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旅游》第五章奖励旅游
内容安排上的变化,如徒步、爬山、生态旅游或者氢气球 旅游等等。此类活动具有冒险精神,欧洲市场反应强烈
三、正确认识奖励旅游
• • • • 误区一:将奖励旅游等同为一般的团队旅游 误区二:将奖励旅游等同于公费旅游 误区三:将奖励旅游等同为贵族旅游 误区四:认为奖励旅游所花的钱不是企业的
• 误区一:将奖励旅游等同为一般的团队旅游。必须承
(三)根据奖励旅游的组织形式:
• • • • • • • 国内团体旅游 国内散客旅游 特色活动 国际豪华游船 旅游券 海外团体旅游 海外散客旅游 39% 36% 36% 24% 21% 21% 15%
(四)根据客源市场的强度趋势
• ——传统型
1990年以前旅游企业常见的组织形式 组织模式:旅游中安排颁奖典礼,主题晚会,由企业 领导参与,请名人参与奖励旅游中的某个环节等。 借助豪华高档衬托参与奖励旅游成员的价值,通过精 心策划的安排制造令人难忘的惊喜。 以美国为代表,最大的奖励旅游市场在美国 • ——参与型
• 奖励旅游 • 使受奖者有一种新的荣誉感,增强对企业的认同 • 有利于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与客户、客户与客户之间的交 流 • 有利于企业的市场宣传活动
奖励旅游与一般旅游的区别
• (1)旅游参与主体 • 一般的旅游是旅游者的个体行为,或自助游、自驾游等 • 奖励旅游是公司组织的群体性活动,是企业行为,团员都 来自同一企业的顶尖好手或特殊人才。
• 物质奖励 • 实物奖品奖励
• 问题:大家对实物价值的看法有所不同,很难与得奖人的 需求对路 • 多数获奖者对实物的估价低于其实际价格,因为得奖人明 白,发奖人很可能用批发价或者接近于批发价的价格买进。
• 精神奖励 • 评先进、评劳动模范、登主席台、戴大红花、媒体报道表 彰是中国式的精神奖励。 • 问题:当劳模不容易,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 正常人不愿为之,也不敢为之,也就失去了榜样的作用 • 还容易产生人际矛盾
• (5)旅游产品的内容 • 形成安排需要根据企业意图量身订做。活动不仅仅是安排 特殊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好包括了企业会议、培训、颁 奖典礼、主题晚会或者晚宴、舞会及个性化奖品赠送。
• 旅行社旅游接待要有特殊,有特殊的时间安排、特殊的策 划流程、特殊的食宿交通、特殊的人员安排、特殊的售前 售后服务等
认的是,奖励旅游99%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的,但奖励旅游 并不等同于一般的团队旅游。二者的区别大致如下表所示。
• 误区二:将奖励旅游等同于公费旅游。
• 根据旅行社调查,现在奖励旅游市场多面向外资或合资 企业,国有企业很少看好奖励旅游这种方式,其中最主要 的原因就在于“多数人觉得奖励旅游就是公费旅游,是不 正当的”。事实上,奖励旅游与公费旅游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奖励旅游并不等与公费旅游。
• (4)奖励旅游的参与主体是对企业的发展做出或即将做出贡献的优秀人员 , 他们往往都是业中的顶尖好手和特殊人才。 • (5)旅游活动是奖励旅游的载体,专业旅游企业是奖励旅游活动的策划者 与实施者。 • (6)奖励旅游除了奖励和慰劳的目的以外还有多重附加功能,如凝聚员工 向心力、树立企业形象、强化企业文化、持续鼓励员工提升工作绩效, 甚至是为企业市场开拓做准备等等,但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持续、稳 定和健康发展。
• (3)旅游的决策者 • 由于旅游活动目的的特殊性,决策者,就是企业而不是旅 游的参与主体(员工或客户),只有企业自身有权决定是 否开展奖励旅游
• (4)旅游服务的提供者 • 旅行社、旅游公司等专业机构是奖励旅游活动的具体组织、 安排和实施者,但奖励旅游给他们带来的商机之大,非一 般的散客旅游、组团旅游可比 • 这样的“上帝”很难伺候,需要更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 量,需要更多的专业知识和营运经验
奖励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 • • ——起源:1906 美国 “全国现金注册公司”为其员工提 供了一次参观其总部的旅游活动。 ——美国的奖励旅游已近成熟,欧洲仍在发展 ——亚洲的奖励旅游远不及欧美,但发展迅速
(二)根据奖励旅游的对象,一般包括: • ——本公司的员工(工作杰出成绩者) • ——经销商(销售业绩十分突出) • ——消费者(忠实品牌者或幸运者)
•
•
• 误区四:认为奖励旅游所花的钱不是企业的。
• “奖励旅游的资金来源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既“是 受到奖励旅游的人员自身在实践企业特定目标而创造出来的 利润来完成的” 因此,虽然奖励旅游所花的钱是从员工多 创造的利润中划出的,但企业在效益核算时,奖励旅游的花 费仍然会计入企业的成本费用中。
误区三:将奖励旅游等同为贵族旅游
• 为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奖励旅游非常强调“非比寻常”,需 要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非比寻常”并不完全指奖励旅游的高 消费性,而是指在整个旅游行程安排方面奖励旅游很独特,力 图给参与者留下难忘的经历。 比如在VIP礼遇方面,主要突出的是温馨的服务,诸多的惊喜如 航班上的菜单、客房的信纸(或信封)上印有客人的名字等; 在难忘经历塑造方面,主要方式是构思巧妙的欢迎晚宴、主题 宴会、研讨会、惜别晚宴等。
奖励旅游主要包含六个内在要素
• (1)奖励旅游的本质是“管理工具”,其最终目的是协助企业达到特定的 目标。 • (2)奖励旅游的核心是“鼓励”,这种鼓励具有“继往开来”的双重性, 既是对以往工作成绩的奖励,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
• (3)奖励旅游成功的关键是“非比寻常”,奖励旅游的行程安排独特, “无限惊喜”“倍感尊荣”是奖励旅游最高的精神写照。
学习项目5 奖励旅游
5.1 奖励旅游概述 5.2 奖励旅游的运作模式 5.3 奖励旅游策划 5.4 奖励旅游的管理
• • • • •
Hale Waihona Puke 常见的奖励的方式: 现金奖励 物质奖励 精神奖励 奖励旅游
• 现金奖励 • 可能是最受欢迎的,但也是最没有效果的激励方式 • 使用现金奖励,开销可能很大,增加了支出费用,效果却 一般。 • 现金没有持续性的激励价值 • 容易与惩罚相混淆
• (2)旅游目的 • 一般的旅游,观光、休闲,增长见识,获得身心愉悦 • 奖励旅游,让员工获得非凡经历的休假,更是树立企业形 象,宣传企业理念,培植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激 励员工,最终提高企业业绩,并促进企业未来发展的良机
• 例如 • 较大规模的奖励旅游,会有包机、包车、包场等方式,相 应的会打出企业标识,有助于树立企业良好形象、扩大知 名度。若有媒体报道,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