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临港工业区规划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临港工业区规划

港口是陆地经济和海洋经济的交汇点,
其区位优势和资源吸引着现代工业不断向临港地区集聚。

由于国际分工的纵深发展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生产力布局,使得临港地区正逐渐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前沿阵地,成为带动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在此背景下,临港地区的工业发展成为各地区的发展重点和热点。

目前,我国临港工业区的建设如火如荼,从环渤海地区的大连长兴岛工业区、唐山曹妃甸工业区、天津临港工业区到长三角的上海临港工业区、舟山临港工业区再到珠三角的广州南沙工业区、珠海临港工业区、汕头临港工业区乃至北部湾地区的钦州港工业区、北海工业区、防城港企沙工业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东部沿海各地均从发挥港口资源优势出发布局发展临港工业。

如何保障密集布
局的临港工业区的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研究支撑与科学的规划编制是关键。

笔者结合钦州港工业区的规划编制,从产业发展角度出发,对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集群、空间布局和岸线利用等问题进行了重点探讨,提出与临港工业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规划编制思路与要点,为充分发挥临港优势,发展临港经济,进而带动和促进临
产业发展视角下的临港工业区规划
———以钦州港工业区为例
徐龙
何冰
图1
港口经济产业分类示意图
港地区乃至区域快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建议。

一、把握临港特征,构筑临港产业体系
临港工业是指依托港口,以企业集群、成片开发为基础,以重化工工业为主体,以大型化和大进大出为典型特征的高投入、大运量、大产出的产业组织体系,是工业化加速期典型的经济组织形态。

临港经济正逐步成为我国港口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国内港口城市纷纷把港口和临港经济作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城市发展战略的切入点和落脚点。

港口经济分为港口直接产业、港口关联产业、港口依存产业和港口派生产业(见图1)。

港口依存产业中的临港重化工业经济总量大,是港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该部分产业往往是临港经济中重点选择的内容。

产业集群是由一些相互关联的生产企业和服务机构集聚形成的专业化产业区,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化发展可以降低原材料采购中的时间和费用,缩
短上下游企业间的距离,还可以产生品牌和广告经济效益、规模经济效益以及外部经济效益,最终从根本上提高生产效率、优化生产环境和降低投资成本。

产业集群化发展是我国重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向沿海推移的大趋势,是发展临港经济的主要途径。

根据对钦州整体经济发展的把握,判断钦州经济发展阶段为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

2006年,工业区工业增加值达17.74亿元,占全市的7.2%。

随着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金桂林浆纸等重大项目落户、投产,钦州港工业区初步成为大型石化、能源、林浆纸等产业的聚集区。

同时,依据《广西沿海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南北钦防产业导向和产业布局研究报告》等已有研究和战略决策,进一步明确了广西沿海三市的产业分工与协调发展方向(见表1)。

确定钦州港工业区重点发展石油和化工、能源工业、造纸、粮油加工、冶金、修造船六大主导产业。

同时,根据港口经济产业门类,加快发展港口直接和关联的装卸、物流产业,港口派生
产业集群钦州防城港北海
石油和化工产业集群炼油、石油化工、煤化工(进口煤炭)、磷化工、下游加工下游加工液化天然气、下游加工冶金产业集群特种钢、有色冶金炼钢
林浆纸产业集群制浆、造纸、深加工制浆、造纸、深加工电力能源工业集群火电火电、核电火电
粮油食品产业集群粮油加工粮油加工
船舶修造业船舶修造船舶修造船舶修造
表1广西沿海三市临港工业发展方向一览表
表2不同工业门类对码头岸线需求程度
产业名称
岸线需求(码头吨位)
业主码头需求10万吨以上1万吨~10万吨1万吨以下
1石油和化工★★★★2船舶造修产业★★★3机械装备制造业★☆4特钢精深加工★★
备注:★★非常需要★很需要☆一般需要
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和旅游等产业,积极发展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和高科技陶瓷等新兴产业。

二、根据产业特点,优化岸线利用
岸线是宝贵的资源,必须科学安排,达到最优化利用。

规划中根据不同的产业特点,本着
“深水深用”的原则,按照不同产业对码头岸线的需求度,合理配置岸线资源,同时合理划分专用码头、公共岸线,根据对不同产业对码头岸线的需求度及所需等级进行产业布局(见表2)。

