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 工程概况2 编制依据3 施工准备及条件4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条款6 质量标准及检验要求7 职业安全健康与环境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要求8 附表附表一:施工危险因素辨识、评价表附表二:施工危险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附表三:施工环境因素辨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1、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大唐武安发电项目2*300MW新建综合给水泵房,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综合给水泵房为半地下建筑,分为生产、反冲洗部分和生活消防部分,地下结构为池体结构,上部结构为框架结构,±0.00m相对于绝对标高273.300m,泵坑底标高为-2.8m,建筑高度为7.7m,屋面为钢混结构,地下混凝土等级为C30抗渗P6,上部结构混凝土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PB235级、HRB335级。
1.2主要工程量综合给水泵房钢筋用量约为96t,混凝土用量C30为621 m³,C15为40m³。
2、编制依据2.1 综合给水泵房(生活、消防部分)土建施工图)F220S-T5401综合给水泵房(生产、反冲洗部分)土建施工图)F220S-T54022.2参考资料:2.2.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2.2.2《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2.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2.2.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2.6院标准图集《预埋件图集》21TD-JZ2008-60022.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2.2.8《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DL/T5210.1-20052.2.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年版)3、施工组织及准备工作熟悉设计图纸,做好人员、材料、机具等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施工场地规划工作。
3.1主要材料用量计划3. 3人力资源配备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3.4主要设备和机具配备采用集中搅拌站拌制的混凝土,钢筋加工、模板加工设置在现场组合厂内,在综合给水泵房西侧设置模板和木方等材料的临时堆放区,为防止与周边其他施工项目的相互干扰,必要时将该区域施工场地进行围护。
4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1 施工流程综合给水泵房施工流程为:测量放线→垫层施工→底板→池壁及悬臂板→4.2m梁柱→7.7m梁板柱。
4.2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4.2.1测量放样根据厂区测量控制网设置综合给水泵房各轴线控制桩,并从控制网水准原点延引高程控制点至建筑物附近。
测量平面控制符合二级导线的精度要求,高程控制符合三等水准的精度要求。
地下结构施工前,在砼垫层上用墨线或油漆标记出结构边线,尤其对边角点和中心点加以明显标记,以便于施工和检查时使用。
4.2.2钢筋工程本工程使用的钢筋均已送检,并检测合格。
1、钢筋加工、下料统一在组合厂进行,加工人员按设计施工图配料加工成半成品,制作好的钢筋分类存放整齐,并挂好标识牌,标识牌应标明钢筋型号、规格、数量及使用部位等。
施工人员根据工程现场施工进度需要领取加工好的钢筋,领料时应进行半成品的验收,杜绝加工不合格的半成品运到现场绑扎。
加工好的钢筋在现场半成品堆放场地分类堆放整齐,利用汽车运至现场,钢筋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
2、泵坑底板钢筋安装:底板钢筋为双层双向绑扎,绑扎前在混凝土垫层上用粉笔画出每根主筋的位置,保证钢筋间距一致,底板上下层钢筋间加设马凳筋,间距为@600mm ×600mm,钢筋绑扎搭接接头相互错开,搭接长度为1.3Lla,接头间距大于1.3Lla,池壁预留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通过斜撑支撑,上部绑扎一根水平筋,控制竖向钢筋间距。
池壁钢筋为双排双向布置,中间设置φ8@800拉筋,梅花布置,竖向钢筋用粉笔画出间距,保证钢筋间距一致,水平筋采用绑扎搭接,搭接长度为1.3Lla,搭接百分率为25%,遇预埋套管大于300mm时,截断并与套管焊接牢固,大于300mm×300mm孔洞时,孔洞四周加设加强筋。
底板钢筋保护层使用大理石垫块布置为@600mm×600mm,池壁钢筋保护层使用同标号砂浆试块,保证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柱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并现场取样送检,检测结果合格,钢筋连接前,预留插筋端头清理干净,并把钢筋切割成同一平面,接头间距大于50d和500mm,连接率为50%,柱钢筋顶部弯锚,锚入梁内,箍筋绑扎时,在柱钢筋和梁钢筋上用粉笔划好间距,以便保证箍筋间距一致,板筋绑扎时,在模板上先划好间距,梁上部钢筋搭接范围在梁中间的1/3L 处,搭接长度为1.3Lla,板上下层钢筋间加设马凳筋,间距为@600mm×600mm,板钢筋保护层使用大理石垫块布置为@600mm×600mm,框架柱钢筋保护层使用采用相应规格的圆形塑料保护层卡具,保证钢筋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3、安装、绑扎好的钢筋在砼浇筑以前进行全面检查和隐蔽工程验收,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4、各种埋件、孔洞的预埋1)钢筋骨架绑扎完成后,利用经纬仪和水准仪将标高和轴线位置引测至钢筋上,按照施工图纸中的位置进行预埋件的预埋和加固。
