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证明达到什么程度 可以认定案件事实?
法律真实 VS.客观真实
法律真实:法官根据证据规则运用证据判断的事实 客观真实:案件事实的真相
法官 VS.历史学家
法官发现案件事实,在某种意义上很像历史学家写历史——都是用可 能有的证据来推断过去发生的事实。但是,法官的判断绝对不是历史 学家写历史。因为后者没有时间、程序等等的限制,任何时候有了新 的史料,人类历史就可以改写。而法官的判断却受既判力的限制,即 便有新的证据出现,法官也不能随意改写判决。
中的具问有题专进门行知对识质的。人员可以德 耶 林对鉴定司 法 的 不 毛 之 地 。人避 免 专 业 技 术 领 域 成 为进也 许 只 有 经 由 程 序 , 才 能行询问。
——[ ]
四、免证规则
无需证明的事项
司法认知
法官推定
预决事项
公证事项
司法认知:司法人员应当认知,无需当事人证明就直接认定的事项。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规则
一、物证一般规则:最佳证据规则 《证据规定》第十条 当事人向人民法
院提供证据,应当提供原件或者原 物。如需自己保存证据原件、原物 或者提供原件、原物确有困难的, 可以提供经人民法院核对无异的复 制件或者复制品。 【案例】耕牛纠纷案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二、视听资料特别规则: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 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
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作为证人。 证人证言:证人就亲身感知的事实向法庭 所作的陈述。 专家证人与专家辅助人、鉴定人的区别
证人证言规则
《证据规则》
第五十五条 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接受当事人的质询。 第五十七条 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客观陈述其亲身感知的事实。证人为聋哑人的,可
证人证言规则
1
2
3
4
证人出庭
交叉询问
*禁止诱导 式询问
传闻证据
排除规则
*庭外调查 笔录不能作 为定案根据
证人意见
排除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则
*证人意见与 证人证言的 识别
证人权利、
义务规则
*证人拒绝 作证权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据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陈二春出庭作证说:2006年11月20日其在21路公交车水西门车站等 车,当时原告在其旁边等车,不久来了两辆车,原告想乘后面那辆 车,从其面前跑过去,原告当时手上拿了包和保温瓶;后来其看到
能够反映待证事实
原告倒在地上,被告去扶原告,其也跑过去帮忙;但其当时没有看 到原告倒地的那一瞬间,也没有看到原告摔倒的过程,其看到的时 候原告已经倒在地上,被告已经在扶原告。
证据的法律属性(三)
合法性:收集证据的手段不得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侵害 他人合法权益。
比如:用胁迫、敲诈勒索、非法拘禁的手段,逼迫对方当事人出具对 账单、欠条、还款计划书
证据收集手段合法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界限
用欺诈手段获取的证据 【案例】北大方正诉北
京高术软件著作权侵权 纠纷案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被告证据2:鉴定意见
《录像带鉴定结论》(摘录): 其一,录像带是原始带,没有被剪辑过; 其二,经实验,各种型号点钞机点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1000元耗 时5~6秒,而录像带中点钞机点钞时间不足2秒,因此陈某交储的
法官怎么判断 金额应为1100专元。业技术领域的事实?
、被告相撞的事实。
可查证属实性
被告对此不予认可,认为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和誊写材料是复制品,没 有原件可供核对,无法确定真实性,且很多内容都不是被告所言;本案 是民事案件,公安机关没有权利收集证据,该电子文档和誊写材料不能 作为本案认定事实的依据。
证据的法律属性(二)
关联性:用于定案的证据必须是与待证事实有内在联系 的证据。
问题:鉴定意见 金额应为1100元。 是哪一种证据?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据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视听资料
多媒体 视频资料
物证 之 视听资料
视听资料:用光、影、连续播放的图像、声音等来证 明案件事实。
【案例】工商银行诉黄某返还不当得利纠纷案
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证据分类&规则体系
证据
人证
书证
物证
证人证言 专家证言 鉴定意见
当事人陈述 勘验笔录 电子邮件
交通事故认定 手机短信
视听资料
多媒体 视频资料
人证 之 证人证言
证人:对案件事实有亲身感知的人 《证据规定》第五十三条 不能正确表达意志
的人,不能作为证人。 待证事实与其年龄、智力状况或者
视听资料
多媒体 视频资料
人证 之 鉴定意见
鉴定意见规则 1.人证一般规则:证人出庭、交叉询问 《民事诉讼法》第七十二条 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
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 门鉴定。
鉴定部门及其指定的鉴定人有权了解进行鉴定所需要的案件材料,必 要时可以询问当事人、证人。 《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 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质询 第六十条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用人的语言表 达的人的感知 来证明案件事 实的证据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原告出具的证据:存单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被告证据1:监控录像带
问题:录像带 (视听资料) 是哪一种证据?
