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承台、墩台作业指导书

最新承台、墩台作业指导书

承台、墩台作业指导书哈尔滨铁路枢纽新建哈尔滨西客站工程承台、墩台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四公司联合体 2012年2月12日新建哈尔滨西运客站高架桥工程承台、墩台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西广场高架桥10#承台及墩柱。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钢筋钢筋骨架在加工场集中加工,汽车运送到现场进行焊接组拼。

钢筋骨架外侧绑扎同级混凝土垫块,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3.2混凝土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混凝土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采取滑槽、减速串筒等设备,使混凝土在规定降落高度内均匀降落。

采取薄层浇灌,合理分层(30cm左右),全断面连续浇灌,一次成型,但应控制混凝土的灌筑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防止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断面通缝。

3)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保温养护措施可采取在混凝土面表面覆盖棉被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办法进行。

3.3其他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拌制、浇注,到承台混凝土灌筑结束后的养护等各项工序都要有专人负责,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4.工艺流程承台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要求5.1施工准备在承台顶面测定桥墩的中轴线,承台顶与墩身连接处混凝土表面凿毛,用高压风冲刷干净,测设立模位置和标高。

整修连接钢筋,敲除钢筋表面的混凝土浆和铁锈。

5.2施工工艺5.2.1测量放样施工前首先对施工设计图中墩台平面坐标和标高等进行全面复核,计算无误后方可施工放样。

在实际放样中,不但需要放出承台的边线,还要对承台设计尺寸线进行外放后计算出基坑开挖线进行放样确认,以备基坑开挖后人工作业平台的需要。

5.2.3基坑开挖在基坑开挖前应对地面标高进行复核,开挖过程中用水准仪时刻控制基底开挖标高,防止超挖或欠挖,如超挖,应将松动部分清除,处理方案报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基坑开挖施工应安排在雨水稀少的时间进行,防止雨水浸泡对基坑造成不利影响。

承台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配合进行清土并确保基坑无积水,开挖后如有地下水则在基坑周围挖出凹槽并在角落挖集水坑,同时用水泵进行抽水。

挖至标高的土质基坑不得长期暴露,扰动或被水浸泡。

5.2.3桩头凿除桩头用机械凿除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10㎝时,采用人工凿除至设计桩顶标高,桩顶表面平整呈圆柱形,桩头用磨光机打磨两处以便进行应变检测,合格后进行承台施工。

桩头凿除过程中,注意保护好桩头钢筋的完好,并清理干净钢筋上的水泥浆。

5.2.4清理基底基坑底不得有松土,基底清完进行垫层找平施工,垫层施工应严格控制承台底标高。

5.2.5承台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垫层施工完毕待强度达到要求后,应立即进行承台施工放样,测定边、角线位置,打上定位角桩、拉线,并进行承台钢筋安装。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进行加工,汽车运到现场进行绑扎施工。

钢筋采用搭接焊;在钢筋网格交叉点间断点焊,以确保钢筋网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大的偏移。

承台底层钢筋在越过桩顶钢筋时,调整钢筋间距或在两侧改用钢筋束越过,确需截断时,在截断处增设等强度钢筋连续绕过。

桩基顶主筋深入承台120cm,并设置箍筋,最下层与承台底面间距10cm。

承台顶面预埋钢筋头和拉环,用于控制墩身模板位置和设置导链拉紧器。

钢筋施工时所用的钢筋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表面洁净,使用前将表面油污、漆皮、锈等清除干净;钢筋的弯制和末端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各种钢筋下料尺寸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5.2.6混凝土施工模板采用木模板,混凝用混凝土运输车同一运输,并用泵车浇筑。

5.2..7凿毛对墩柱与承台接触部分进行凿毛处理,并清理凿除的杂物。

5.2.8测量放线放出墩柱的准确位置,用红油漆做好标记并整体外放10cm。

5.2.9墩柱钢筋及预埋件安装钢筋骨架外侧绑扎同级混凝土垫块,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

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10墩柱模板安装模板拼装前,涂刷优质长效脱模剂。

模板安装好后,进行加固后检查轴线、高程,保证模板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受力后不变形、无移位。

模板内干净无杂物,拼装平整严密,支架结构立面、平面均安装牢固,支架立柱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支架支承部分安置在稳固地基上,底部用承台预留的固定钢筋固定,顶部用导链拉紧器拉紧固定。

