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的实质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一、内容要点1.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党性问题。
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一项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①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为其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②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③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沤歌人民群众的创造业绩。
(2)提倡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①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②语言通俗易懂大众化;③风格鲜明泼辣个性化。
(3)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方式:①充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②坚持发表读者(听众、观众)来信;③经常开展受众调查。
二、重点讲解1.“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
”这是马克思对新闻工作群众性原则的重要论述。
他指出,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萎靡不振。
在马克思看来,人民的报刊应当是属于人民的。
它体现人民的精神,表达人民的思想,与人民同甘共苦,同生同在,为人民表达舆论,仗义执言;它依靠人民的信任与支持生存和发展。
马克思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2.“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需要500、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这是列宁对于报刊工作的群众性原则的重要论述。
他除了强调党的报刊要反映工人群众的利益,充当工人群众的喉舌外,还格外强调党报工作要争取工人群众的支持。
他坚持在报刊上发表工人群众的来信和来稿,积极主张在工人群众中发展通讯员,建立党报的工人通讯员队伍。
列宁主张报刊注意挑选和扩充工农通讯员,建立和健全工农通讯员队伍,以便了解各地情况,保持同群众的联系。
3.“《人民日报》是党的报纸.也是人民的报纸。
”这是1986年7月2日,《人民日报》在为纪念改版30周年致读者的社论《我们的心愿》中的重要观点。
它充分表明了党要将自己的机关报办成人民的报纸的鲜明立场。
三、难点解析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如何对待群众,是一个根本的立场问题、世界观问题和党性问题。
坚持群众性原则是共产党人的一项根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应用和体现。
这一原则的理论依据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作为国家的主人,同时也是新闻事业的主人,国家的新闻事业从根本上说都属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最高宗旨和最终目的,而新闻事业的全部工作也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监督来完成。
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实质所在。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的基本要求群众性原则涉及的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中的群众意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问题。
它要求新闻工作者应当具有群众意识和群众观点,应当坚持群众路线。
它要求新闻传播具有群众性内容,新闻报道具有群众性形式,新闻工作实行群众性方式,走群众路线。
(1)加大新闻传播的群众性内容所谓群众性内容,是指新闻传播要提供群众所需要的各种新闻与社会信息,反映群众的实际生活和劳动业绩,满足群众获知、信息服务及舆论表达的需要,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原则在新闻传播中的基本要求。
①尊重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与信息服务,为其行使参政、议政的民主权利创造条件。
在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他们拥有参政、议政,对党和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行舆论监督的民主权利。
一切新媒介都应当通过每日不间断的新闻报道,及时向人民群众报告国内外发生的各种重大情况,报告有关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各种重大决策的制定情况,使人民群众能及时、准确、直接、具体地了解到国际、国内形势及党和政府工作的真实情况,以便更有效地行使自己参政、议政和进行舆论监督的民主权利。
新闻媒介向人民群众提供的信息除了涉及国内外重大事件的新闻信息外,还包括经济。
科技、文化娱乐和社会生活的各种信息,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各方面的信息需要,使他们借助这些信息更好地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
②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工作都应当以维护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新闻事业自然也应当把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要时时、事事、处处站在人民的立场,热情关心和体谅人民群众的疾苦,充分表达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同一切侵犯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作坚决的斗争,真正当好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③全面反映人民群众的劳动生活,沤歌人民群众的创造业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承担者。
他们每天通过自己的劳动描绘着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壮丽图景,创造着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光辉历史。
他们是社会生活与社会变革的主体,是国家的真正主人。
(2)提倡新闻报道的群众性形式所谓群众性形式,是指新闻报道要充分考虑群众接受新闻的心理习惯和能力、水平,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形式进行新闻传播和思想宣传,力求做到通俗化、大众化、多样化和个性化。
①形式生动活泼多样化。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好的报道形式,有助于受众对报道内容的接受和认知。
新闻报道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从体裁上讲,消息、特写、通讯、评论、调查报告、记者述评、新闻分析、报告文学等等均可采用。