洞口尺寸小于300mm时,钢筋自然绕过,当孔洞尺寸大于300时,将钢筋切断,并按设计要求进行洞口加固处理。
2)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也应设置专人跟踪检查预埋件的位置和标高,并采取妥善的处理方法保持预埋件及套管的位置准确,严禁遗漏和错位。
3)孔洞预留首先利用测量放样轴线,用钢卷尺放样定位确定中心点,埋设采用定型木模板立模,对于圆形孔洞用竹胶板弯曲成形,外设放射型木檩条固模;方形孔洞立模同理。
固定方法为:安装时,先在模板上标出预埋件位置,再用手枪钻在预埋件和模板相同位置钻孔,用φ12螺栓将预埋件固定在模板表面,并且在埋件同模板之间加垫海绵条防止漏浆导致埋件移位。
螺栓固定时,螺帽固定在模板内侧,拆模时拧掉螺丝杆即可。
预埋件安装应由专业班组负责,预埋件制作要求表面平整,无毛刺和翘曲变形。
4.2.3模板工程模板加固及支撑系统综合给水泵房分为生活、消防部分和生产、反冲洗部分,中间设置变形缝,施工过程中,先对生活、消防部分施工,施工生产、反冲洗部分时,在变形缝中设置塑料泡沫板,保证变形缝在浇筑混凝土时,受挤压不凸出变形。
1、底板模板:由侧板、方料、支撑组成。
侧板采用木胶板,龙骨背枋采用50mm×100mm 方木,间距300mm, Ф48×3.5mm脚手架钢管围檩间距500mm。
外围用钢管斜撑,模板内侧用Ф22钢筋打入垫层顶住,池壁模板采用φ12对拉螺栓加固,间距300mm,背楞采用方木50mm×100mm,围檩采用钢管,间距为300mm。
模板边沿要求顺直,拼缝严密,板缝间加设海绵条,立模前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并刷隔离剂一道,应在根部开200mm×200mm的检查口,以便在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模内是否有杂物,并通过此孔清理干净模内杂物,在确保模内无杂物、积水后方可封闭检查口。
2、框架模板支撑系统采用木胶板,龙骨背枋采用50mm×100mm方木,Ф48×3.5mm脚手架钢管及顶丝,框架柱加固采用方木做背楞,竖向布置,钢管围檩间距400mm,用φ12对拉螺栓加蝴蝶扣双螺母固定钢管,部分钢管与脚手架管相连接,保证对模板的侧向支撑,柱模支好后要用经纬仪从纵横两个方向分别校正垂直度,直至准确无误。
3、梁模板加固侧模第一道背楞采用50mm×100mm 木方间距在150~250mm之间,第二道背楞采用双根Φ48×3.5钢管,竖向布置,间距600mm。
梁中间设置直径12mm 的对拉螺栓,纵横间距600mm布置,对拉螺栓穿PVC套管。
另外外模利用钢管和顶丝与脚手架顶撑加固,梁顶采用钢管管箍加固。
底模第一道背楞采用50×100 木方,平行于大梁布置,间距不大于250mm,对拉螺栓套管截断处必须与管长方向垂直,确保套管可与模板面顶紧,保证PVC管与模板紧贴无缝,防止漏浆。
4、板底采用钢管扣件脚手架做支撑体系。
支撑体系上安可调支座顶托,可调支座顶托上托100×100mm木方做大龙骨,大龙骨上铺50×100mm木方做小龙骨@300mm,小龙骨上铺木模板做板面。
有梁板底模支撑架搭设前,先对支设面进行清理,支设面坚实、平整、清洁、无积水,铺木架板。
支设面清理完毕后,即进行支撑架搭设。
支撑架立杆双向间距1200×1200mm,步距1500mm。
上下立杆钢管间用对接扣件连接,保证同轴且垂直。
现浇板底采用满堂红脚手架,待搭设完成后,即开始可调支座安装,在两端将两个顶托调到规定标高,然后拉白线绷直,将中间各托顶调成规定的标高,同时注意梁板的起拱要求。
主龙骨安好后,在其上安装50×100mm木方作为次龙骨,次龙骨铺设必须按间距要求,横平竖直,整齐排列,次龙骨木方长度不够时进行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800mm,不得采用对接。
小龙骨铺好后进行木模板的铺设。
现浇板模板面板铺设前先进行配板和清理、刷隔离剂。
面板平铺在小龙骨上。
模板不允许有悬挑板,在模板对接的接缝下面,加设一根木方。
每块模板间的接缝采用密封胶密封,以防止漏浆。
模板铺设完毕后,用靠尺、塞尺和水平仪检查平整度与楼板标高,并进行校正。
铺模板时从四周铺起,中间收口。
楼面模板铺完后,认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清扫干净。
5、板模按设计要求起拱,防止板中部下挠。
底模面平整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6、模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尺寸和位置准确及完全稳定,经过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砼。
7、拆模时间:不承重模板拆模时以保证砼表面强度及棱角不受损的时间为准,承重模板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拆除。
拆除模板应轻轻撬动,使模板脱离混凝土表面,禁止猛砸猛敲,防止碰坏混凝土和模板,拆除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暂时不用时应覆盖遮荫,防止曝晒。
拆模的支撑、木档要随时拔掉上面的钉子,并堆放整齐,防止“朝天钉”伤人。
4.2.4混凝土工程1、浇筑工艺砼由搅拌站集中拌制,汽车泵进行浇筑,浇筑工序中,应控制砼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砼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入模。
确保砼拌合料质量,发现砼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处理。
防止砼分层离析,砼自由下落高度不宜超过2m。
严格进行收仓控制,掌握砼收仓标高。
浇筑水池池壁时,采用循环来回浇筑,每次浇筑的高度为50cm左右,保证每一个循环时间不长于混凝土初凝时间,两台振捣器同时分段振捣,浇筑梁板柱时应从同一方向连续浇筑,先浇筑柱,其次梁,最后板,浇筑柱时,振捣器应垂直插入,快插慢拔,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不应挤压侧向模板振捣,避免模板被振动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