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1连续梁竖向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011连续梁竖向预应力施工技术交底

3、材料要求
竖向预应力筋采用 D25 精轧螺纹钢,抗拉标准强度为 830MPa,锚下张拉控制应力为 675MPa。每延 米的伸长量约为 0.338cm。
管道压浆所用水泥抗压强度大于 55MPa、抗折强度大于 10MPa;封锚采用强度环氧树脂水泥砂浆;
竖向预应力管道采用Φ内 50mm 波纹管,锚具采用 DL25 型轧丝锚(含锚垫板、螺母全套)。 张拉体系采用 YC60A 型千斤顶,预应力采用二次张拉工艺。锚固时锚具回缩量不得大于
工程名 称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 站前工程 LZZQ-4 标段
交底班组
桥涵 27 工班
交底项
跨宝应匝道

(48+80+80+48)m 连续梁
工序名称
竖向预应力施工
交底提要: 1、交底范围 2、技术要求 3、材料要求 4、施工流程及施工程序 5、施工内容 6、 质量保证措施 7、安全保证措施
交底内容:
1、交底范围
8
页眉内容
⑧含有机渗透迁移性阻锈剂(严禁使用亚硝酸盐或铬酸盐等成分的阻锈剂)。 8、压浆过程控制 ①压浆应从竖向预应力管道的底部注浆管压浆,浆体压入梁体孔道之前,应首先开启压 浆泵,使浆体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压浆管路中的空气、水和稀浆。当排出的浆体流动 度和搅拌罐中的流动度一致时,开始压入梁体孔道。 ②压浆充盈度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并于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浆体为止。关 闭出浆口后,保持 0.30MPa~0.40MPa 且不少于 3min 的稳压期,待预应力筋顶部螺母十字 缝中溢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浆体时即压浆饱满。 ③压浆后应从压浆孔和出浆孔检查压浆的密实情况,如有不实,应及时补灌,以保证孔 道完全密实。 ⑨封锚:按设计要求采用环氧树脂水泥砂浆封锚。
8
页眉内容
精轧螺纹钢下料采用切割机切断,严禁采用气焊等工具。为了保证预应力管道封闭性, 及压浆时持压的安全性,在支承板上下 20cm 的长度采用铁皮管与支承板焊接,铁皮管穿入 波纹管里,穿入长度不小于 10cm,外侧使用将带缠绕封闭。由于铁皮管管壁只有 3mm,在 施焊时要密切关注焊接质量,防止将铁皮管烧破或焊接存在空洞等现象。上支承板下和下支 承板上 10cm 铁皮管位置处焊接一个内径 2cm 长度 10cm 的小钢管,连接出浆孔管或进浆管 作排气进出浆用。预应力底部固定端锚具安装完毕,螺纹钢外露长度不得少于 2.5cm,预应 力筋加工完成后要进行检查验收,对孔道变形,焊接不合格,铁皮管有孔洞等现象的禁止使 用。
8
页眉内容足要求→持荷 5 分来自→上紧六角螺母进行锚固→卸载。
张拉时应左右对称单端张拉,宜从已施工端顺序进行。为了减少竖向预应力损失,张拉
采用二次张拉的工艺,即在第一次张拉完成 1 天后进行第二次张拉。锚固时锚具的回缩量不
得大于 1mm。
③伸长量计算
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以张拉力为主,张拉时根据精轧螺纹钢的伸长量,
8
页眉内容
1mm,确保预应力筋的永存应力满足设计要求。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连续梁的竖向预应力工程施工程序:原材料进场一试验各项性能指标一精轧螺纹钢下 料,压浆体系制作一一次张拉一二次张拉一切断多余螺纹钢一压浆一封锚。
4.2 工艺流程
工艺流程详见图 4-1。
箱梁混凝土强度检测
检查并处理支承垫板及垫 板下混凝土
4、精轧螺纹钢张拉过程中,不允许出现断筋或滑移现象。
7、安全保证措施
1、预应力张拉压浆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工序,施工的全过程必须由技术员现场指导施 工,保证施工质量及安全。
2、安装锚具时,必须清理干净锚具上的包装纸,不得人为带入杂物,以免妨碍锚具的 正常工作。
3、高压油泵应经耐压试验合格。油泵上的安全阀应调到最大工作油压下能自动打开。 4、油表安装必须满扣,高压油管各接头必须紧密,油路畅通,在最大工作油压下,保 持 5 min 以上,不得漏油,否则应修理或更换。 5、电路系统检修不准带电操作,油路系统检修不准带压操作。 6、张拉过程中,非油泵司机禁止操作油泵。 7、千斤顶不得超过其最大拉力和最大行程。 8、在张拉过程中,特别是在高压下,千斤顶周围并不能聚集人,油管不准踩、踏、攀、
5.2 预应力筋安装 竖向预应力筋在钢筋安装时一并安装,底部锚固端使用 “#”字钢筋固定牢靠,竖向部 位每 50cm 采用 U 型钢筋固定,保证预应力位置不变。底部注浆孔采用硬质内径 2cm 塑胶管 伸出混凝土面,管道伸出时要顺着下部接头钢管的方向顺接出来,伸出位置必须位于腹板倒 角底部,不得在倒角与腹板模板的接缝中伸出,防止注浆管打折或者管道压挤。 顶部安装时先将螺母去掉,安装顶部张拉槽模板,张拉槽模板采用成型钢模,使用锚具 螺母将模板和支承垫板上部旋紧,张拉槽里使用土工布等采用填堵密实,防止混凝土浇筑时 落在槽里。上部出浆管顺管道上小钢管的方向顺接出来,出浆管材料同注浆管。塑胶管和钢 管连接处使用胶带缠绕密封。 5.3 预应力筋张拉 ①张拉准备工作 竖向预应力筋张拉不得滞后纵向预应力张拉大于 3 个节段。张拉机具正式使用前,委托 有资质的计量单位对千斤顶、油压表、油泵进行配套检验,并计算出张拉力和油压表读数的 一元回归方程式,以备正式张拉时使用,千斤顶使用超过 1 个月或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常现 象要重新检验。油压表校正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张拉前要将张拉槽清理干净,竖向预应力筋伸入连接器长度要符合要求,张拉所用的承 力板要有足够的强度,要采用特制扳手来旋紧螺母。 ②张拉 张拉顺序: 将锚固端板清理干净→旋上六角螺母→用连接器连接千斤顶张拉杆与预应力钢筋→安 装工具锚→按规范程序张拉到张拉控制力的 10%, 100%并量测伸长值→检查伸长值是否满
螺纹钢张拉伸长值计算


