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修订)

新版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修订)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教学内容:克、千克的认识中,教科书第2-4页。

教学目标:1、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感受1克和1千克有多重。

会称整克、整千克物品的质量。

3、培养初步自主探索求知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初步体验感知克与千克到底有多重,是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能够紧紧围绕这一重点,注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情景,(估计一粒花生米、一块口香糖及一个乒乓球质量的大小),让学生通过猜测、验证、掂量等一系列活动,充分体验和感知克与千克有多重,形成正确的表象,初步建立克与千克的表象。

p13页第6、8、10题五、检测:1、竖式计算:3 × 32 = 34 × 2 = 70 × 6 =2、(1)每本笔记本3元买40本,一共用多少元钱?(2)湖边种着4排柳树每排21棵,一共有多少棵?六、小结,学生交流谈体会。

七、作业:P13页第5、9题。

教后反思:第三课时教学内容:第十四页信息窗2及其自主练习1-5题。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

2、进一步巩固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掌握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竖式计算。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意识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算师:老师听说同学们的计算能力特别强,那就先来大显伸手,展示一下-----进行口算抢答。

5×6 8×7 20×3 30×4 21×32、竖式计算第1个红点:(板书) 43×2 =请板演学生说说是怎么笔算的?【先算2乘43个位上的3等于6,写在个位上,再算2乘十位上的4等于8,写在十位上,所以43乘2等于86。

】师:同学们表现出来的计算能力真令老师佩服!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笔算乘法(板书课题)老师期待你们更精彩的表现。

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境图信息窗2,分析、提出问题、列式师: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所提问题。

师:怎样列式呢?提示让学生写出算式,教师板书。

29 × 2 = 19 × 5 =2、尝试练习、探究笔算方法(1)同桌互相说说。

(2)学生交流、汇报学生说出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后,老师板书竖式,然后让学生在作业本上用竖式尝试练习。

(3)对照课本例题,在讨论、订正。

(4)请学生上说一说是怎么笔算的?师:你不仅会算,还会说,真能干!谁愿意再来说说?(5)规范竖式的格式①师:同学们都清楚了29×2怎么算,我也想算算,你们说,我来写。

②师生共同完善横式、单位、答语。

③师:你刚才的竖式计算对了吗?不对的请改过来,然后自己在心里默默的想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巩固应用,解决问题1、完成《自主练习》第一题师:笔算的方法,笔算的过程,同学们都了解了吗?我们一起来笔算这道题:(请同学们写在书本上)谁愿意把你笔算的过程说给大家听。

他说的怎样,我们一起来评价一下。

2、看来,同学们都了解笔算方法了,我们看看,谁能在下面的过程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2 7 1 5× 2 × 5学生书上独立计算时,老师把竖式板书在黑板上,并请学生板演。

集体评价,说说最后一题是怎么笔算的?3、比较、深化进位笔算方法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一比今天学习的29×2这几道和之前学习的43×2笔算乘法,你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4、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笔算乘法中进位的秘密,那么就请同学们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帮助小明、豆豆和小刚,检查一下他们作得题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在什么地方,应该怎样改?24 14 8 2× 3 × 5 × 46 278 2 8师:谁能说说82×4是怎么算?【从个位乘起,先算4乘82个位的2等于8,写在个位上,再算4乘 8等于32,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3,在十位上写2;所以82乘4等于328。

】师:仔细观察、比较 82×4和前几道题,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2数学课集体备课教案课题位置与变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第36~40页的内容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是学生在二年级已经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尊重学生已有的经验,注重引起学生的反思,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主动构建方位知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并能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能根据线路图说出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向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辨认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这四个方向教学难点:会看方位图,对照方位图确定某一地点的准确位置。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创设情境:谈话: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新农村,学习有关位置与变换的数学知识。

(板书课题:位置与变换)2、导入课题:(课件出示走进新农村的情境图)谈话: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来到我们今天要游览的凤凰村。

同学们请看,这个村庄的房屋多么整齐呀!村口的雕塑银光闪闪,饮料加工厂真是壮观,风景区里风景秀丽。

同学们想不想进去看一看呀?预设:想二、复习旧知,讲授新课谈话:我们游览一个景区的时候,会发现景区的入口处有一张路线图,上面展示给我们很多的景点及线路提示我们怎么走,同学们看看这“凤凰村路线图”,上面有哪一些景点?学生回答谈话:1、在这张地图上有一个方向,是什么?(北)2、根据这个方向,你能说出其它的三个方向吗?预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出示方位图:四个方向)谈话:看看路线图,用你所学的知识,描述一下不同景点的方位吧。

例如:牡丹亭的北面是(),南面是()住宅区在文化中心的()面,在风景区的()面凤凰塔在风景区的()面文化中心的()面是饮料加工厂【设计意图:复习以前所学的方位知识,为本节课学习新知识做铺垫】谈话:3、从村口到住宅区怎么走?提示:谁知道住宅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抽生交流)【设计意图:指引学生用完整的语言表述:从村口向北走,经过牡丹亭再向北走,就到了住宅区。

为本节课用适当的术语进行描述线路图做准备】谈话:4、从村口到风景区怎么走?(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提示:谁知道风景区在牡丹亭的什么方向呢?小结:风景区所在的方向在东与北之间,是东北方向。

(认识东北)(出示方位图,进一步补充)谈话:5、从村口到文化中心怎么走?(学生说出自己的方法)小结:文化中心所在的方向在西与北之间,是西北方向。

(认识西北)(继续看凤凰村路线图)6、你能说出牡丹亭在文化中心的哪个方向吗?(认识东南)7、你能说出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的哪个方向吗?(认识西南)板书补充:东北、东南、西南、西北8、以牡丹亭为中心,风景区在牡丹亭的()方向,文化中心在牡丹亭的()方向,饮料加工厂在牡丹亭的()方向,凤凰塔在牡丹亭的()方向三、指导学法,把握学情谈话:1、大家仔细观察我们这节课所学的四个方向。

你能试着把我们认识的八个方向在纸上表示出来吗?[课本37页自主练习1,学生自己写出八个方向,小组交流。

]游戏:1、你会用手势表示八个方向吗?2、说一说哪两个方向是相对的?【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为学生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谈话:2、刚才我们参观了风景区,现在如果我们想从文化中心到饮料加工厂怎么走?(学生交流)四、深化练习,拓展延伸我是一个外地游客,现在住宅区里,想请一名小导游,带领我参观凤凰塔,该怎么走呢?(找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路线的描述)作业:看课本39页第4题,40页第7题(课件展示,汇报交流两道题目)五、总结本课所学:我学会了什么二、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教学设计(青岛版三年级第五册)课题教学内容:信息窗1、口算除法与估算信息窗2、笔算除法信息窗3、除法的验算信息窗4、综合练习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体会除法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数的除法的口算及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3、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发展估算意识。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课程标准中相对应的知识技能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除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3、能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的除法。

4、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6、学习验算的方法。

7、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

教材分析:本单元以风筝厂的见闻为大的学习背景,使学生学习用一位数除多位数的方法,内容包括口算除法、估算、笔算除法、验算四部分。

本册教材中的除法,每个例题都有配有不同的情境图,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体验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和方法。

单元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2、探索计算方法,鼓励算法多样化。

3、结合教学内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建议教学课时数:11课时1、信息窗1-------2课时2、信息窗2-------3课时3、信息窗3-------2课时4、信息窗4-------3课时5、我学会了吗---1课时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P11――P13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