案例:陈某诉某建行储蓄纠纷案
被告证据2:鉴定意见
《录像带鉴定结论》(摘录): 其一,录像带是原始带,没有被剪辑过; 其二,经实验,各种型号点钞机点100元面值的人民币11000元耗 时5~6秒,而录像带中点钞机点钞时间不足2秒,因此陈某交储的
3.专家辅助人制度 《证据规定》第六十一条 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由一至二名具有专门知识
的人员出庭就案件的专门性问题进行说明。人民法院准许其申请的,有关费 用由提出申请的当事人负担。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出庭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进行询问。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由当事人各自申请的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就有案件
:法律规定
2.排除一个证据所牺牲法的不利禁益止皆可为
不得大于所保护的利益
合法性原则:依法收集证据
合法性原则:1.宽容;2.个案利
益衡量
证据法基本概念(一)
证据能力
客观性 关联性
诉讼上的证据
合法性
证据法概念(一)
瑕疵证据
瑕疵证据
瑕疵证据
案例:撕碎的欠条
徐某诉马某欠款纠纷案
以其他表达方式作证。 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的语言。 第五十八条 审判人员和当事人可以对证人进行询问。证人不得旁听法庭审理;询问
证人时,其他证人不得在场。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让证人进行对质。 第六十条 经法庭许可,当事人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询问证人、鉴定人、勘验人不得使用威胁、侮辱及不适当引导证人的言语和方 式。
瑕疵证据补强规则
证据基本概念(二) 证明力
证据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证明案件事实
三、证据种类及证据规则体系
证据的分类
证据分类的目的:识别、运用 分类方法:按照一定的标准,
并考虑事物的主要特征。证据 分类标准:用什么来证明 分类要求:分类的结果应当有 并列性、非交叉性。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证据名称 第六十三条 证据包括:
证据法的目的
证据规则的意义:保证法官正确认定证据及其证明力
真
让法官尽可能接近
相
证据规则构成
证据规则 去伪存真
证据识别
运用规则
经验法则
排除规则
二、证据能力
案例:徐某兰诉彭某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哪些是诉讼上的证据?
【案件中出现的信息】 双方当事人陈述; 原告提供的住院记录、医疗费票据; 被告申请的证人陈二春的当庭证言; 派出所提交的对原告的询问笔录; 派出所提交的对被告讯问笔录的电子文档及其誊写材料; 鉴定报告; 法院谈话笔录、开庭笔录。
民事诉讼证据合法与非法界限
用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 【案例】王某诉李某离婚案
民事诉讼合法与非法界限
非法证据问题: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的区别
刑事诉讼
民事诉讼
诉讼结果:定罪量刑
诉讼结果:民事利益关系
证据收集主体:侦查机关
证据收集主体:当事人
收集证据行为合法1.与尽可非能法多界地限让证据进入收诉集讼证程据序行为合法与非法界限:
推定
法律推定
根据已知事实, 按照法律规定作 出的推定
事实推定
根据经验法则、大 数法则等,运用逻 辑规则作出的推定
推定(举例)
【法律推定】
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制度 《继承法》第二十五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
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
2.鉴定意见的审查认定(专业技术事项的司法判断) 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对鉴定人出具的鉴定书,应当审查是否具有下列内容
(一)委托人姓名或者名称、委托鉴定的内容; (二)委托鉴定的材料; (三)鉴定的依据及使用的科学技术手段; (四)对鉴定过程的说明; (五)明确的鉴定结论; (六)对鉴定人鉴定资格的说明; (七)鉴定人员及鉴定机构签名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