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历史1937年,“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成立,当时谁也没有料想到它会有朝一日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欢笑泪水,风雨彩虹,公司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当之无愧的辉煌史。
1937-19451937年3月28日,“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宣告成立,随后于1938年9月16号日更名为“Volkswagenwerk GmbH”。
1938年早些时候,在今天的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开始建厂,用以生产由Ferdinand Porsche设计的新款车型。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众的生产能力被用于军备生产。
当时约有20,000名强制劳工和战俘,随后又有集中营犯人在这里被迫劳动。
1998年9月,为补偿当时的所作所为,大众汽车公司以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名义,成立了一项人道主义基金。
截至2001年底,已有26国家超过2,050人从该基金获得人道主义援助。
此外,在沃尔夫斯堡,一个旨在纪念二战期间在大众被迫劳动的强制劳工的纪念馆正在建设中,大众公司现有新员工以义工形式给予了大力支持。
1945-1949二战结束后,1945年6月中旬,大众汽车公司由英国军政府接管。
在Ivan Hirst少将的管理下,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投入大量生产。
1949-19601950年3月8日,Type 2投入生产,进一步扩充了公司的产品线。
凭借丰富的多功能特性,Volkswagen Bus(即今天仍为许多人所熟悉的“VW Bully”)很快掀起了订购热潮。
1956年,一个独立的Transporter生产基地在汉诺瓦(Hanover)成立,同时埋下了今天大众商用车品牌的种子。
1955年,来自德国国内和国外的大众职员和经销商一起在沃尔夫斯堡庆祝第一百万辆甲壳虫的下线1960-19801972年2月17日,大众汽车公司打破汽车生产世界记录。
甲壳虫以15,007,034辆的记录,超越福特汽车公司Model T车型(即公众所熟悉的Tin Lizzy)在1908-1927年所创下的传奇记录。
1973年,新一代大众汽车的首款车型帕萨特(Passat)投入生产,它采用四轮驱动和水冷四缸引擎,引擎调校范围达110 bhp。
帕萨特采用模块化设计,标准化的组件可同时应用于多款不同的车型,从而带来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
1974年1月,首辆Golf在沃尔夫斯堡亮相。
这款紧凑型箱式小客车一经推出便快速风靡,进而成为甲壳虫神话的继承者。
同年公司还推出了运动型跑车Scirocco,一直生产到1981年。
1976年,首辆Golf GTI下线。
该款车型以其110 bhp引擎掀起了一阵马路旋风,为又一个传奇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1980-19901983年6月,第二代Golf的生产正式拉开序幕。
该款车型在设计上非常适合于高度自动化的装配流程,在特别建立的最后装配车间(Hall 54),机器人首次应用于汽车制造中。
1990-20001999年7月,Lupo 3L TDI的推出标志着首款耗油率仅3升/100公里的量产车问世,大众汽车公司再次在汽车业的发展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2000-20032002年8月,在Volkswagen Slovakia(布拉迪斯拉法),一款豪华越野车Touareg开始量产,标志着大众品牌正式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领域。
2002年12月,“Auto 5000 GmbH”公司(经营着集团在沃尔夫斯堡的一间工厂)开始Touran小型厢型车的生产。
公司制定了一种特别的集体支付模式,旨在实施精益生产,涉及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团队合作、灵活的工作时间和鼓励工人们在生产改进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2003年,第五代Golf开始生产,在其设计中体现一种新的活力观。
[编辑本段]与保时捷的关系大众公司与保时捷汽车的关系非常不错,1931年以斯图加特为基地成立的跑车制造厂,创办人佩蒂南·保时捷就是大众原始的设计师。
第一台保时捷跑车为1948年的“Porsche 924”,这辆车使用了许多大众公司的技术,包含涡轮引擎、工具箱,以及悬吊系统。
之后也合作推出包含1969年/1970年的“VW-Porsche 914”(大众保时捷914)、1976年的“Porsche 924”(这款车型使用的许多奥迪的技术,并且也是在奥迪的工厂制造生产),在2002年推出的“Porsche Cayenne”与大众的“Touareg”(途锐)共享了引擎技术。
在2005年9月保时捷宣布耗资30亿欧元买下大众20%的股份,期望与保时捷的股份整合,大众和下萨克森政府保证,任何国外投资者都无法进行恶意并购。
2007年3月保时捷曾特大众股权提高3.7%,至31%,这也暗示保时捷即将入主大众将企图成为欧洲最大的汽车及卡车制造商。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众)位于上海西北郊安亭国际汽车城,占地面积33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的现代化轿车生产基地之一,年生产能力超过45万辆,产品包括桑塔纳、桑塔纳Vista、帕萨特新领域、波罗、途安、途观五大平台六大系列几十个品种。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见证了改革开放的30年。
1978年11月,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亲自批示,正式拉开了轿车中外合资经营洽谈的序幕。