5.2.11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商砼,砼输送车运输,输送泵泵送入模,分层浇筑,连续进行,插入式振捣器捣固。

混凝土浇筑期间设专人看护模板,观察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的稳固情况,发现松动、变形、移位时,及时处理。

墩台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拆模时要轻敲轻打,以免损伤主体混凝土的棱角或在混凝土表面造成伤痕。

6.劳动组织6.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6.2施工人员应结合试验段确定的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作业工地人员配备表其中负责人、工班长、技术人员、专兼职安全员必须由施工企业正式职工担任,并可根据工程情况适当配备若干劳务工人。

7.材料要求做好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并根据业主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保证材料质量并满足工程要求:7.1做好进货的检验和标识工作。

按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在进货、检验、试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中,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从采购的第一程序开始,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7.2 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数据的整理与保存工作,做到各种证明、合格证、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和完整性。

7.3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试验与检验。

8.设备机具配置25T吊车1台,挖掘机1台、空压机1台、弯曲机1台、调直机1台等。

9.质量控制及检验9.1质量控制措施9.1.1钢筋质量控制措施钢筋骨架在加工车间集中加工,汽车运送到现场进行焊接组拼。

钢筋骨架外侧绑扎同级混凝土垫块,满足钢筋保护层要求;钢筋接头所在截面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钢筋骨架尺寸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经自检及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9.1.2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合理选择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2)混凝土浇筑的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否则采取滑槽、减速串筒等设备,使混凝土在规定降落高度内均匀降落。

采取薄层浇灌,合理分层(30cm左右),全断面连续浇灌,一次成型,但应控制混凝土的灌筑速度,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防止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断面通缝。

3)加强保温、保湿养护,延缓降温速率,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养护期间,不得中断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

保温养护措施可采取在混凝土面表面覆盖棉被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办法进行。

4)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严格施工工艺,加强施工管理,从原材料的选择,混凝土的拌制、浇注,到承台混凝土灌筑结束后的养护等各项工序都要有专人负责,层层严格把关,严肃施工纪律,加强质量意识。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9.1.3经济保证措施为了全面实现质量目标,工程开工前,拟定由项目经理部与施工队逐级签订质量包保责任状,明确各自质量目标和质量责任。

凡在工程建设中,对质量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并与政绩挂钩,以充分激发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9.2 质量检验检验施工质量时根据下列表格检查:台模板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承台实测项目柱或双壁墩身实测项目除上述检查项目外还应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1.混凝土表面平整,施工缝平顺,棱角线平直,外露面色泽一致。

2.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0.5%。

深度超过10mm的必须处理。

3.混凝土表面出现非受力裂缝时,裂缝宽度超过设计规定或设计未规定时超过0.15mm必须处理。

4.施工临时预埋件或其他临时设施应及时清除。

10.安全保证措施10.1组织保证措施项目部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及在安质部配备的安全组组成。

施工队相应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队长为组长,分工一名副队长负责具体工作。

施工队设安全室,配专职安全员。

工班内设兼职安全员。

10.2制度保证措施1) 认真贯彻国家及当地政府、业主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广泛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使每个职工都明确各自的安全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打好安全基础,形成全员参加、人人有责、全员管理的安全生产氛围。

2) 加强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施工谁负责安全”的原则,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分级管理,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3) 建立安全生产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月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每季度一次大检查,队每周、工班每天进行一次自检,评比打分,兑现奖罚。

4) 抓好安全施工岗位培训。

开工前,对所有上岗人员实行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知识教育,把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印发到工班,特殊工种人员一律持证上岗。

5) 开展安全达标竞赛,落实奖罚措施。

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组织工程队与班组的两个层次的安全达标竞赛活动,做到100%达标。

6) 随时接受业主、监理单位及当地安监部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考评,对提出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安全生产。

10.3安全生产具体措施10.3.1安全生产设备和器材管理措施安全生产器材包括:①交通器材;②通讯报警器材;③灭火器材;④劳动保护器材;⑤环境保护器材等。

对上述器材的摆放和使用明确位置和人员,并使每个人都熟知。

定期和不定期检查上述器材的性能,并根据生产及进度需要,经常更换和补充所需器材,确保能立即投入正常使用。

物资设备部负责上述器材的管理,并将其管理情况作为物资管理报告内容之一。

10.3.2施工用电保护措施①建立电器安全管理和经济责任制度,专业电工负责电器安装和使用的管理、安全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