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区域经济学论文

广州区域经济学论文

1.试以广州为例,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谈谈广州市在金融危机和后亚运时代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地理与区位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

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

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

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二.广州的政治经济地位广州是我国华南地区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居全国城市第三位。

广州又是我国华南地区的交通门户枢纽。

新白云国际机场是全国三大国际枢纽机场之一,也是世界大型航空枢纽机场。

广州港是华南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

广州信息港是全国电信和互联网三大节点、三大国际出口之一。

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中心大港,广州历来是中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主要门户和窗口,故称“千年商都”。

明清长期锁国,唯广州一口通外,富称“天子南库”。

新中国建立以来,广州一直为祖国“南大门”。

自1957年起,我国每年春秋两季专门在广州举办“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联系,称“中国第一展”。

从2007年第101届起,“广交会”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

广交会会址现所在地广州国际会展中心,总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最大、最先进的国际会议展览基地之一。

2008年,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有169家在广州投资。

三.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广州作为珠三角中心城市的稳定作用初步显现,对广东经济平稳运行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广州像沿海各大城市一样面临严峻考验。

但是通过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推动三大需求协调发展,广州经济在冲击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珠三角的中心城市,近年来广州市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服务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看,出口“腿长”、消费和投资“腿短”的格局已经改变,2008年1月至11月,广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4.5%,出口总值增长15.2%。

三者预计全年将分别迈上3000亿元人民币、2000亿元人民币和400亿美元新台阶,三大需求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态势初步形成。

危机的来临对传统、落后产能形成“倒逼”态势,善于应变的广州人把危机看成了调结构、促产业升级的良好契机。

以亚运为契机,2008年,广州市相继出台了《推进市区产业“退二进三”工作的意见》《加快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以及节能减排、小火电关停等一系列政策,加大了调整结构的力度,引导低附加值生产加工环节,纺织、服装、五金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从而腾出发展空间和环境容量。

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认为,从广州自身发展看,尽管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大的改变。

特别是广州目前发展面临两大难得的机遇:一是2010年将在广州举办第16届亚运会,二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给予广州新的定位——广州要建成珠三角地区一小时城市圈的核心,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国际大都市。

目前广州市已制定多项措施,积极化解经济下行风险,同时抓住前所未有的机遇,注重保增长与调结构有机结合、经济平稳发展与全面提升发展后劲相结合,在调整中“广筑巢、广育苗”,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力量。

以亚运会为契机,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把握亚运为的机会,分批将城市内部一些非政策支持的行业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企业、依赖各种要素(包括除资金、技术等的土地、劳动力、资源各种要素)行业转移到省内外其他城市工业园或者东南亚地区去;大力加大“城中村”改造项目,推进城市“腾笼换鸟”,将土地释放出来,鼓励支持行业企业入驻。

为广州市在金融危机和后亚运时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广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城市区域产业结构矛盾凸显,亟需转型升级。

推进新型城市化与产业转型升级互动发展简言之,广州的产业转移、转型升级应该从过去的拼资源、拼汗水,转型至拼智力、拼服务。

•应该符合“六坚持”的标准:坚持在区域基础上实现创新发展与绿色发展;坚持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实现城乡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互相统筹;坚持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共同发展与和谐发展;坚持实现城乡公共服务的均质化要求;坚持以城乡之间和城际之间攫取财富和分享财富的机会平等为标志,逐步达到减缓和解消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达到共同富裕的新型城市化之路。

•广州可以考虑重点发展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捷运技术等。

可以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旅游产业。

•提高广州城市化发展水平要树立城市转型发展新理念,探索文明、宜居、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城市化道路。

要把人民的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建设经济持续发展、景色优美怡人、交通安全便捷、生活舒适方便、文化气息浓厚、社会和谐稳定、公共服务健全、人文关怀备至的理想城市。

特别要树立绿色、智慧、包容、以人为本的四大发展理念。

3.试以你最熟悉的一个城市(以你自己的家乡)为例,运用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谈谈该城市发展应该如何定位?说明该城市发展的优势与劣势何在?潮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关键词:潮州市旅游SWOT 分析一、潮州市旅游发展的SWOT 分析(一)优势分析Strengths1.旅游资源丰富潮州市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有:⑴种类丰富。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 )分析,潮州市拥有全部8 主类旅游资源,资源类型齐全。

⑵总量多。

潮州市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著名侨乡,素有“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之称、“中华古典文化橱窗”等美誉。

除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潮州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也非常突出。

全市现有文物古迹728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 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 处,是粤东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这些人文胜迹在广东,甚至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

