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师培训课件
7
1
1
五年级(13人)
9
1
3
六年级(17人)
12
3
2
总计52(人)
36
8
8
占总计百分比
69.2%
15.3%
15.3%
喜欢教师教学方法的情况表
调查对象
自学、不 做实验
老师讲解、 不做实验
老师讲解、 观看媒体教
学
老师讲解、 并做演示
实验
教师组织、学 生自主探究(实
验)
三年级(13人) 四年级(9人) 五年级(13人) 六年级(17人) 总 计(52人) 占总计百分比
改进后
案例六:《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 浮》实验材料的改进
改进前
改进后
第三部分:科学实验课的研究与 探讨
第一节 :明确科学实验的目的 第二节: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第三节: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的几点看法 第四节:谈小学科学的分组实验心得
第一节 :明确科学实验的目的
科学实验的目的:新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探 究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意在转变学生的学 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获取科学知识, 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并渴望了 解科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同时为了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科学学科内容的特点,科学实验 内容,把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相结合并增 加活动与探究实践,这就为学生创造了良 好的实验氛围为他们积极主动的获取实验 知识提供了条件
五、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写一句有关月相的诗词
今天是大年三十,请你 帮妈妈设计一个营养均 衡的菜谱
爸爸的生日快到了,请 你写一个神秘信件把祝 福送给他
你知道你的家乡有哪些 珍稀动植物吗?请你写 出3---5个来
六、教师要有学识魅 力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教师对科学课程的认知情况
调查对象 学校行政领导(4人) 其他科任教师(8人)
科学教师(2人) 总计(14人)
占总计百分比
很重要 2 4 2 8
68%
一般重要 2 3 0 5
28%
不重要 0 1 0 1 8%
小学生对科学课程学习的兴趣
调查表
调查对象
感兴趣
一般
没有兴趣
三年级(13人)
8
3
2
四年级(9人)
三、整理沟通能力
1、比较异同 2、组合分类 3、评价分析 4、讨论交流
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实验名称 实验器材 猜测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自我评价
五年级
时间
2015.5.28 实验类型
太阳下影子的变化
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
影子的变化跟太阳的位置有关
好
指导老师
分组( ) 演示( )
章老师正在教学生认识显微镜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 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三、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四、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小红坛子, 装满红饺子,吃 了红饺子,吐出 白珠子。”
“身穿绿衣裳, 肝里水汪汪,生 的孩子多,个个 黑四、创新能力
创作新方法、新设计 将知识技能延伸拓展
第三节:上好小学科学实验课的 几点看法
一、实验前——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过程,明确观察任 务,明确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的选择——因地制宜。 三、实验的过程——让学生充分体验。 四、实验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
我还。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七、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 我们的身边
八、让学生走出教室上科学课
九、“评价”让学生天天向上
第二部分:实验教学的创新与 改进
案例1:《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创新与改进 案例2:《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的改进 案例3:《空气的热胀冷缩》中,观察空气是否具有热胀冷
缩的现象实验的改进。 案例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验的改进 案例五: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实验的改进 案例六:《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实验材料的改进
绛帐春秋心无惑
----一个科学老师的斯文梦
善鼓琴,好吹 笛,达生任性, 不拘儒者之节。 常坐高堂,施绛 纱帐,前授生徒, 后列女乐。
大中国的中国梦
我:一个小学科学教师的斯文梦
做一个优雅、知性、幸福的科学老师
第一部分:如何培养学生学科学的
兴趣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增强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巧设情境,激发兴趣 五、设计趣味性和开放性的练习 六、教师要有学识魅力 七、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八、让学生走出教室上科学课 九、“评价”让学生天天向上 十。正能量让科学课更有光彩
案例1:《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 创新与改进
案例2: 《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的改进:
改进前
改进后
案例3:《空气的热胀冷缩》中,观察空 气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实验的改进
改进前
改进后
案例4:《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实验的改进
改进前
改进后
案例五: 《探究马铃薯沉浮的原 因》实验的改进
改进前
一、实验前——做到四个“明确”,即明确实 验目的,明确实验操作过程,明确观察任务,
明确实验结果。
二、实验材料的选择——因地制宜
三、实验的过程——让学生 充分体验。
1 0 2 1 4 7.6%
1 1 1 2 5 9.6%
2 2 3 3 10 19.2%
3 2 3 4 12 23%
7 5 4 7 23 44.2%
部分小学生对科学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1、家长和社会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2、现行评价机制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3、考试机制的影响
一、关心爱护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 关系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的认知目标
总目标 科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
第二节:小学生科学实验能力的 培养
一、实验前的分析能力 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整理沟通能力 四、创新能力
一、实验前的分析能力
明确实验目的 明确实验方法
明确实验器材 做出猜想
二、实验操作能力
1、使用仪器 2、维护仪器 3、示范讲解 4、实验操作 5、修理仪器 6、制作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