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感知识培训ppt课件
你会正确佩戴口罩吗?
3.完成时,口 罩必须覆盖鼻至 下巴,紧贴面部 。
一般活动—普通口罩 手术室、侵入性操作—外科口罩 接触空气传播或近距离接触飞沫传播病人—防护口罩
注意:佩戴前后清洁双手 紧贴面部,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有颜色的一面向外 按紧鼻夹
口罩的正确使用
绝对不要在可能有病毒存在的空间戴口罩,尽量在进入室 内空间前就戴好口罩
科学使用标准预防防护用品
口罩 帽子
麻痹轻视,盲目乐观
护目镜、防护面罩 防护过度,悲观恐慌 手套
隔离衣、防护服 防水围裙
注意对病人和其他 工作人员的保护
鞋套 科学使用标准预防防护用品
口罩
口罩的类型
纱布口罩 外科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
13
1.将口罩戴上 ,金属软条应该 向上
2.将金属软条 向内按压至该部 份压成鼻梁形状 。
绝对不要用手去压口罩。包括N95口罩都只能把病毒隔离 在口罩表层,如果用手挤压口罩,使得病毒随飞沫湿透口 罩,有机会感染病毒
一定要尽量使口罩与面部有良好的密合
手套
手套的使用
戴手套的指征:
接触病人手可能被污染时或接触病人的粘膜、血液、体液 时,应戴清洁手套。
进行无菌操作时、护理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时应戴无菌手套。
我院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流程
微生物发现 电话通知 院感科 新典病例网络通知
科室
网
络
书
面
实地指导督查
反 馈
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职业暴露
•针刺:健康的医务人员患传染病80~90%是由针刺伤所致,护士占80%。 •针刺发生于:
•注射 •抽血 •静脉穿刺或拔除 •锐器处理 •医疗废物处理 •外科手术缝合
医务人员避免意外事故方法
主要内容
1 院感有关概念 2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类规范 3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1、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入院48小时后
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医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 院内获得的在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 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 、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
注意: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
使用手套后就不必洗手 为节约使用,每半天换一次 带着手套串门:按电梯、开关门 、电脑操作等
黄色为空气传播的隔离 粉色为飞沫传播的隔离 蓝色为接触传播的隔离
隔离标志
SARS、水痘、麻疹肺或喉部TB
未知病原体的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 脑膜炎、腮腺炎、百日咳风疹等
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肠道感染、 水痘、带状疱疹、腹泻、流行性结膜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详细规定,希望以此控 制高发的院内交叉感染。
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 最有效, 最方便, 最经 济方法——洗手!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 规则,可减少医院感 染20~30%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的原则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可见污染时,应用肥皂或皂液 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可见污染,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 手
即报告,或电话联系,否则作漏报处理。
疑似爆发:医务人员发现有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 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 应立即电话向医院感染管理科报告。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009年4月,国家卫生
部颁布了我国首个《医务
人员手卫生规范》,对医务 人员该如何“认真洗手”作
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
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报告
散发病例: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应由经管医生及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 报告卡,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必须在24小时内报院感科。遇到流行立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或在原感染已知病 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 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多重耐药菌管理
根据: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
定义: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 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 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 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 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 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3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
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
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
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的诊断
依据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 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 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单手重新盖帽
应用重新盖帽装置
禁止将针头放置在 床边、小车顶部
尖锐物收集箱 应放在使用处
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针头
手卫生5个 重要时刻
请您记住二 前三后、把 好五关:
二前:接触患者前、 进行无菌操作前; 三后:体液暴露后、 接触患者后、接触 患者周围环境后。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标准预防:认定任何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 均具有传染性,都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 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病人的血液、体 液、分泌物、排泄物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包括既要防止 血源性疾病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传播;既要防止病 人将疾病传染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染给 病人,强调双向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