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谈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经管学院2013级保险学
3130805127
魏金霞
二0一五年六月二十五日
从绿大地财务造假事件谈我国金融市场监管
金融市场监管是经济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金融市场健康稳健发展,防范金融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环节。
基于此,各个国家与地区均根据其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与需要,建立了各自的金融市场监管体制。
根据监管主体的不同,金融市场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市场监管是指金融市场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
金融市场的监管目标主要有三种类型:多目标型、多重目标型、单一目标型。
我国的金融市场监管属于单一目标。
金融市场监管的内容主要包括:市场准入原则、业务运营监管和市场退出监管。
我国金融市场的监管体制都已逐步建立起来了,由货币市场、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外汇市场和衍生品市场的监管共同构成。
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在法律制定和执行力度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监管目标、监管内容、监管方式仍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
尤其是发生了绿大地财务造假等相关事件后,我国的金融监管市场需从新审视。
以下是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
绿大地财务造假案例
一、云南绿大地的公司简介与性质分析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6年,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2007年12月21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A股唯一一个园林行业的上市公司。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
注册资本15,108.71万元人民币。
拥有自主苗木生产基地2.9万余亩,是国内领先的特色苗木生产企业。
2011年3月17日,绿大地公司发布公告称,董事长何学葵因涉嫌欺诈发行股票罪被公安机关逮捕。
4天后,中国证监会在其官网上表示,证监会在2010年3月就因绿大地涉嫌信息披露违规立案稽查,发现公司存在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
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一)所有权结构
股东数量和持股情况:何学葵女士于2001年到2011年3月任公司董事长,持43,257,985股,占比28.63%,是第一大股东,占有绝对优势。
其既是管理层又是公司所有者,并于2008年10月到2009年9月兼任公司董事长。
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公司无其他持股10%以上的股东。
董事会成员中,2009年除了董事长外,其余人不持股。
虽然公司与控股股东在业务、人员、资产做到一定程度相互分离,但是一度存在控股股东以公司的名义进行不当行为的情形。
由所有权结构可知:绿大地公司属于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风险:1.民营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但总体经济实力不强,企业生命周期较短;2.产权不清;3.经营者素质普遍不高。
民营企业的资产始终没有从个人资产中剥离出来,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实现分离,管理权高度集中,导致最终所有者和他的层层经营者之间关系不清,权责不分的现象经常出现。
(二)治理结构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本应分别履行权力机构职能、决策职能、监督职能和执行董事会决策的经营职能,形成权责分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组织机构。
但在现阶段,绿大地的治理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何学葵董事长曾长时间兼任总经理,在2009年9月1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才聘任徐云葵女士为公司总经理,实现董事长与总经理的分离。
2、公司组织架构尚不完善,组织机构设置仍需调整,管理团队及专业水平和职业素质需进一步完善提高。
3、2010年4月起,公司董事会秘书由董事长兼任,董秘一职长期缺位,影响了公司信息披露的规范运行。
4、没
有对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控制。
5、现有管理团队在专业教育背景、行业职业背景和规范经营的职业素质方面都需进一步完善提高的必要。
虽然公司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管控模式,但由于历史原因,董事会并没有真正形成集体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决策机制,控股股东事实上影响了董事、监事和管理团队的正常履职,“三会”等很难发挥应有作用,组织架构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形成有效的治理结构,这导致了企业经营决策失败,难以实现企业战略和发展目标。
(三)经营活动
1、主营业务性质及主要产品
1)主营业务范围本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绿化苗木种植及销售,绿化工程设计及施工。
