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产品实现的策划和过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要求对所需的过程进行策划,确保公司实现过程的策划与管理体系的其它要求相一致,对制造、安装、改造和维保服务有效控制,以确保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

2 范围
适用于对制造、安装、改造过程和维保过程的确认,产品的防护、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标识和可追溯性,顾客财产的控制。

适用于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有关的质量策划的控制及相应的质量计划的编制、实施和控制。

3 术语与定义
无。

4 职责
4.1 质量管理部负责电梯制造、安装、调试、大修、改造、客户意见处理及技术支持服务过程的监督控制,产品质量特性的监视和控制,组织编制质量计划、管理方案,对质量计划、管理方案涉及的相关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2 生产部负责电梯制造全过程的控制: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与相应的工艺规程,组织实施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批次管理,生产现场的环境管理、物流管理和生产活动的协调安排、进度监控,生产设备、工装模具管理、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

配合质量管理部对质量计划、管理方案的编制及对相关部门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3 售后服务部负责电梯的安装、改造、大修、维修保养服务过程的控制,编制必要的作业指导书及相应的操作规程,负责标识和可追溯性的控制,负责客户意见处理及技术支持服务过程的控制,。

4.4 销售部负责产品介绍、报价、合同的签订、客户意见处理。

4.5 各部门:负责实施相应的质量计划、管理方案内容。

5. 工作程序
5.1 产品实现的策划
5.1.1 常规产品已通过管理体系策划,建立了管理体系文件,对常规产品实现直接过程及支持过程均有相关文件进行控制(如作业指导、工艺文件等),不再制订质量计划。

5.1.2 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必须编制质量计划。

表述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及如何应用于具体的产品、项目和合同的文件称为质量计划。

质量计划以适于公司运作的方式形成文件。

5.1.3 编制质量计划的时机:
5.1.3.1 产品、工艺技术或材料改进,技术革新或设备改造;
5.1.3.2 销售合同中顾客对产品有特定要求;
5.1.3.3 现有管理体系文件未能涵盖的特殊事项。

5.1.4 质量计划的内容
5.1.4.1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确定管理目标等;
5.1.4.2 针对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所需建立的过程和子过程,确定关键过程和活动,并对过程或涉及的活动规定途径,形成文件;
5.1.4.3 确定并提供上述过程所需的资源、运作阶段的划分、人员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5.1.4.4 确定过程涉及的验证和验收准则;对过程和产品重要性或关键特性,应安排测量和监控活动;
5.1.5 质量计划的编制原则:
5.1.5.1 质量计划的内容要根据策划的内容和结果来确定;
5.1.5.2 符合管理方针与管理目标,并与管理体系文件中的内容协调一致;
5.1.5.3 可引用已有的管理体系文件中的相关内容,并根据特殊的要求编制新的内容;
5.1.5.4 质量计划可作为独立的文件,也可根据需要作为其他文件(如项目计划等)的一部分。

5.1.6 质量计划的编制、审批和发放:
产品实现的质量计划由质量管理部组织编写,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单项质量计划由各相关部门负责人组织编写,交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

质量计划以受控文件形式发放到使用和相关部门,顾客有要求时可发放给顾客。

5.1.7 质量计划的实施
各部门在执行中应按质量计划的规定要求进行控制,并将质量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反馈到质量管理部。

5.1.7.1 供应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要求,采购满足《质量计划》的原辅材料、工装设备、监视和测量装置。

5.1.7.2 生产部按《作业(工艺)控制程序》的要求进行工艺设计,提出原材料和设备采购计划(包括采购要求),必要时,组织质量管理部进行工艺验证。

5.1.7.3 质量管理部根据针对特定产品、合同和项目的《质量计划》要求,编制验收准则,必要时,可提出监视和测量装置改进和购置计划。

5.1.7.4 人力资源部负责提供为执行《质量计划》所必需的人力资源,必要时,可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重新确认。

5.1.8 质量计划的监督
质量管理部负责监督各部门质量计划的实施,根据要求协调相应部门之间的接口和资源配置,并进行总体控制,并及时报告总经理。

5.1.9 质量计划修改
质量计划的修改:由修改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进行修改,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5.1.10 质量计划完成后,有关文件由质量管理部存档保存。