为充分发挥码头岸线的使用强度,规划中尽可能多地预留公用码头岸线,同时通过改进技术手段和完善管理系统提升码头岸线的使用强度,参考国内各大港口码头岸线利用强度及其发展规律,将钦州港码头现状平均岸线运输能力从155万吨/公里提高到规划期末时的215万吨/公里,为落实发展定位,打造亿吨大港,建设北部湾地区的海港物流中心和服务西南、辐射东盟的国际航运中心提供支撑保障。

同时,根据相关规范,各作业区岸线分界明确,符合消防、
环保等有关规定,
图2
岸线利用及其产业布局规划图
图3
功能结构分析图
避免各作业区之间相互干扰。

规划中根据钦州港工业区的发展特点和功能分区,考虑将港口生产岸线与支持岸线等其他功能岸线有机结合,充分考虑生活岸线和生态岸线的需求,将岸线划分为生产作业岸线、生活景观岸线和自然生态岸线3类利用形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预留备用岸线,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见图2)。

三、提升规划理念,优化空间布局
规划在定位明确、产业明晰的基础上,秉承生态优先原则,从市域范围内探寻规划区的发展策略。

规划确定该地区的发展战略为北依、西联、东拓。

北依即依托钦州主城区,为工业区提供城市服务功能;西联即加强与防城港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东拓即积极推进犀牛脚城市副中心的建设,为工业区的发展提供生活配套及综合支撑。

钦州港工业区通过与钦州主城区、犀牛脚城市副中心的紧密联系和有机结合,形成“三区联动”的空间结构,互相促进,实现共同发展(见图3)。

规划从临港主导产业出发,在规划结构的基础上,合理规划用地布局(见图4)。

规划根据不
同产业对码头岸线的
需求,在产业布局的基础上,将各产业功能区与交通通道平行设置,既增加了用地布局弹性,又避免了功能调整对通道的影响。

为保障临港工业区的发展,在规划区内配建集中生活居住区和综合服务区。

同时,在各工业组团适量规划商业服务点和蓝领公寓,以满足企业不同层次的需要。

在综合服务区建设北部湾产业组织服务中心,主要担负商务金
融、商业会展、餐饮
图4空间布局规划总平面图
图5
空间管制要素分析图
服务及总部经济等功能,是发展临港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同时,为满足规划区物流中心的功能定位,规划在临近集装箱作业区附近建设约8平方公里的综合物流区,为支撑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规划码头作业区后方均紧邻主要交通通道,便于疏港。

四、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构建环境友好型工业区
坚持生态优先,创建环境友好型工业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规划中贯彻生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划定三娘湾、七十二泾风景旅游区及金窝水库、企山水库的具体保护范围。

同时,通过对工业区周围空间的管制要素分析及生态基质分析,明确钦州港工业区的空间发展方向,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见图5)。

规划贯彻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国家政策,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将钦州港工业区建设成为环境友好型工业区。

根据生态环境和现有工业特点,在各主要门类和污染严重的传统产业内展开选择,以重污染的石油、化工、电力等作为标志性原料链,借助耦合关系抑制其污染,促进工业共生,实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企业间副产物和废物交换、能量和水的梯级利用及基础设施共享。

同时,科学预测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减排—控排—零排放措施,并根据环境友好型工业区的发展目标,制定工业区发展的具体指标体系。

五、结语
临港工业区发展充分利用了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大进大出所带来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并带动了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成为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引擎,也成为各地区发展的重点。

然而,一些临港地区没能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产业发展雷同,造成地区间的恶性竞争。

同时,没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盲目招商引资,“随波逐流、来者不拒”,增加了一时的GDP,却影响了长久发展。

笔者正是在总结临港工业区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钦州港工业区的规划,从产业发展的视角对临港工业区在产业集聚发展、岸线利用、空间布局、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梳理,希望能对临港地区的工业开发建设有所促进。

[参考文献]
[1]于姝晖.临港工业发展模式研究——
—以福建为例[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7.
[2]张云峰,赵鹏,苏迎伏.临港工业区城市空间发展特征及对策——
—以唐山曹妃甸工业区为例[C].规划50年—2006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城市总体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天津临港工业区规划项目组.天津临港工业区分区规划(2009年~2020年)[Z].
[4]钦州港工业区规划项目组.北部湾钦州港工业区概念规划(2007年~2020年)[Z].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78X(2011)03-0023-05
[收稿日期]2011年3月
[作者简介]徐龙(1979年~),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三所国家注册规划师;何冰(1980年~),女,天津长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师。

编辑:朱维维吴
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