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ppt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ppt

20
(二)企业国际化理论


一个企业如何经历国际化过程而成为一个跨国 公司呢?这是西方理论界近30年来研究的热点 问题之一。从理论上来探讨企业国际化发展过 程的一般规律,尽管形成了许多派别、学说, 实际上总是围绕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展开的,一 是如何描述企业国际化过程的连续性或阶段性, 二是企业国际化的成长和发展的动因是什么。 国际上代表性的理论体系主要有:
25
菲利普· 科特勒“4类型划分法”


(1)维持生存型:这些国家大部分人从 事农业,自给自足。很小进行商品进出 口。 (2)原料出口型:这些国家拥有一种或 几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国家收入来源这 些资源的出口,主要消费品依赖于进口。
26


(3)工业化型:这些国家制造业在国民 生产总值中占的比重达10%——20%。 (4)工业经济型:这些国家经济非常发 达,是制成品和资本品的主要出口国, 这些国家消费多样化、个性化,商品进 出口量也很大。
8

不断遭受的“反倾销诉讼”暗示着中国企业摸 索多年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与多 年前高喊着“与狼共舞”的时代不同,在经济 全球化的今天,需要换一种心态和视角去理解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不仅是出口几吨商 品,不仅是收购几个国际企业,也不仅仅是有 选择的进驻海外市场,国际化开始从口号、理 想演化成战略,进而成为一些企业自身有机组 成的一部分。未来中国的主流企业和经济支柱 也将无一例外地与别国一样,由一批世界级的 “国际型企业”组成。
17

(2) 生产性企业或企业集团。如首钢集团、海 尔集团公司、格兰仕集团等著名企业。此类大型 生产性企业从事跨国经营的优势是,有外贸经营 权,有相对成熟的生产技术和一定的研究与开发 能力,在国内有庞大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这 些大企业跨国投资一般都是避开国际大跨国公司 的锋芒,在国际市场的不同部分,技术的不同层 次,生产的不同工序,产品的不同类型上向国际 市场渗透。这些企业的跨国经营战略大多是在20 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并逐步实施的。由于 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管理等方面都 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而这类生产性企业集团的 海外经营起步虽晚,但正以较快的发展速度向海 外扩张。
27
2、企业国际化网络理论

瑞典学者应用网络理论,提出了企业国际化网 络模型。网络理论认为企业群体在特定产业内 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构成了彼此相互 依存性,这种依存关系决定了“单个厂商的生 存依赖于其他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企业是通过 其在网络中的地位来得到这些外部资源”。企 业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中逐步建立、发展 和完善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决 定了其在国际市场网络中的地位。
18


(3) 大型金融保险多功能服务公司包括中国 银行等五大专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远 洋运输集团公司等。这些公司资金雄厚,提供 专业化服务,有良好的信誉,经营规模较大。 (4) 中小型企业。主要是乡镇企业、国有或 集体所有制中小企业。这些企业数量多,投资 规模小,经营品种单一,但在中国企业的跨国 经营中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而且近年来发展 迅速。
16
跨国投资的主体结构

目前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主体有四类: (1) 外贸专业公司和大型贸易集团。如中国 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等。 这些贸易大公司的优势是长期从事进出口贸易, 逐渐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海外市场网络,掌 握熟练的营销技巧,有灵通的信息系统,稳定 的业务渠道,融资便利。这类贸易性大公司是 中国企业海外经营的主力。
11

深圳康佳集团在印度投资900万美元组建 合资企业,生产彩电、冰箱、视听和通 讯产品,此外还在墨西哥和印尼投资建 厂。广东TCL集团已在越南投资1000万美 元建立彩电生产工厂,有50万台年生产 能力,已占越南10%的市场份额。此外 还在印度合资建厂,占当地7%的市场份 额。广东科龙集团目前正在马来西亚和 印度建立生产企业。
29



( 3 )市场占有率:企业组织长是随着其市 场占有率的提高而不断扩张的过程; ( 4 )产业内竞争:随着企业所处产业内的竞 争程度加剧,企业加强对海外市场的争夺,国 际化进程加快。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企业国际 化速度和程度取决于企业内部资源以及企业外 部的市场两个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
13
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现状与特点

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起步较晚。从总体 上看,大多数企业尚处于国际化经营的 初级阶段。经营方式包括了商品出口、 劳务出口(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直 接投资等方式。据统计,到1998年底, 中方海外投资存量63.3亿美元,在全球 的比重微不足道。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 呈现出以下特点:
12

青岛啤酒公司探索海外建厂、定牌生产已在法 国、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建立了分公司。 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承建了香港和记电信网、 肯尼亚的国家智能网、泰国的移动智能网。在 全球40多个国家建立了市场分支机构,并在巴 西和俄罗斯投资8000万美元,合资建立两个生 产工厂。深圳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00 万美元建立合资控股的中兴通讯巴基斯坦生产 工厂,还在刚果经营移动通信、国内长话、国 际汇接等通信业务。
23


