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冠脉支架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

冠脉支架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方法

PCI置入时间为急性心梗期 合并糖尿病、肾功能衰竭 小血管(<2..5mm)、长病变(>3cm) 开口/分叉病变 DES较BMS更易引起ST
Scoring system for LST
Risk score for prediction of LST
Renal failure Bifurcation lesion Diabetes Brachytherapy Each 20% fall in EF
抗血小板治疗患者区域麻醉
避免高凝状态 局麻药吸收入血后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注意区域麻醉前8小时必须停用氯吡格雷
血小板输注原则
抗血小板治疗并不影响输注的血小板功能 支架表面形成的血栓吸附近并激活输注的血小板
(强于内源性血小板) 非出血性情况并危及生命,尽量不输注血小板。
谢 谢!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 冠状动脉闭塞致心肌急性缺血性 坏死
缺血性心肌病型冠心病 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 和心律失常
猝死型冠心病 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 上述5种类型的冠心病可以合并出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由于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表面破损或出现 裂纹,继而出血和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不完 全或完全性阻塞所致。
6 points 6 points 4 points 2.5 points 0.25 points
Low
Medium High
Very High
0
6
9
13
19
麻醉医师关注点
术前放置冠脉支架患者围术期心梗和死亡的风险 增高
抗血小板治疗与围术期急性支架栓塞的关系
冠脉支S患者择期手术应于术后6周后进行 BMS/DES患者应进行口服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
雷+阿司匹林)6周/1年 其后应终生服用阿司匹林
关于抗血小板/抗凝治疗
阿司匹林:无过敏及出血风险增加的支架术后患者, 100 mg/d ,长期服用
氯吡格雷(玻利维): 置入DES,无高危出血风险时75mg/d至术后至 少12m 置入BMS,75mg/d至少1m,最好12m(出血风 险增高者最少2周) 所有接受PCI但未置入支架的STEMI,至少持 续14d 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者可用玻利维替代
1984年中国完成了第一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992年开始开展了冠状动脉支架术
在过去的三十余年中,PCI历经了PTCA时代、 BMS(祼金属支架)时代,而进入了DES(药物 洗脱支架)时代
2011年中国:DES应用比例为91.4%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2011年亚太10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的PCI例数总共 912100例,5年平均增长达77%。中国为332992 例
6周或1年以内: 立即与主管心内科医师联系 择期手术应推迟至6周或1年 急诊手术:咨询心内科医师病人的危险性
6周或1年后 口服阿司匹林325Mg后24小时再进行 术后继续阿司匹林,并尽快使用氯吡格雷( 600mg)
术中处理
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控 使用beta blockers 稳定的心率与血压 减少交感兴奋,从而减少血小板的激活
无有效的系统药物治疗方法抑制或治疗
冠脉支架血栓(ST)形成
支架内血栓形成是冠脉支架最常见并发症 典型表现:PCI术后出现伴随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的急性胸痛,冠脉造影可确诊 ST发生率:一个月内约1%,一个月后低于1% DES在6个月后,ST发生率高于BMS。
ST的主要危险因素
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终止是ST的最重要的 易患因素
合适的手术时机 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替代治疗方案
围术期处理1 6周或1年后手术
围术期一直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术前8小时停用氯吡格雷,术前3小时停用阿司 匹林 注意血源准备,考虑输注血小板 术后尽快恢复氯吡格雷应用(600mg)
考虑出血问题(术中大出血可能、脊柱手术、脑 科手术、肝叶切除等),可停用氯吡格雷五天, 阿司匹林不停(术前与术后,80-100mg)
美国超过200万/年 中国76.1%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 估计约5%患者于支架置入后1年内接受非心脏手

PCI后再狭窄
定义:PCI后血管内径再狭窄≥50%,伴或不伴临 床症状、不良心血管事件
PTCA后6个月再狭窄率为32-40%,BMS时为17-32%, DES时代为10%
主要原因:血管损伤后过度修复导致内膜增生, 负性重构及弹性因缩
临床表现: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猝死
占所有冠心病患者的30%。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静脉溶栓 实施方便,且不需要特殊器械和设备,其疗效肯定, 再通率可达60%~80% 溶栓治疗有出血、低血压、过敏等副反应且仅限于治 疗ST段抬高型心梗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PCI与药物溶栓相比,再通率、再通时间、残余狭窄等 方面都有绝对优势
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单纯球囊扩张:心肌供血范围不大,血管内径小 于2.5mm
药物涂层球囊扩张: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冠状动脉斑块旋磨术 定向性冠状动脉斑块旋切术 切割球囊 支架内再狭窄放射疗法 支架置入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
1977年9月,美国医生Gruentzig成功地完成世界上第 一例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10万、37.4/10万和19.8/10万。
冠心病的分型
分型依据:冠脉病变的部位、范围、血管阻塞程度, 心肌供血不足的发展速度、范围和程度
无症状型冠心病 患者无症状,但静息时或负荷试验 后有ST段压低,T波改变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
心绞痛型冠心病 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 肌供血不足引起。
围术期处理2 6周内或1年内手术
围术期一直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考虑出血问题,可停用氯吡格雷五天,阿司匹林
(325Mg)不停,术后尽快恢复氯吡格雷( 600mg)应用 考虑病人的危险因素,如高龄、低射血分数、肾 衰、糖尿病、多发冠脉病变、分叉病变等……
围术期处理3 术前评估不充分或无抗血小板治疗
术前评估
支架:类型(BMS、DES)、放置位置、放置日期 放支架时:慢性稳定性?ACS? 复习支架置入的文书报告,了解ST的高危因素:
低射血分数 长支架 多发冠脉病变 分叉病变…… 与主管心脏科医师联系 充分的术前谈话
术前讨论
麻醉医师、外科医师、心内科医师联合会诊,确 定: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冠心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包括: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 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 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
多发生在40岁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脑力劳动者 较多。
在我国,约占心脏病死亡数的10-20% 北京、上海,广州本病的人口死亡率分别为62.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