经过六年缜密的谈判,1984年10月,中德双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隆重的合营合同签字仪式,上海大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应运而生。
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上海大众迎难而上,大胆探索,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崭新的发展理念和成功的实践模式。
在扩大自身生产规模的同时,公司开展了振兴中国轿车零部件工业的桑塔纳轿车国产化工作。
这一跨地区、跨行业的宏大系统工程,带动了一大批配套工业的技术进步,为形成符合国际水准的零部件生产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国内轿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无可替代的奠基石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上海大众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经过各方多次追加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从最初的1.6亿元人民币增加到115亿元人民币;总资产由9.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369.4亿元人民币。
经过一、二、三期技术改造工程和资产收购,上海大众目前形成了五大生产区域和一个技术开发中心的布局;截至2009年年末,累计产销各类轿车518万辆,是国内保有量最大的轿车企业。
鉴于上海大众在自身发展和市场竞争中的出色表现和巨大成功,中德合资双方已于2002年提前续签了延长合营合同,将合作期限延展至2030年。
在一个跨国界、跨文化、跨时代、跨技术的大背景下,上海大众中外双方精诚合作,开拓进取。
公司曾连续八年荣获中国十佳合资企业称号,八度蝉联全国最大500家外商投资企业榜首,并连续九年被评为全国质量效益型企业。
在发展历程中,上海大众创造了中国轿车工业的多项第一。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一个中外合作成功的典范,上海大众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
成熟而有口皆碑的大众汽车品牌不仅引入了制造精良、个性突出的各款车型,而且针对中国道路特点与中国消费者审美观,对车型进行了出色的本土化设计与调校,完美的融入了中国本土市场。
桑塔纳从1984年引进至今,上海大众桑塔纳已经进行了几百项技术改进,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销售势头,被誉为中国车坛的“常青树”。
虽然新车市场逐渐萎缩,但宽大、实用、适应性强的优点使众多二手车消费者对其青睐有加。
该厂坐落在桑塔纳山谷下,该山谷以盛产名贵葡萄而饮誉世界,并且该山谷还经常刮起一股类似“科罗拉多”旋风,所以当地人就把这种旋风叫做“桑塔纳”。
上海·桑塔纳轿车是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于1987年引进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产品。
在车前仍使用大众公司的商标;2006年前在车尾使用文字商标“上海·SANTANA”,2006年10月开始,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中文“上海大众”和大众标志。
目前桑塔纳已达到欧3排放标准。
PASSAT新领驭2009年4月上市的PASSAT新领驭,保持了PASSAT品牌一贯的优秀品质和纯正血统,将大众最新造型理念与中国B级车市独特审美需求相结合,产品形象更加年轻现代和尊贵豪华。
凭借更为丰富的人性化配置、舒适的空间和良好的操控性能,以及多年积淀的品牌效应与市场上大批的忠实消费群体,PASSAT新领驭已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先机。
POLOPOLO劲情、POLO劲取、CROSS POLO、POLO Sporty2006年6月,与德国大众同步开发的POLO劲情、POLO劲取上市,成为时尚精品小车的象征。
2007年12月,全新跨界车型CROSSPOLO上市。
CROSSPOLO在延续POLO品牌的高品质与时尚风格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越野车、轿车、旅行车等风格,个性鲜明,更富激情。
POLO家族的最新成员POLO Sporty,以激发潜藏的运动渴望为设计灵感,闪酷熏黑前大灯、16寸动感铝合金轮毂、融入F1赛车令旗的黑白方格图案造型的水箱格栅、全黑酷感运动型内饰、多项酷感配备,尽显动感个性。
桑塔纳VISTA志俊2008年1月上市。
作为桑塔纳品牌的革新之作,桑塔纳VISTA志俊传承了这一经典品牌皮实耐用、稳定可靠的性能品质的同时,以更富活力的外形为“实力·真朋友”的品牌内涵注入了更多时代的元素。
途安新一代2008年1月上市。
从视觉到驾乘感受,途安新一代均让人耳目一新。
途安新一代兼具轿车的舒适、安全和MPV的多功能性,在家用、商务和休闲性上达到了完美结合,成功进入多功能轿车第一军团。
LAVIDA朗逸2008年6月上市。
模块化开发战略的应用,使得LAVIDA朗逸突破平台的局限,跨级别地使用了车身控制模块、轮胎气压监控系统等多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
凭借明朗动感的外观、明快舒适的内饰、虚拟6碟CD/MP3播放机等丰富便利的人性化娱乐设备,以及德系车有口皆碑的工艺品质、安全科技和操控性能,LAVIDA朗逸迅速成为A级车市的新一代标杆产品。
途观2010年3月上市。
作为上海大众首款SUV车型,途观在外观气质、整车工艺、动力系统、安全配置等方面,处处展现着超越格局的大气和追求极致的完美,其以豪车级别的诸多高科技配置实现了在操控性、舒适性和安全性上的独树一帜,使途观超越了SUV越野功能的操控性和轿车般的舒适性,从而树立了“智能化都市SUV”的新标杆。
从企业成立的那天起,上海大众就着手建立售后服务网络体系, 使用户可以享受到全面、快捷、方便的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