⑶文化品位高,内涵丰富。

潮州本土的原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互相交融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类型———潮州文化,是潮州综合的人文旅游资源。

其特点有:一、内容丰富。

潮州方言、潮剧、潮州音乐、潮州大锣鼓、潮州菜、潮州工夫茶、潮州民俗风情等,无不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蕴涵浓郁的中古遗风,潮州因而被汉学家誉为“中原文化的典橱”。

二、品位高、特色鲜明。

其建筑、雕刻、饮食在全省、全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定地位。

如潮剧为全国十大出国演出地方剧种之一;潮州刺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中粤绣的重要一支;潮州木雕是我国两大木雕体系之一;潮州大吴泥塑与无锡惠山泥塑、天津泥人张同为全国三大泥塑产区;潮州枫溪的工艺陶瓷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细如丝、声如罄”见长,是中国陶瓷出口的主要基地,被誉为“中国瓷都”。

⑷开发潜力大。

潮州的旅游资源相当丰富、种类多,适合多种经营与开发、创新发展。

而这些也是潮州发展旅游的先机和基础。

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与开发。

2.区位条件优越潮州地处广东省东部,西与福建接壤,省内则与汕头、梅州等著名的旅游城市接壤,这样可以吸引旅游客源就近前来游览。

交通方面也比较方便:潮州地处要塞,公路与铁路都相当发达汕汾高速公路、国道G324 线、广梅汕铁路等重要干线都经过境内,与省内及周边城市连接紧密,邻近汕头外砂机场与规划建设中的潮汕国际机场。

另外,汕梅(州)高速公路、潮揭(阳)高速公路、厦深铁路正在建设,交通条件上对外进入相对比较便捷。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潮州区位条件堪称粤东之优。

3.旅游客源市场优势首先,潮州比邻汕头、梅州以及厦门等著名旅游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吸引不少游客就近前来游览;其次,作为著名的侨乡,1000 多万的旅居海外的潮籍侨胞,这是潮汕旅游发展的先天市场条件。

同时,华侨也丝推广潮州旅游形象和以侨引外的条件。

再者,由于地理位置的因素以及自身所具备的其他优势,它将成为珠三角地区以及厦漳泉地区乃至长三角地区出游选择的重要目的地。

客源市场优势比较突出。

(二)劣势分析Weaknesses1.产品特色不鲜明潮州市虽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还停留在普通大众化观光旅游方面,没有形成鲜明的主题形象和高品位、组合型的系列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项目。

现有的大多数旅游产品已经较为老化、单一,缺乏较强的吸引力,主要表现是产品结构不合理,仍然是以文化性的观光旅游为主,处于较低层级的阶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慢,创新不够;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不强,观光类占多数,给游客带来的体验参与比较少。

2.旅游品牌定位不准潮州旅游品牌定位方面存在着“贪大”、特色不鲜明、定位过高或过低、定位混乱等问题。

在旅游品牌的形象提炼中,没有准确提炼品牌形象、反映内容不贴切,缺乏时代感、品牌宣传口号不洗练等等。

如主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名片,在如此激烈旅游市场竞争中,面对更为理性的旅游消费者来说,已难产生强大的吸引力。

加上潮州的客源市场目标基本定位在珠三角及周边地区,没有进一步向内陆或国外延伸,使得客源市场空间更为狭小。

3.宣传营销不充分从旅游开发的实践来看,潮州在旅游宣传和营销方面力度仍然不够,旅游产业的广告远远没有市场规范,没有设立专项的宣传促销经费,各部门各单位力量薄弱,未能形成统一联合的促销格局;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宣传推广与营销执行渠道、宣传推广不到位而得不到外界的认可和接纳,影响了潮州市旅游资源知名度的扩大和提高。

区域经济52北方经济·2009 年第2 期NORTHERN ECONOMY4.旅游接待能力较弱旅游住宿设施不完善。

目前,全市较具规模的酒店有28家,近百家低档旅社,共有客房1577 间,床位2997 张,餐位7640 个。

目前仍没有五星级酒店。

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讲,潮州的酒店接待能力都处于劣势。

由于酒店规模小,大多数管理、服务水平有限,经营特色不突出,全市旅游酒店的整体竞争力较弱。

旅游景区景点都比较小,可进入性差,设施不齐全,整体的接待能力低。

难以吸引和接待大批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此外,本市旅行社数量略少,且规模不大,实力不强。

其中国际旅行社4 家,国内旅行社14 家,整体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比较有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