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述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试述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三.试述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异化劳动理论的内容:
1.异化是某一主体在某种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转化为某种同自己相对立的东西,成为外在于自己的或异己的统治者,支配者。

异化无非是指这样的现象或过程。

异化(一个人或一个集团,一个政党,一个阶级)
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活动或结果,不属于自己,反而和自己相对立,成为异己的反对者。

外化:一个人的本质是用眼看不出来的,通过外化和对象化体现出来,比如一个木匠需通过木艺证明自己的木匠本质。

对象化印证本质,人的本质通过对象化的事物来体现,人把自己的体力和智力外化或对象化为客观事物,这样就能体现出人的本质。

异化举例:自己的作品被人剽窃剥夺。

异化不是马克思首创,但异化劳动概念是。

黑格尔异化:现有(绝对精神,类似上帝,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神)=》自然界=》要回归绝对精神。

费尔巴哈:人的异化:人=》宗教对人的异化,使人成为神的奴仆,婢女=》向感性存在的人的复归=》具有自然属性(食欲,性欲)的人。

异化劳动主体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工人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劳动和现实主义当中的异化。

工人的劳动成为反对自己和自己相对立的东西。

2.马克思异化劳动的四大规定:工人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工人和自己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人的类本质和人相异化。

人与人相异化。

异化劳动的观点。

首先,劳动者的产品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

工人同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

其次,劳动者不是为自己劳动,而是为别人劳动。

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同生产行为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工人同他自己的活动=== 一种异己的、不属于他的活动===关系。

在这里,活动就是受动;力量就是虚弱;生殖就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

这就是自我异化,而上面所谈的是物的异化。

最后,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

生活本身却仅仅成为生活的手段。

由此可见,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的生活。

同样,异化劳动把自我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的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关系:异化劳动是私有制的直接原因,异化劳动比私有财产更根本,是因为有了异化劳动才有了私有制,异化劳动是因,私有制是果。

异化劳动理论的意义:
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

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势表现出来的。

工人的解放包含全人类的解放。

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
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

异化劳动概念是《手稿》的核心概念,它是一个评价性的,价值的,伦理的,人道主义的概念,只有“应当”而没有“必然”性,是人道主义的概念,所谓异化劳动就是不人道,所以是评价性的,是一个价值及人道主义的概念。

异化劳动成为马克思批判改造国民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马克思此理论的产生,成为了他对就经济学批判改造的哲学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