五十五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第五十七条 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 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第五十八条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
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六十条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证据的法律属性(二)
关联性:用于定案的证据必须是与待证事实有内在联系 的证据。
陈二春出庭作证说:2006年11月20日其在21路公交车水西门车站等
车,当时原告在其旁边等车,不久来了两辆车,原告想乘后面那辆
车,从其面前跑过去,原告当时手上拿了包和保温瓶;后来其看到 原告倒在地上,被告去扶原告,其也跑过去帮忙;但其当时没有看
法律推定
根据已知事实, 按照法律规定作 出的推定
事实推定
根据经验法则、大 数法则等,运用逻 辑规则作出的推定
推定(举例)
【法律推定】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制度
《继承法》第二十五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
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视听资料
多媒体 视频资料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用光、影、连续播放的图像、声音等来证 明案件事实。 【案例】工商银行诉黄某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案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规则
一、物证一般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证据规定》第十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 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 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 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 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
推定(举例)
【事实推定】
【案例】徐某兰诉彭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判决书节选) 人被外力撞倒后,一般首先会确定外力来源、辨认相撞之人,如果相撞之人逃逸
,作为被撞倒之人的第一反应是呼救并请人帮忙阻止。本案事发地点在人员较多的公
交车站,是公共场所,事发时间在视线较好的上午,事故发生的过程非常短促,故撞 倒原告的人不可能轻易逃逸。根据被告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 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 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 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 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第三编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一、证据规则理论基础
引导问题
什么是诉讼上的证据?
诉讼上的证据与经验生活中的证据相比有什么特殊属性?
为什么要强调诉讼上证据的法律属性?
证据的法律属性
·证据的法律筛选
客观性
关联性
合法性
证据法理论基础:正当程序理论
诉讼与认识的区别
诉 讼
目的 公正解决纠纷
认 识
发现真理、客观规律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视听资料
多媒体 视频资料
人证 之 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规则
1.人证一般规则:证人出庭、交叉询问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
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 门鉴定。
无需证明的事项
司法认知
被告证据2:鉴定意见
《录像带鉴定结论》(摘录): 其一,录像带是原始带,没有被剪辑过; 其二,经实验,各种型号点钞机点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1000元耗 时5~6秒,而录像带中点钞机点钞时间不足2秒,因此陈某交储的
问题:鉴定意见 金额应为1100元。 是哪一种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