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 导师 详细介绍

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 导师 详细介绍

硕士研究生导师梁利民教授简介一、基本信息梁利民男1956 年1 月江西吉安人博士学位教授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1 、小康社会与休闲体育2 、学校体育所在系部休闲体育与管理系二、专业特长体育人文社会学三、近三年来主要成果1 、大众体育权利和义务探析中国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体育》2002 、2 全文转载2 、“九运”后广东奥林匹克中心经营环境分析广州体院学报2002 、113 、从终身体育的视点出发中国体育报理论经纬版2002.14 、广州体育公园建设及运行保障机制的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3 、105 、21 世纪大学体育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新概念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举办首届中美学校体育论文报会专题发言广州体院学报2004 、16 、大学生运动休闲生活探索广州体院学报2005 、17 、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的主体及运作武汉体育学报2005 、48 、全民健身市场网络运行机制的研究成都体院学报2005 、39 、全民健身市场网络运行之管理与评价的研究广州体院学报2005 、410 、新时期信息产业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浙江体育科学2005 、3“十五”期间,作为主要参与者,先后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两项,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研究两项,主持完成学院重点课题一项。

四、在研项目1 、作为第二负责人,目前正实施一项题为《中国小康社会休闲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研究,课题经费为15 万,预计2006 年9 月完成。

2 、主持一项学院重点课题的研究,课题经费为2000 元,预计2006 年6 月完成。

硕士研究生导师谭建湘教授简介谭建湘教授,男,湖南长沙人,生于1959 年9 月。

中共党员,博士,教授。

目前担任广州体育学院资源开发办公室主任,上海体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

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体育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会体育产业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管理分会理事、广东体育产业协会副会长、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专家库成员、广州体育体科学会产业分会主任、广州羽毛球协会副主席、广州足球协会和篮球协会市场开开发顾问等社会职务。

谭建湘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的开发与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体育产业、体育管理、体育发展战略和社会体育。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为:珠江三角洲体育发展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顺德城乡生活变迁与体育发展的相互关系(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奥运重点项目布置的若干问题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发展现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我国高水平俱乐部现状与发展研究(获国家体委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主要参编和主编的学术著作有:学校体育学( 任编委,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 、国际体育场地器材标准大全(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1994 )、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发展现状(主撰稿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体育管理学(编委,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社会体育管理学(副主编,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体育经纪导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

近三年来主要承担和研究的课题有:中国体育中介企业研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2004 年,0.8 万)、大型竞赛表演投融资机制研究(体育总局软科学课题2003 年,1 万)、我国体育中介市场的现状与发展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01 年,5.6 万)、广州市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管理办法(2003 年,1 万)、广州地区体育产业结构与发展研究(2001 年,2 万)广州地区社会体育发展现状与研究(2002 年,2 万)。

硕士研究生导师楚继军教授简介一、基本信息姓名:楚继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2.12 g籍贯:河南省许昌市学位:教育学硕士职称:教授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方向:公共体育管理、社会体育所在系:休闲体育与管理系二、专业特长1、公共体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现代管理技术在体育管理中的应用2、体育社会团体组织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3、竞技运动训练与体适能理论与实践三、主要研究成果(一)科研论文1、深圳市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2(1)2、“九五”期间广州中小学生体质变化情况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6 (2 )3、深圳市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模式的思考《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3.1 (1 )4、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的影响《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1 (1 )5、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预测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6、篮球运动对我市中年男性体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与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2(第二作者)7、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体育中介市场发展的影响《体育(人大复印资料)》2004.38、第28届奥运会中国男篮比赛的分析与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第二作者)9、构建服务型基层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第二作者)10、广东省基层群众体育公共管理现状调查《中国体育科技》2006.511、广东省体育社团组织网络现状与对策《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61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特征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7.4(第三作者)13、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研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114、小康社会城市体育社团活动绩效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11(二)研究课题1、论休闲运动教育国家社科基金课题(02CTY001 )2002.6 (课题主要成员)2、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群众体育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99BTY006)2003.63、构建服务型基层政府体育行政管理体系的研究国家体育总局软科学研究项目(682SS04082 )2004.6(主要成员)4 、“非典”对广东省群众体育活动的影响及新时期群众体育管理模式改革的研究广东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03SJA890002 )2003.65 、广东省构建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广东省体育局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116 、宽裕小康地区体育社团活动实效化组织策略研究广州市体育局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子课题2005.11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大众体育的需求及消费特征研究(03BTY019)?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子课题2006.12? 主要成员8、我国城镇农民工体育活动的现状研究——基于东南沿海的实证研究(785ss05048)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5.6 主要成员9、珠江三角洲小康条件下成人体质的调查研究(649ss0404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2004.610、广东省高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立项课题2004.6 主要成员11、小康社会老年人体育生活方式及评价体系研究--以广东为例(1074SS07031)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项目2007.4 主要成员四、在研项目1、城市社区休闲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研究(1281SS08099)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92、体育文化多样性研究(08BTY009)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2008.6 主要成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吕树庭教授简介一、基本信息吕树庭,男,1944 年11 月28 日生,吉林省长春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体育学组评委。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运动与社会);所在系部:休闲体育与管理系。

二、专业特长吕树庭教授早年留学日本,专攻体育社会学。

在回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立足社会学的视野,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致力于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决策与实践服务的实证研究。

三、近三年来的主要成果主编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一部,作为第一责任人主持省部级课题研究 3 项,主持厅局级重大课题1 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署名人论文7 篇,在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2008 北京奥运会理论研讨会》上,大会报告论文1 篇。

四、目前在研项目2005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 奥运会观众研究》,立项批准号:739SS05002 ,资助经费10000 元,研究年限1 年。

硕士研究生导师韩会君教授简介一、基本信息1. 姓名:韩会君2. 性别:男3. 出生年月:1963 年2 月4. 籍贯:黑龙江省5. 学位:博士6. 职称: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体育学院)7. 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8. 研究方向:体育与社会发展;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9. 所在系部:体育教育系10.担任的职务:继续教育部主任第四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

二、专业特长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学三、主要社会兼职1、中国社会学会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体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委员、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副会长;3、广东省教育学会学校体育卫生专业委员会秘书长;4、广东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秘书。

四、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一)著作与教材1、教材:《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参编)2、专著:《成人体育学习论》,天津教育出版社,2011.113、教材:《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二)主持的课题1、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大众体育服务体系的研究—兼论珠江三角洲体育带的构建”,(2011年2月结题)。

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全民健身条例》执行力的现状及运行机制的研究”(2010年)3.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远程培训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2009年)4. 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建设研究”。

(2010年)5、广东省体育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广东省体育公共服务外包实施策略研究”(2011年,在研。

)(二)公开发表与入选各类论文报告会的论文(限第一作者)1、第16届亚洲运动会科学大会分会报告论文,小康社会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生活方式的特征分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中国广州,2010年10月。

2、美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给我们的启示—以马里兰大学为例,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63、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青少年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64、广州市民对亚运会后效应的心理认同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1.65、“广东省体育特色学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获第十一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三等奖(2011年7月,内蒙,包头)硕士研究生导师栗艳梅简介栗燕梅,女,汉族,1966年3月生,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休闲与管理系系主任助理、兼休闲体育教研室主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