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麻醉学-概述(疼痛、镇痛药的分类)
麻醉学-概述(疼痛、镇痛药的分类)
第一节 概述
一、疼痛(pain )
是多种原因(疾病、伤害刺激)所致的常见症状 使患者产生痛苦的感觉,影响病人情绪, 尤其是剧痛,还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甚至休克。适当选用镇痛药是必要的
疼痛的产生
外周
中枢
二、镇痛药分类
1、外周性镇痛药
解热镇痛药——作用外周(镇痛弱) 甾体类镇痛药(激素类)磷脂酶2抑制剂,减少花生四烯酸的产生 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 主要的药理作用是抑制脂氧合酶(COX1-2)的活性 减少前列腺素的产生
在脑内、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密度高 这些结构与痛觉的整合及感受有关。 其他部位则与情绪、呼吸、胃肠活动等相关
早年认为,CNS内才有阿 片受体 近来的 研究还表明,中 枢神经系统以外也存在阿 片受体
2、阿片受体的分型
μ1受体:激动后产生脊髓以上水平的镇痛 μ2受体:激动以后产生呼吸抑制作用,心 率减慢,欣快感、依耐性 к受体: 激动后产生脊髓水平的镇痛,镇 静、缩瞳,轻度呼吸抑制 δ受体:激动后可调控μ受体的活性 σ受体:激动后产生烦躁不安,瞳孔散大, 幻觉、兴奋、呼吸频率增快、血压升高
使Mg2+的抑制膜去极化效应 保持,向超极化发展
3、内源性阿片样肽
正常机体内存在有内源性的阿片受体的激动剂: β-内啡肽( β-endorphin); 亮啡肽(leu-enkephin); 强啡肽(dynorphin)等
阿片受体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发现, 为解释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依据
内源性阿片样肽除来源于神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统外, 免疫细胞(T、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细胞)也释放
甾体类
非甾体类
功能损害 损害
膜损害
心血管副作用
2、中枢性镇痛药
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能缓解疼痛或减轻疼痛 并能改变患者的情绪的药物 (narcotics analgesics)
3、其他镇痛药
局麻药 抗抑郁药 缓解特殊疼痛的药等(如卡马西平等)
三、阿片受体与阿片样肽
1、阿片受体
阿片受体神经系统内广泛而不均匀。
及临床应用。 (三) 了解:中枢性镇痛药与外周性镇痛药的区别。 三 教学内容 1 概述 1.1疼痛传导的简单病理生理学途径 1.2阿片受体 2 吗啡的来源、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禁忌症 3 哌替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4 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作用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5阿片受体半激动剂的药理学特点 6 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纳屈酮 7 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曲马多
第三章 阿片镇痛药及其拮抗药
(0piate and antagonist)
遵义医学院麻醉学系
芶大明
一 教学目的 掌握阿片类镇痛药及其拮抗药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二 教学要求 (一) 掌握:吗啡、哌替啶、芬太尼及其衍生物的作用特点、用途及不良反应。 (二) 熟悉:阿片受体阻断药纳洛酮的作用特点及用途、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的作用
适载 内源性阿片物质与阿片受体的
是机体维持生理功能的重要前提
4、阿片类药物作用机制
阿片样肽与神经突触前、后膜上的阿片受体结合, 通过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藕联机制抑制腺苷酸环化酶, 促使K+内流,减少Ca2+内流,使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 突触后膜超极化、减弱痛觉信号的传递
(-)
(-)
对抗谷安酸于NMD受体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