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知识与能力(一)ppt课件

教育知识与能力(一)ppt课件

★ ★ ★ ★ 注重后天教育,主张“有教无类” 学说以“仁”为核心 重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 强调学习与思考结合,学以致用
• (二)墨子的教育思想 • 地位:墨家学派创始人、思想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 观点:§兼爱、非攻为教,重视文史知识、逻辑思维能
力,注重实用技术 • §获取知识的途径:亲知、闻知、说知 • §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 §教育目的是培养贤士、兼士、义侠
• 局限:忽视音乐教育与美育,反对音乐文化和一切文娱
活动
• (三)老庄学派的教育思想--道家 • 核心思想: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是消极颓 废的人生观,是虚无主义和蒙昧主义。 • 代表人物:老子和庄子 • 主要论点: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主张回归自然、 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 • 进步性:揭露了统治阶级道德的虚伪性,以幻想 的形式表达对个性自由的企望。
• (五)陈鹤梦的教育思想 • 地位:幼教开拓者、儿童教育家 • 思想核心:活教育 • 内容:目的论、课程论、教学论 • 目的:为了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 指导原则:书本与儿童直接经验相结合


课程形式:符合儿童活动、生活方式、交往方式
基本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三 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 (三)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 地位:平民教育家、乡村改造运动的倡导者实践 家,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 思想: 文艺教育 • A 四大教育 生机教育 • 卫生教育 • 公民教育 • 学校式 • B 三大方式 家庭式 • 社会式 •
• (四)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 地位:人民教育家、民主主义战士,中国创造教 育的先驱 • 思想:#生活即教育--生活为教育内容 • #学校即社会--把学校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 • #教学做合一--强调学做结合 • 观点:提出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一)
《知识与能力》学习建议
→以基本问题和基本概念为重点: 记住并理解一些基本概念;把学习内容整理成 为各种选择题、简答题、问答题。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自己的体验: 要特别注意对典型教育现象和突出的教育实践 问题的分析,善于举例说明观点。 →以《考试大纲》中的观点为标准: 尊重大纲中的内容与观点,其他教材可以作为 学习参考资料。
• (五)朱熹的教育思想 • 地位:理学的集大成者,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教 育家 • 教育思想: A 小学、大学的论述 • 小学培养儿童的行为习惯,学习基本知识 • 大学是自学和学术观点的交流 • B 朱子读书法 •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 紧用力、居敬持志
二 我国近代教育思想
• (四)《学记》的教育思想 • 地位:古代教育文献,最早的教育专著,我国教 育学的雏形 • 教育原理:教学相长、循序渐进、长善救失、尊 师敬道、启发教学 • 主要思想:※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 • ※设计了完整的教育体制 • ※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教育考试制度 • ※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 • ※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 • ※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体系,按学生心理、年龄分别授以不同的教学科目。在教育史上第一 次提出了“四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 早提倡者。
• 代表作:《理想国》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 (三)亚里士多德及其《政治学》 • 地位:古希腊哲学家 • 思想: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所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教育知识与能力》课程体系
•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中外教育思想概述 教育概述 学制与义务教育 教育目的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
• • • • •
• • • •
一、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一)孔子的教育思想 地位:最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代表作:《论语》 思想:★ 个性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
•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 • 地位:革命家、教育家 • 思想:A 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 B 主张教育独立 • (二)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 地位:教育家、爱国者,职业教育的先驱 • 思想: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提倡大职业教 育主义,重视职业教育。
有的人都应该受同样的教育。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的原则,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
• (四)昆体良 • 地位: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的教育家。 • 代表作:《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一部教育专著
四 西方近代教育思想
• (一)夸美纽斯及其《大教学论》 • 地位:捷克教育家,教育学之父。 • 观点:教育的自然性:人有相同的自然性,都 应受到同样的教育; 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 原则;泛智教育 • 代表作:《大教学论》 •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教 育学学科的萌芽
•(二)卢梭及其《爱弥儿》 •地位: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 •思想: •A 人的本性是善的,社会、环境、教育对人的影响很大 B 推崇自然教育理论 •C 强调“儿童是教育主体” •代表作:《爱弥儿》 •(三)佩斯泰洛奇及其教育思想 •国籍:瑞士教育家 •思想:教育目的:全面和谐地发展儿童,德智体一体化 • 教育职责:塑造完整的、富有个性特征的人 • 教育规律:教育学》 • 贡献: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奠定了 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 标志:1806年《普通教育学》 • 思想:★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 (一)苏格拉底及其问答法 • 地位:古希腊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 贡献:问答法(又称苏格拉底法、助产术、产婆术)
• • • 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 第二步,定义(反复诘难、归纳,得出概念) 第三步,助产术(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 (二)柏拉图及其《理想国》 • 贡献:区分了现实世界和理念世界,建立了相对完整的金字塔形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