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1.不同职能,不同规模的城市要发生交互作用,城市与区域之间也要发生交互作用,形成各自的势力范围。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区位论(1933年《德国南部的中心地》;1940年《经济的空间分布》)“没有中心地理论,就没有城市地理学”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是把城镇作为零售中心和服务中心,来探讨城镇体系的聚落规模、职能和分布的规律性的理论。

3.中心地理论的若干概念1)中心职能或中心地职能:聚落遍在的为外部服务的作用,这种职能一般要集中在区域的中心。

有这种职能的聚落叫中心地(Roadside路店;Hamlet小村,闾市;Village村庄,村市;Town 镇,镇市;City城,城市)2)职能:提供商品或服务的作用(如加油站,停车场,银行,食品店)企业单位:提供职能的单位(Establishment)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一种职能叫一个职能单元,一个企业单位提供两个职能或两个企业单位各提供一个职能叫两个职能单元,。

3)门槛值和服务范围:维持一个职能单元存在所需的最起码的人口数或购买力服务范围有门槛范围、最大范围、实际范围不同职能的门槛值和服务范围是不同的职能的企业数与中心地的人口规模之间存在指数曲线关系n b P = a *当店数等于1时,P 就是该职能的门槛值4)服务职能的等级:将不同职能按门槛值排队(按入门次序分),就有低阶职能和高阶职能之分。

不同国家或地区服务职能的入门次序可能是不同的。

(见表69)5)中心地的等级:按中心地执行的职能的数量和职能的等级,可以把中心地分成不同的等级。

规律性:中心地等级越高,中心职能越多,中心地人口越多(中心地的等级与中心职能数和中心地规模成正相关);高级中心地不仅有低级中心地所具有的职能,而且有低级中心地所没有的较高级的职能,这些交高级的职能有较高的门槛和较大的服务范围;高级别中心地数量少,间距大,服务范围大6)中心性:对中心地的等级的度量克里斯泰勒用电话指数来度量中心性(用中心地的实际电话数减中心地的预期电话数为中心性指数,分成9级)4.理论假设1无边的大平原;均质的肥力和水分;初始人口均匀分布;均匀的陆路联系;决定因素是距离;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理智的行为。

简单说:均质平原和经济人5.理论要点1)形成一套呈三角形分布的中心地的等级体系,不同等级中心地有不同大小的六边形市场区2)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和市场区一级一级相嵌套。

低级中心地和市场区被高一级的所包括。

见图72,假设B级中心地有r,r-1,r-2,r-3和e,e-1。

等不同的职能,B级中心地的市场区范围由最高级职能的半径R所决定。

但是在B级中心地市场区边缘的居民,不愿意到B级中心地去接受低级的服务,因为距离远,不经济。

就会在3个B级中心地之间的位置有一个比B低一级的中心地K来提供服务,K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是由它所提供的最高级职能的服务半径(e)所决定的。

K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分别是B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一部分,K级中心地的居民可以到周围的3个B级中心地接受较高级的服务。

依次类推,可以导出比B 高一级的中心地G,和比K 低一级的中心地A,以及它们相应的市场区。

它们的嵌套关系见图73。

3)在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K =3)市场组织最合理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角上;低级中心的市场区分属3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3倍;低级中心地可以到周围3个高一级中心地接受服务;在行政管理上,每3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3个二级单元,9个三级单元,27,81,。

;中心地的等级为1,2,6,18,54。

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3倍4)在交通原则下(K=4)运输效率最高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边上;低级中心的市场区分属2个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4倍;低级中心地可以到周围3个高一级中心地接受服务;在行政管理上,每4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4个二级单元,16个三级单元,64,256,。

;中心地的等级为1,3,12,48,192。

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4倍(2倍)5)行政原则(K =7)行政管理上的方便6个低级中心地在它高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角内;1个高级中心的市场区包括了7个低级中心的市场区;高一级中心地的市场区是低一级中心地市场区的7倍;在行政管理上,每7个低级单元组成一个高一级的单元,有1个一级单元,有7个二级单元,49个三级单元,343,。

;中心地的等级为1,6,42,294,。

2较高等级中心地的距离是低一级中心地距离的根号7倍6)3种原则可能同时交错发生作用见P335表,原则是对的,但具体到数字有点牵强附会。

等级 A B C C' D E F个数 1 2-3 6-12 6 42-54 118K =7 1 || 6 | 42 ||294K =3 1 | 2 | 6 18 |54| 162 |486K=4 1 | 3 |12 |48 |192 |768评价:1)城市作为服务中心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在不发达的情况下是这样,到了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还是有意义,尽管在工业社会下有例外。

2)在这一前提下,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人口数,职能数,职能的门槛值,入门次序,城市数及其间距等等观念,基本是正确的。