5.2 产品实现过程的控制
5.2.1 生产准备阶段
5.2.1.1 生产计划
1)行政管理部按照销售部合同,下达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主计划。

2)合同执行按照主生产计划下达制造的生产计划,准备好相关的工艺技术文件并组织生产。

3)售后服务部编制安装、改造、大修项目施工方案、月度(或季度)安装改造计划,准备好有关的工艺技术文件。

4)售后服务部编制每月维保计划及有关操作技术文件下达班组。

5)物料准备:根据公司实际情况,供应部按订单预备足原材料和其它辅料材料,以确保材料供应商能满足生产需求。

6)人力资源准备:生产部根据生产状况定编、并依据产能评估合理调配人员,当现有人员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时,生产部主管向总经理提出补充人员申请,经批准后,由人力资源部安排招工。

5.2.2 正式生产阶段
5.2.2.1 生产部生产人员拿到生产主管下发的生产通知单,到仓库领取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

5.2.2.2 为确保生产流程顺畅,在新产品有特殊要求时,生产部有关人员应对各工序负责人讲解有关生产流程和技术问题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主管人员在生产前应向员工讲解各项注意事项,生产部主管应不定期巡查各工序的执行情况,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应及时纠正,必要时组织员工进行现场培训,使操作人员确切掌握操作规范。

5.2.2.3 在生产过程中,作业工人必须按照设备操作规程、工艺过程卡、工序作业指导书规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作业。

对本过程中的过程参数进行检查,对产品质量进行自检,并负责由本人造成的不合格产品进行返工。

5.2.2.4 生产过程中,生产主管人员应教育员工对所做的产品进行自检自控。

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所
有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和监督作业工人的操作步骤、方法以及生产出的产品的质量情况,及时纠正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作业,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2.2.5 过程问题处理:生产过程中,作业工人及其他人员一旦发现工序产品不合格、使用物料错误、操作方法不规范、设备异常、工艺参数异常等,应立即处理,不能解决的问题逐级上报,直至解决。

5.2.2.6 生产过程中出现意外原因不能按预期的时间完成生产任务时,生产部应通知销售部,由销售部与客户协商后将协商结果通知生产部,以便其根据协商结果调整生产计划。

5.2.2.7 为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品质,各生产工序应积极配合,做好相关改善工作,以保证生产水平及产品质量的日益提高。

5.2.3 安装、改造、大修过程控制:按《安装、改造、维修过程控制程序》规定要求执行。

5.2.4 关键和特殊过程控制
5.2.4.1 关键过程包括
1)对电梯的质量、性能、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等有直接影响的工序:样板架放线、导轨的安装、机房承重梁的安装、曳引机组安装、电气线路的安装、曳引绳的安装、钢丝绳/绳头锥套的安装、厅门的安装、膨胀螺栓的安装、电气线路的连接、调试活动。

2)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安装技术要求高或问题可能发生较多的工序:导轨的校正作业、厅/轿门机构及触点的校正、开门装置的校正作业。

5.2.4.2 特殊过程包括焊接处理和隐蔽工程(安装活动)
5.2.4.3 对这些过程应予确认,证实所使用的过程方法是否符合要求并有效实施。

对特殊过程的特
性参数进行连续监控并记录,必要时对设备及过程能力重新作鉴定认可。

5.2.4.4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特殊岗位培训和岗位资格审核后,才能上岗。

5.2.5 设备、设施控制:对所使用的设备、设施能力(包括精确度、安全性、可用性等要求)及维护保养有严格要求,并保存保养记录,执行《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5.2.6 原材料的控制:按《采购控制程序》规定要求进行控制。

5.2.7 工艺控制:按《作业(工艺)控制程序》规定要求进行控制。

5.2.8 工装控制:按《工夹模具设计管理制度》规定要求进行控制。

.
5.2.9 人员控制:按《人力资源控制程序》规定要求进行控制。

5.2.10 不合格品的控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

5.2.11 文件更改控制:按《文件控制程序》、《技术文件管理制度》规定要求进行控制。

6 相关/支持性文件
《基础设施及工作环境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作业(工艺)控制程序》、《过程、产品
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工夹模具设计管理制度》、《人力资源控制程序》、《工艺规程》、《检
验规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控制程序》、《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安装、改造、维修过程控制程序》
7 记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