具体的经营范围为:植物种苗工厂化生产、观赏植物盆景、植物科研、培训、示范推广、技术咨询服务、绿化园艺工程设计及施工、园林机械、工艺美术品、花木制品、塑料制品、陶瓷制品的生产及本公司产品的销售(经营范围中涉及需专项审批的须批准后方可经营)。
2、关联方关系及交易
1)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第一大股东自然人何学葵。
2)子公司情况
绿大地的组织结构较为简单。
公司有五家子公司,一家控股公司,四家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董事长何学葵。
3)本公司的的其他关联方情况
与绿大地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是云南花木世界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花木世界”)。
其实际控制人为同一关键管理人员。
(四)投资活动
2009 年7 月2 日,公司以9000 元/亩的价格向云南美华地农林投资有限公司购买位于广南县莲城镇的12,234.50 亩林地使用权,转让总价款110,110,500 元。
二、云南绿大地会计造假分析
1、资产的虚增
绿大地2007年上市时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07 年6 月30 日,绿大地的固定资产净额为5066.35万元,但是经法院后面判定认为2004年2月,绿大地购买马龙县旧县村委会土地960亩,金额为955万元,虚增土地成本900万元;2005年4月购买马龙县马鸣土地四宗计3500亩,金额为3360万元,虚增土地成本3190万元;截止2007年6月30日,绿大地在马龙县马鸣基地灌溉系统、灌溉管网价值虚增797万元;2007年1-3月,绿大地对马鸣乡基地土壤改良价值虚增2124万元。
2、收入的虚增
为达到上市目的,又被告人赵海丽、赵海艳等级注册了一批又绿大地公司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采用伪造合同、发票等手段虚构交易业务,虚增资产、收入。
绿大地许多大的收入采用了玩弄现金流,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2010年第一季报中可以看出,仅合并现金流量这项目种就有多达27项差错,其中有8项差错为几千万元,而出现几亿元的差错的地方多达12项。
此外,绿大地公司在此间的筹资活动中现金流出小计差异为6.08亿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差异为4.52亿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差异为7.05亿元,这三项在被查实后修正值达到几千万元。
从这几项的差异中也可以看出2010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问题多多。
3、利润的虚增
绿大地被查的导火线,是因为该公司2010年3月的第一季度报表,这是一份令人叹为观止的季度报告。
拿2010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表和2005年全年做一个对比来看,2010年仅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和2005年的全年的营业收入只差332万元,仅这一项就足以说明绿大地在2010年第一季度的利润表中存在的问题。
2005年的绿大地每股收益是0.67到了2010年的每股收益是变为0.1。
在2010年4月28日预告基本每股收益0.27元,4月30日正式出台的第一季度报每股收益竟然只有0.1元,两天之差,营业总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暴跌”。
据绿大地提供披露数据来看,2006年度负债为1.04亿元,实际负债则为1.9亿元;2006年销售收1.9亿元实际为1.51亿元;2005年净利润3723.64 万元,实际不足该数据的90%。
目前的信息显示,该公司并不只有2010年一季报出现类似问题。
三、绿大地审计失败和造假的思考
由绿大地此次的造假案,我们又联想到了在2000年发生的银广夏案,同样是从事园林、种植业,以绿色概念包装自己的公司,同样是虚假的财务报告,虚增的巨额利润和给投资者带来的惨痛损失,似乎在以“概念”为噱头的农业公司发生巨额财务造假案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的敏锐的判断力和洞察力消失了。
2000至2001年,股市里发生了数起欺诈案件,最著名的要数“银广夏”、“康达尔”和“蓝田股份”了,巧合的是,这三个公司都属于农业类上市公司,绿大地同样是农业类上市公司。
我们认为这其中有必然性。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农业类的公司时,注册会计师应该更加小心,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进行审查。
在审计方式上,针对此类公司的特点,应在多年的审计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更加有效和具有针对性的审计方法,将农业公司这一假账的天然温床在注册会计师面前无计可施。
绿大地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造假,说明了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中介机构,绿大地的造假手段无非就是虚增收入、虚增资产、虚增利润等简单篡改事实数据,但就是这种简单的篡改实时数据却连闯过了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保荐机构、发审委等道道关卡,二是法律还存在的漏洞,根据《证券法》,对于欺诈发行股票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
而《刑法》规定,欺诈发行股票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募集资金金额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五以下罚金。
因此,即便绿大地欺诈发行股票罪成立,等待何学葵的不过是5年以下徒刑以及1731万元以下的罚金。
这与绿大地上市带给何学葵超过9亿元的财富相比,显然不值一提。
三是处罚力度美国安然公司的欺诈事件,不仅安然公司因此而倒闭,而且几乎所有的公司高管都被起诉并
被判以重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