新闻工作者要根据报道内容和读者的喜好选择恰当的报道形式。
从报道手法上讲,要注意多用来自群众实际生活的具体的事实说话,多用群众喜欢的轻松活泼的文字和版面语言报道和评述新闻;要尽可能地采用能吸引群众直接参与其中的报道形式;要不断变换报道手法,尽可能吸收一些新的报道形式。
②语言通俗易懂大众化。
报纸要语言通俗易懂,大众化是重要的条件。
真正群众性的新闻语言应当做到生动具体、新鲜有趣。
亲切平和、简洁明快,使人读来感到有味道,愿意读。
③风格鲜明泼辣个性化。
新闻报道最忌死板老套,千篇一律,毫无个性。
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鼓励该报保持“尖锐、泼辣、鲜明”的优点。
一家真正具有群众意识和群众观点的媒体,应当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形成一种为群众所认可、所喜爱的好的文风。
(3)实行新闻工作的群众性方式所谓群众性方式,是指新闻工作要贯彻执行群众路线,要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帮助办好新闻事业。
具体说,就是要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实行专业人员和通讯员及广大群众相结合的方式,真正使新闻事业成为全体人民群众共同的事业,使新闻工作依靠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来齐心完成。
具体方式有以下二些:①充分重视群众来信来访。
读者来信来访往往能最直接、最真实地反映舆情,代表民意。
这是新闻事业加强同群众联系的有效形式,也是党政机关了解民意,掌握舆情的重要渠道。
新闻单位一定要以满腔的热情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
这项工作决不仅仅是群众工作部门的事,而应当成为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关心并努力去做好的事情。
②坚持发表读者(听众、观众)来信。
新闻单位一定要提高到群众路线的高度来认识这一工作,不但要精心选择典型性的读者来信适时发表,而且要注意督促有关部门重视读者来信中提出的问题,负责任地作出答复和协助解决。
这样做,不但密切了同群众的联系,而且也提高了媒体的声望。
③经常开展受众调查。
人民群众是新闻传播效果的直接感受者和最终检验者。
开展受众调查是媒体了解群众对自己工作的批评和建议,以便适时调整报道计划,改进报道工作的有效途径。
第2单元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群众性原则)一、内容要点1.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1)“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含义及意义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思想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工作路线。
其核心内容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报工作中的体现,概括地说,就是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办好报纸。
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正是对这一内容的形象概括。
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对于做好新闻工作,对于加强人民群众同新闻事业以及同党和政府的联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有助于加强党对新闻事业的领导。
第二,它有助于吸引党员和群众关心和重视党的新闻事业。
第三,它有助于保持新闻事业同群众的密切联系。
第四,它有助于加强新闻事业同实际的联系。
第五,它有助于加强人民群众同党和政府的联系。
(2)“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基本要求①各级党委要把办好新闻事业作为重要工作,列人党委的议事日程;②动员广大党员关心和参与新闻工作;③建立健全党政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宣传机构;④建立健全通讯员队伍,吸引广大群众支持并参与新闻工作;⑤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对新闻机构及从业人员的监督机制。
(3)基层通讯员是现代新闻传播依靠的重要力量①只有依靠群众,才能保证可靠的新闻来源;②只有吸引群众参与新闻工作,才能保证群众参政、议政民主权利的实现;③基层通讯员是现代新闻传播依靠的重要力量。
二、关键术语1.主动、鲜明、尖锐的文风这是毛泽东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对报刊文风的要求。
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写的《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列数了党八股的八大罪状,批判了恶劣的八股文风。
后来,他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就鼓励该报保持“尖锐、泼辣、鲜明”的优点。
他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
”2.读者来信是政治的“晴雨表”这是列宁对于读者来信重要性的形象表述。
认真对待读者来信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光荣传统、列宁曾多次指示报社的同志要做好读者来信的工作。
他认为政府有关部门则可以通过读者来信了解群众劳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想法、意见、困难和要求,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群众释疑解惑,排忧解难。
三、重点讲解1.“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是我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一个创举群众路线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思想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工作路线。
其核心内容是:充分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做好工作。
群众路线在党报工作中的体现,概括地说,就是全心全意地依靠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办好报纸。
而“全党办报,群众办批’正是对这一内容的形象概括。
“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是在无产阶级党报工作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和提出的。
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闻事业的一个创举。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都十分重视在党报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他们都曾论述过依靠党员和工人群众办报的问题,而且在报刊工作实践中也都进行过群众办报的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如发表读者来信,开辟读者论坛,发展工人通讯员,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