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印江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向娅
摘要:明确指出语言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重点阐述应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进一步推动护理语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关键词:护理语言;沟通技巧;临床护理工作
语言沟通技巧在处理人际关系中非常重要。
当你的语言非常得体,能够使对方获得心理满足时,对方就会更加信任你。
反之,则会引起对方的不快,甚至会使对方对你产生误解。
这一点在护理工作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当护士用恰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就会逐渐拉近。
这种拉近的心理距离不仅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发展,更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
但是护士若以不恰当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患者就会极度反感,甚至故意用各种行为刁难护士。
所以我们说,护理语言是护理工作者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下面,笔者简单谈一谈护理工作中的语言沟通技巧。
一、护理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和蔼亲切的护理语言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又是护士做好护理工作、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前提。
这就意味着只要护士使用的沟通方式恰当,她的护理工作就成功了一半。
所以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护士应该处处
为患者着想,用诚恳的态度给患者以解释和安慰。
二、使用护理语言的注意事项
1.要对患者使用得体的称呼语。
使用称呼语是护士和患者进行交流的起点。
护士使用得体的称呼语不仅会给患者留下一个好印象,也会为以后的交往打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
护士对患者使用称呼语的原则有以下三点:①根据患者的身份、职业、年龄等具体情况选取恰当的称呼语。
②不可以用床号取代对患者的称呼语。
③与患者及其家属谈话时,应使用适当的敬称以示尊重。
2.对待患者要有真情实感。
多数人在患病后,其各种心理活动、情绪举止都会变得十分消极,而消极的情绪又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所以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应该以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的情绪来感染患者;以沉着、镇静的心情来安慰患者;以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感来同情患者。
3.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
护士对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
所以要想使护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护士必须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在患者的心目中树立一种良好的形象。
这就要求护士对待不同的患者要采用不同的沟通态度。
在对待老年患者、慢性病患者时,护士应该耐心、细心,尽量使患者感觉不孤单。
在对待思想负担重的患者时,护士应该多关心、多询问,尽量解除患者的顾虑。
在对待新入院的患者时,应该热心,以求尽快消除患者的生疏感。
4.要善于进行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
语言交流和非语言交流是护患之间两种最简单、最有效的沟通方法。
对于语言交流,中国有句俗语叫做“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这句话告诫人们在与他人交流时若善于应用语言的技巧,就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否则就会出现恶果。
所以护理工作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严谨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会说话的人。
而对于非语言交流,可能很多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都不十分注意。
非语言交流又叫体态语言,是一种利用声音、触觉、空间来传递信息的交流方法。
此种交流方法不但能够表达语言交流所无法表达的意思,而且能充分体现护理工作者的气质、风度,有助于加深护患之间的了解和情感。
非语言交流的技巧主要包括:①手势。
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可以将手势与口语配合起来使用。
例如在对待发高烧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询问患者病情,一边用手触摸患者的前额。
这样可以充分体现护士对患者的关切。
在对待病房内大声喧哗的患者时,护士可以一边用食指压住唇部做“嘘”的口形,一边凝视着患者。
这样一般要比用口语批评患者更为有效。
②面部表情。
研究发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一个信息的准确表达=7%的语言+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
由此可见,面部表情在非语言交流中的作用是重要的。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对患者常用且有效的面部表情就是微笑和恰当的眼神。
护士的微笑可以给处于不同状态下的患者以鼓舞。
例如当患者焦虑时,护士会心的微笑能给患者以安慰。
当患者恐惧不安时,护士镇定、从容不迫
的微笑能给患者以镇静和安全感。
另外,护士恰当的眼神还能调节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
例如在巡视病房时,护士虽然不可能每个床位都走到,但仍应以眼神环顾每位患者,使每位患者都感觉受到了关注。
5.要善于使用职业性的口语。
职业性的口语包括:①礼貌性语言。
在护患交往过程中,护理工作者应该时时处处注意尊重患者的人格,尤其在回答患者的问题时要做到同情关切、热情有礼,避免使用冷漠粗俗的语言。
②保护性语言。
为了防止患者产生不良的心理刺激,护理工作者对于患者的不良预后应使用保护性语言。
③保密性语言。
对于患者的隐私,护理工作者应该为患者保密。
在未经患者允许的情况下,护理工作者决不能将患者的隐私向他人(司法机关除外)透漏。
6. 要巧用避讳语。
护士这个职业要求护士必须将患者的护理过程及护理规程向患者做全面的讲解[1]。
这样就导致护士必须经常对患者说一些不便直接说明的话题或内容,如“耳聋”“腿跛”等。
这时护理工作者就需要使用一些避讳语来进行委婉的表达,例如将“耳聋”改为“重听”,将“腿跛”改为“腿脚不方便”等。
总之,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工作模式中,护理工作者应该熟练掌握护理语言的沟通技巧,把对患者的爱心、同情心和其他各种真挚的感情融入护理语言中,并采用文雅、谦虚、和气的语气与患者进行沟通,从而使护患关系变得更
加融洽与和谐。
参考文献
[1]曹力,李黎.放射科护士的角色作用[J].中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0):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