准备工作
锚具、孔道、千 斤顶三对中
初张拉
张拉机具校正 张拉设备安装
通讯设备准备 张拉劳动力组 织
核对伸长量 核对锚具回缩量
张拉 持荷 5 分钟
二次张拉 锚固 压浆
监理工程师检 验
封锚
图 4.2 后张梁预应力张拉工艺及质量控制流程图 5、施工内容 5.1 预应力筋的下料 竖向预应力筋下料长度以箱梁翼缘板顶部支箱梁底的梁高为基准计算,每根实际下料长 度应按图中横向位置考虑增减。竖向预应力钢筋下端距离梁底 9cm。
1
姓名
职务(工种)
连续梁竖向预应力施工
交底人
序 号
19
姓名
职务(工种)
8
页眉内容
2
20
3
21
4
22
5
23
6
24
7
25
8
26
9
27
1
28
0
1
29
1
1
30
2
1
31
3
1
32
4
1
33
5
1
34
6
1
34
7
1
36
8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连镇铁路 LZZQ-4 标桥梁工程
8
本交底适用于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 LZZQ-4 标宝应特大桥跨宝应匝道 1(- 48+80+80+48) m 连续梁竖向预应力施工。
2、技术要求
1、《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Q∕CR 9603-2015 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2-2010) 3、《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3-2005) 4、有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双线)通用参考图跨度:(48+80+80+48)m 连续梁 (连镇施(桥)参 I-05) 5、宝应特大桥施工图 6、 作业指导书、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跟设计图纸给的每延米伸长量换算对比,实际伸长量与计算伸长量差值控制在±6%以内,对
于伸长量不足的查明原因后采取补张措施,做好张拉记录。二次张拉完成后切除多余螺纹钢
(切除后螺纹钢距混凝土顶面 2cm)。
5.4 管道压浆 1、张拉完成后,宜在 48h 内进行管道压浆。压浆前管道内应清除杂物及积水。压浆时 及压浆后 48h 内,梁体及环境温度不得低于 5℃。 2、压浆前将每个预应力管道对应的注浆及出浆管道整理清楚,避免漏注。每个管道的 注浆孔采用空压机检查孔道是否畅通,对不畅通的管道及时处理。 2、搅拌机的转速不低于 1000r/min,桨叶的最高线速度限制在 15m/s 以内。桨叶的形 状应与转速相匹配,并能满足在规定的时间内搅拌均匀的要求;压浆机采用连续式压浆泵, 其压力表的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 0.1MPa,最大量程应使实际工作压力在其 25%~75%量程 范围内;储料罐应带有搅拌功能;过滤网空格不应大于 3mm×3mm;如选用真空辅助压浆 工艺,真空泵应能达到 0.092MPa 的负压力。 3、搅拌前,应先清洗设备。清洗后的设备内不应有残渣、积水。在压浆 材料由搅拌机 进入储料罐时,应经过滤网。 4、浆体搅拌操作顺序为:首先在搅拌机中先加入实际拌和水用量的 80%~90%,开动搅 拌机,均匀加入除水泥外的全部压浆材料,边加入边搅拌,然后均匀加入全部水泥。全部粉 料加入后再搅拌 2min;然后加入剩余的 10%~20%的拌和水,继续搅拌 2min。 5、搅拌均匀后,现场进行出机流动度试验,出机流动度范围应为 21±4S,每 10 盘进 行一次检测,流动度符合标准后,即可通过过滤网进入储料罐。浆体在储料罐中应继续搅拌, 以保证浆体的流动性。 6、浆液的技术要求: ①抗压强度大于 55Mpa,抗折强度大于 10Mpa; ②凝结时间:初凝大于 4 小时,终凝小于 24 小时; ③静置条件泌水率:3 小时小于 0.1%,24 小时为 0;毛细泌水率:3 小时小于 0.1%; ④压力泌水指标:0.14Mpa 下,最大泌水率不大于 6%; ⑤流动度:出机流动度 21±4 秒,30 分钟后流动度 30 秒; ⑥充盈度:无肉眼可见水囊,无直径大于 3mm 的气囊; ⑦28 天限制膨胀率 0~0.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