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绿线里的8个字只读不写;认识新偏旁衣字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感悟文章表达的主旨,知道大禹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名为民造福的英雄,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才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4、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读。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在文字中理解、感悟主人公形象。
教具准备: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感受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聪明オ智和一心为民的崇高品质。
3、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有感情朗
读。
一、揭题导入
师:(板书:大禹治水)通过课题,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请学生回答,后进行表扬。
师:老师通过课题也想到了一些问题,大禹是什么人?大禹为什么要治水?大禹是怎样治水的?结果又如何?让我们一起带着自己问题,回到很久很久以前……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一)亲历洪水之灾,了解主人公治水的缘由(精读第一段)同学们,文字是有生命的,它能带你回到过去,(出示第一段):自己轻声地读读这一小节。
一边读,一边想,读了这一小节,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师指导:多么凶猛的洪水啊!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洪水的可怕吗?初读“滔滔的洪水”。
指导朗读:1、这样的洪水能冲倒房屋吗?2、谁能把洪水读得再凶猛吗?3、多可怕的洪水呀!…再读,突出“滔滔”。
把这个词组带到文中再去读读。
师:谁带我们去看一看这滔滔的洪水。
请几位同学来读(男女生分开读),然后进行比较。
通过你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波涛滚滚的洪水正向我们迎面冲来!
(放洪水课件)
让学生从视觉上最直接地看到洪水的“泛滥”、“淹没”、“冲毁”,体会到“痛苦极了”!
师:看到这,你想说点什么呢?
师:是呀,洪水泛滥如同野兽咆哮而来,不知害死多少条生命,庄稼和田地都被淹没了,房屋也被冲毁了,老百姓没有东西吃,没有地方住,到处流浪,老百姓太可怜了,这个词你能读好它吗?重读“痛苦极了”。
点名学生读,提示注意感情,可以加上表情和动作,把可怜和痛苦极了的感觉表现出来。
师点评
刚才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读得真有感情!读书就应该这样,把句子的意思读出来,把心里的感受读出来。
我们再来读一遍。
(齐读第一自然段)。
看到这滔滔的洪水,老百姓悲惨的生活,身为部落领袖的大禹会怎么想呢?
(二)身临治水现场,感悟主人公高境界品读第2、3、4自然段)
禹下决心要治理洪水,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二小节,禹为了治水,他做了哪些事情的呢?找出有关句子,再多读几遍。
禹是怎样做的呢?
你能用“为了治理洪水,禹先,再,最后。
”的顺序来说说禹都做了哪些事情吗?同桌先练练看。
解读1:大禹的勇敢顽强、一心为民
同学们你们看,为了制服来势汹汹的洪水,禹做了这么多的事情,太不容易了!请你再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三小节,说说你从哪些词语能体会出大禹治水很不容易?
预设1生:一去十三年
师1:禹离开家乡,一去就是十三年,时间久不久?十三年知道多少天吗?四千七百多天哪!这期间他没有回过家,而仅有的三次路过家门的机会,但是还是没有回家,禹的儿子十多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你还从哪个词体会到大禹治水的不容易的?
预设2生:到处奔走从这个词你看出了什么?
师:大禹在治水的过程中到处奔走,他到的地方是不是很多?在他们那个年代是没有汽车和飞机的,所以他们无论去哪里都要靠自己的双腿去行走,累不累?
师1:大禹走了那么多地方,鞋子都不知道穿坏了多少双,说不定有的时候鞋子走坏了就只能打赤脚走路,山上的石头,树枝搁不搁脚?
师2:是啊!大禹把这些苦都尝尽了!能把他的这种艰辛读出来吗?(自由读、指名读“吃尽了千辛万苦”)
师:你们能体会到大禹的苦,你们真是一个读书的高手!课文中还有哪些词体现了大雨治水的不容易?
预设3生:挖通河道劈开大山
师:同学们,这么多大山,这么多大河,是挖掘机挖吗?是啊,古时候可没有挖掘机,这大河、大山部是靠大禹带领老百姓用双手一点一点挖出来啊!多么限苦啊!
师小结:治水如此艰难,难道他就不觉得苦吗?因为他一心想着一一(治好洪水,让老百姓早点过上好日子),只要一想到老百姓,再苦再累,他也是一一下决心要治理洪水。
此时此刻,你觉得大禹是个什么样的人?(生答)带着这样的感受,你来读。
解读2:大禹的聪明才智
那么大禹在仔细地观察水流和地形之后,他又采用了什么方法呢?
师:大禹总结前人的经验,他采用疏导的办法,遇到河流堵塞的
地方,他就带领百姓挖通许多大河,让洪水分流,如果遇到有大山的阻得,他就带领百姓劈开大山。
正是由于大禹仔细地察看,正确地领导,终于将洪水引入了大海,大禹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谁来夸夸他?
师小结:大禹不仅是个勇敢顽强的人,而且是这么一个有智慧的人,这样的大禹,你佩服他吗?带着这种感觉再读最后一段。
解读3:大禹舍小家顾大家
1、大禹在治水的这么多年中,发生了很多动人的故事,(出示图片)文中就给我们讲了一个“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同学们快读读看!
2、谁能把它填一填吗?
禹在外治水()年,曾经()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但他()次也没有进去看一看。
禹的儿子()岁了,还不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子。
师1:难道大禹真的不想自己的孩子吗?那他为什么不回家?
师2:是的,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更没有哪个父亲不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大禹他一心想着——是受苦的老百姓,一心想着——治水,他不能耽搁一分钟,他只有将深深的父爱埋藏到心底,多
么伟大的人啊!
三、百姓安定,代代相传大禹名
就这样,大禹为了治理洪水走遍了千山万水,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把洪水给制服了,你瞧,老百姓又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大家快乐耕种、孩子自由玩耍、全家欢聚一堂、人们静心读书。
如果你是老百姓中的一位,过上了这样的生活,你会对大禹说点什么呢?
是的,百姓是多么感激大禹呀!大禹治水是发生在四千多年以前的故事,直流传到今天,而且还会一代又一代流传下去,这就是——代代相传!此时此刻让我们带着对他的无比感激之情齐读最后这一小节。
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位治水的伟大英雄——大禹,永远记住这个代代相传的故事——大禹治水!
四、拓展延伸
大禹的精神代代相传,在当今社会,像大禹这样的一心为民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例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他们一心想着老百姓,他们的故事也会代代相传!课后找一找有关他们的资料读一读。
附板书设计
15、大禹治水
到处奔走治理洪水
疏导筑坝挡水
三过家门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