(3)起飞阶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这时经济开 始迅速发展,一般以几个主导产业如钢 铁、电力带动发展。 (4)趋向成熟阶段 这时的产业主要以耐用消费品工业为主 导产业,如汽车、家电等。
24




(5)高度消费阶段 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消费能力迅 速扩大,耐用消费品基本普及,第三产 业开始迅速发展。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经济高度发达,人们开始追求享受型的 生活,第三产业如服务、咨询业成为主 导产业。
21
1、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理论

一个国家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决定 着出口该国商品的种类,也影响着投资 类型和方向。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划分 体系有六阶段法和四阶段法。
22
罗斯托的“6阶段划分法”


(1)传统社会阶段 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 济,几乎很少有进出口贸易。 (2)起飞前夕阶段 社会开始出现工业,主要是以吃穿等基 本消费品工业为主,纺织业是古典的主 导产业。
6

当自身所在的市场变成全球最大的国际化市场, 中国企业不得不思考,资源全球流动的开放性 市场结构中,我们怎样立足?与这些环伺的强 敌相比,缺钱、缺人才、缺技术、缺管理、缺 规模的中国企业拿什么跟人竞争?今天行走在 “国际化”道路上的中国企业,即使和索尼、 三星而不是 IBM 、微软相比,也只能算是弱小 的后来者。商场如战场,在与自己的偶像同台 竞技时,我们该选择怎样的竞争路径和武器?
19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 我国的跨国公司开始国际化时,其行业的国际 市场中已充满了跨国公司,并且这些企业的核 心技术主要是从外国引进的,基本属于后发展 型跨国公司。因此我国企业在跨国经营动机方 面,普遍重视技术和信息的获取;在组织形式 方面,较多的采用部分股权;在跨国经营的区 域选择方面,往往优先选择与本国的“相近性” 较大的国家和地区,这种“相近性”包括地理 上的和经济文化等方面。
9
企业国际化的动机

一、扩大销售 二、获取资源 三、经营多元化
10
国际化是企业扩张需要

青岛海尔集团从1998年开始重点实施国际化发 展战略,目前海尔在全球共有8个海外贸易公 司;在美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孟加拉、伊 朗、尼日利亚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2个生产工 厂,还有10个工厂在建。青岛海信集团现已初 步具备了全球性大企业的雏形,在南非、巴西、 印尼、美国、日本等国有7个控股的海外子公 司,并在南非投资374.5万美元建立合资工厂, 此外还在印尼投资100万美元,合资建设电视 机生产厂。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1
学习目标:
通过本讲的学习,你能够: 1、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机与类型 2、了解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战略 3、了解企业国际化市场进入的模式 4、了解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风险
28
3、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



丹麦学者托宾 · 佩德森和本特 · 比特森于1998年 提出的企业国际化四要素理论认为,企业组织 成长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决定企业国际化 成长过程主要是由四个因素影响的: ( 1 )市场知识:企业组织成长是其对国际市 场知识积累、同步发展的过程; ( 2 )资源:企业组织成长是随同其掌握资源 的扩大,国际化能力增强的过程;
4


这一局面正是眼下中国经济的真实写照:加入 WTO如预想中那样加速了中国市场国际化的步 伐,全球资本、人才、技术等资源在此集结准 备开发这一巨大的市场。与此同时,伴随着改 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更近距离的感受到 竞争对手的存在和强大,也更深刻的意识到自 己所处的相对弱小的位置。中国企业对国际性 竞争冲击的感知,自 2001 年中国加入 WTO 以 后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和实在。 把当今的中国放到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去考虑, 就会认识到今天我们要理解“国际化”,应该 是用怎样的一种心态和视角。
7

是退缩、逃避,还是尝试、反击?张瑞 敏说,“我们不出去,他们就会进来”; 而柳传志说,“让戴尔知道谁是联想、 谁是杨元庆”。尽管也许只是一种雄心 壮志,但王文京对未来十几年中国一定 会涌现几个“世界级”的软件企业的预 言,更代表了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企业领 导人对“如何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的主动思考。
5

要不要搞国际化,在过去代表着一种企业发展 路径的选择,而在今天,已不再是选择题而是 问答题。全球500强中的400强云集于此,中国 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正在国际化的市场, 竞争环境早就不再是全运会、亚运会而是奥运 会。企业根本上是一种有机的整合资源以供产 出的经济组织,在国际企业穿梭行走利用全球 资源之时,我们的企业还要固守内外之藩篱, 无疑是坐井观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是一种世 界意识,未来中国的主流国际化企业和经济支 柱也将无一例外地与别国一样,由一批世界级 的“国际型企业”组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