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编号:
课程类型:普通课总学时:34学时
学分: 1学分适用专业:
开课单位:
一、课程性质
高级办公应用课程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办公水平与办公效率。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等。
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应用,通过系统知识的梳理和实践操作,能够熟练地制作出美观实用的应用文档、电子表格、演示文稿,掌握职业岗位工作中常见的数据处理方法,能够理解简易数据库开发和设计流程等,为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的理念
是采用知识、技术、能力逐层递进的形式开展教学,突出高级办公应用能力的培养。
采用理论讲授和实例演示、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要灵活采取启发式教学和案例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
(二)课程设计思路
教学内容应结合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并具有针对性,在教学过程中,立足于常用基本软件的使用,同时又应该强调该功能在专业方面的应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实训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可以直接使用PPT 课件、电子教案、视频教程、案例赏析、演示操作等多途径进行教学,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文字处理与排版的知识与技能;
2. 掌握数据处理、统计与分析的知识与技能;
3. 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与美化的知识与技能;
4. 了解office的其它组件;
5. 了解办公软件的应用情景;
6. 了解现代办公的专业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掌握文档编辑排版基础知识。
2、掌握表格、样式基础知识。
3、掌握图文混排及基础知识。
4、掌握邮件合并、创建题注、书签、创建目录、创建主控文档、子文档的操作。
5、掌握Excel的基础知识。
6、掌握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的基础知识。
7、掌握公式、常用函数的应用及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数据图表、数据透视表、数据合并计算对数据的管理功能。
8、能制件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个性化设置幻灯片。
9、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10、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级链接、循环播放、插入各类文件等。
11、掌握word、excel和演示文稿的联合应用。
(三)素质目标
1、提高办公能力与效率;
2、提高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
3、激励学生探索、分析、归纳和创新;
4、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5、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团队合作与交流沟通。
四、课程内容、要求与教学设计
五、实施建议
(一)教材选用
教材选用黄林国主编的《大学计算机二级考试应试指导(办公软件高级应用)》,内容主要包括考试系统界面介绍、理论知识题、Word2010单项操作题、
Word2010高级应用操作题、Excel2010高级应用操作题、PowerPoint2010高级
应用操作题这几方面的操作试题。
操作试题主要分为典型试题和练习试题,典型试题有详尽的解答。
参考教材选用吴卿主编的办公软件高级应用(Office 2010)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解其高级应用知识和操作技能,向使用者展示Office2010
系列产品鲜为人知的一些操作技巧。
给使用者提供更为快捷的,更为强大的文稿编辑、数据处理和安全应用的功能。
(二)课程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1.课程的重点
(1)各类特色单项文档制作
(2)长文档排版
(3)条件格式,数据有效性设置
(4)Excel中函数的使用
(5)数据库处理
(6)演示文稿的制作和美化
(7)演示文稿特殊效果制作
2.课程的难点:
(1)Word 中主控文档的制作,域和索引的使用
(2)运用分节符设置特定对象的页眉和页码
(3)运用多级符号设置章,节编号
(4)Excel中函数的使用
(5)数据库处理
(6)演示文稿特殊动画效果制作
3.解决方法:
(1)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
(2)贯彻“精讲多练”的基本原则,争取做到学生能在“做中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教材尽量选用案例教程,为学生提供完整的实训题库。
(4)在教学过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如素材的真实性、作品的完整性与实用性、实训过程的合理性等,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工作素养。
(5)本课程为实践性课程,应采用上机测试与过程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既注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核,同是也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与实践动手能力的考核。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
(1) 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
(2) 案例教学法
(3) 启发式教学法,
(4) 理实一体教学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采用广播教学,使学生能实时清晰地观看教学过程,并控制了学生的计算机,集中学生的精神于课堂。
同时,提供师生的交互平台,可以实现电子举手以及在线答疑,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此平台还可提供文件传输,控制屏幕等,可以相互共享资源,以最大的可能性分享学生的创意思维,在学生自主操作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无障碍沟通。
(2) 在线作业,教师通过在线作业系统布置和修改作业,学生通过此系统提
交作业和浏览作业。
(四)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教师都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学能力,有多年的高级办公自动化课程教学经验。
2.实践条件
1)一人一机:本课程全部教学过程均在拥有100多台电脑的多媒体机房进行一人一机授课,并通过局域网与教师机相联。
先进的设备条件,完全可以满足教学的各种要求。
(2)配备全套多媒体教学系统:每个机房均安装有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时通过多媒体教学软件可进行广播教学、个别辅导、学生演示、文件传送等师生交互活动。
(3)等级考试系统:各机房的计算机全部安装了浙江省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测试系统,为学生考前适应和练习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4)开放式实践环境:所有机房阶段性向学生开放,并提供共享的题库、多媒体课件等,课程组教师进行课外辅导,学生可随时通过课外实践练习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
(5)连接互联网:通过将校园网连接Internet,使每个机房均可联接Internet,为学生浏览信息、下载资料、网上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网络平台,校内实训与校外工程实践相结合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
由于本课程的特殊性,在教学时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本课程的所有教学内容都制作了(PPT)电子教案,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2)真题实践练习库
有大量的习题库以及相应的操作步骤指导,方便学生课内,课外学习。
(3)网络、光盘等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网络、光盘上的公共教学资源,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评价
采取过程性评价的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平时,通过课堂提问、小作业(子任务)、大作业(项目)三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实时考核,学生能及时得到自己学习情况的反馈和评价,帮助其总结、提高。
以期末考核作为终结性评价。
课程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到课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项目实操评价等)和期末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70%,课程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七、其他说明
审核人:
制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