六边形市场区的模式在实践中也有体现,特别在平原农业区。

3)在克氏的启发下,各国的学者做了不少验证,有些验证发现与克氏有相似的规律性。

例如中心地是分等级的,它们之间的间距符合K=3或K=44)也有一些验证不符合克氏的规律,因此提出了批评。

这些批评集中到一点,是对克氏的严格的阶梯状体系结构提出质疑。

在克氏严格的嵌套关系下,不同等级的城市数、城市人口数、职能数和职能等级都是呈阶梯状的。

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是连续的,没有明显的差距。

甚至出现一些反例。

例如图77中心地人口与职能数的关系不明显;图78市场区的面积与中心地的等级和人口数间的关系不明显。

5)最后归结为克氏的假设条件有问题,地域不是均质的,人口分布和购买力是不均匀的;在实际是多目的购物和消费的情况下,到最近中心地接受服务的假设有问题,会趋向与到高级中心,会打乱严格的不同等级中心的市场区大小(图79);在信息不完善的情况下,企业主的最大利益原则的实现有问题,这要求企业的进入符合企业单位数和中心地数的最小化。

6)因此,就有人来修正克氏的模型,如图80,K=3和K=4 同时存在。

7)理论模型就是理论模型,在实践里处处有它的影子,但不是处处是它的再现和翻版。

适用与全世界的城市体系空间结构的模型是不存在的。

他寻找到了一些共同的规律性,我们的任务是继续探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什么变形。

6.变形1)集聚变形:实际的人口密度不均,大城市周围人口密度大,购买力高,市场区小,远离城市的地方则相反。

2)带状资源分布下的变形:带状的森林开发、带状的肥沃土地开发、带状的煤带开发,低级中心不在自己市场区的中央3)线状资源分布下的变形:山区的河谷4)点资源分布下的变形5)时滞变形6)对外联系不均匀时的变形7.廖什的中心地理论1)均质平原,不同于克氏的有均匀分布的工业原料,有普及的可用于生产的技术知识和相同的消费需要,人口均匀集聚在农村基本聚落里。

2)市场区,不同于克氏的是生产和消费都在市场区内进行,中心地不是单纯的提供服务3的中心,也是日常物品的生产中心。

3)六边型市场区和K值,不同的是每一种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门槛值,有不同大小的市场区,K值大小反映市场区的大小。

3、4、7不过是最小的3种市场区。

见图83的9种市场区4)150种不同K值的市场区重叠,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调整,得到廖什景观(见图84)5)不同于克氏的体系,不那么严密,但更接近实际多城扇面和少城扇面(1)出售高阶商品的中心地不一定供应各种低阶商品(2)某一等级的中心地,不一定供应同一套商品3)(同一等级中心地规模可能不同,非阶梯状(4)人口少的中心地可能向人口多的中心地供给商品(5)(6)不同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数量不是一个常数8.城市腹地的概念)一个城市的影响范围可以很大;一个地域可以接受很多城市的影响12)城市对外影响力的大小随距离而衰减3)两个同等级城市之间一定存在一个相互作用力相等的地方4)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或直接腹地:是一个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对城市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联系起主导作用的一个地域。

请注意不是说在这一范围内,不受其他城市的影响,而是说以这个中心城市的影响为最大。

5)实际上两城市之间直接吸引范围的界线是一条中性带,具有过渡性。

一个城市与其吸引范围内的联系强度是不均匀的,可以分成集中作用区,一般作用区和边缘作用区(图86)6)城市的每一种职能都会有不同的影响范围,城市综合的影响范围是多种指标吸引范围的综合。

7)不同等级的城市有不同的职能,有不同等级的吸引范围。

当我们划分城市的吸引范围时,实际上就是寻找一城市与周围同级城市之间的吸引范围的界线。

8)城市的吸引范围具有的特点:边界的模糊性、动态性、内部联系强度的不均匀性,相互之间的等级层次性。

不受行政界线的限制,但具体划界要求保持和某级行政边界保持一致。

9.一般规律1)城市等级越高,规模越大,实力越强,吸引范围也大,反之亦反2)经济发达地区,同级城市稠密,城市的直接吸引范围较小,但联系强度较大;相反,吸引范围较大,而联系强度较小。

3)专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常常作为中心城市的职能强度比同级规模的城市要弱。

专业化城市的专业化职能的影响范围是很大的。

所谓中心城市是指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众多领域具有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城市。

是综合性职能的城市。

4)中心城市与它的吸引范围的关系有两大类,一是中心区位城市在它吸引范围的中部,一是门户区位城市在它吸引范围的口部10.划分城市吸引范围的方法1)经验的方法4两城市间净车流,—通过车流=①通过线上资料的调查,调查不同断面的车流:总车流净车流最小的点,即两城市吸引范围的边界;了解居民购物或出行的指向;调查不同地方的消费者,②通过面上资料的调查,③通过点上资料的调查,了解城市商业、服务业企业的顾客来源,如银行帐户的分布;住院病人的地址;医院出生婴儿的记录,日报的发行范围日报发行范围;铁路通勤的方向;7个指标划分纽约与波士顿之间的吸引范围:格林用长途电话联系;银行客户;卡车蔬菜运销;渡假者来源;大工业企业董事的办公地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