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思维训练
一、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 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在表象、概 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作为一种 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思维的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运用。
思维和语言都是人类在生活、生产等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在人类社会 实践中,思维和语言就像两个连体婴儿,谁也离不 开谁。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依靠语言来进行。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3.好思维是练好口才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提
中国有句俗话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如果光有好的 学识——思维,没有好的口才,那也只能是一位‚满腹经文的哑巴‛罢 了。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古今中外一 切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演讲家、雄辩家,无一不是靠刻苦训练而获得 成功的。然而,苦练口才的前提应该是已经具备了较完备、较全面的知 识储备,具备了严密的、逻辑的思维方式。想要口若悬河、言之凿凿, 必定要有水可悬,有言可凿。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思维的深刻性绝不是虚无飘渺地坐而论道, 也绝不是学术名词与专业概念的汇集,深刻在于能把复杂的事物抽象化, 再把经过抽象化后的事物的精髓落到实处。像加里宁一样,一个简单准确 的比喻,一下就把一个深奥的理论阐释清楚,这才是真正的深刻。人们常 说讲话要‚深入浅出‛,这是一个极为朴素的原理,不能深入者就不能浅 出,这举重若轻的‚浅出‛,包含了多少智慧和心血,轻描淡写之间 ,一 切都解释清楚了,这是一个口才高手才能达到的境界。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二、口才思维训练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方法
口才思维品质训练的内容主要是加强口才思维的清晰性、敏捷性和适
应性训练。因为说话不仅要有条有理,要积词成句,积句成段,积段成篇, 要一句句、一段段,有步骤地说出来,而且还要有对词汇、句式等语言的 熟练使用的能力,要有灵敏的思维,能根据表达的需要,迅速准确地驾驭 语言,并适应听众的不同反应,使自己在各种场合都能镇定自若地思维, 自然而然地说话。一般说来,口才思维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也可能从这个角度思考或从另一个角度思考。
2.思维的概括性和间接性
(1)概括性
思维的概括性是建立事物之间的联系,把有相同性质的事 物抽取出来,对其加以概括,并得出认识。如5只老虎,3只山 羊,7只猴子,2只猫。这就是一个根据事物的共性使用数量来 概括事物的例子。 (2)间接性 思维的间接性是通过其它表徵来推断事物的能力,例如,警察在罪犯的 犯罪现场,通过寻找一些罪犯在现场留下的痕迹,就可以在头脑中推断出罪 犯在现场作案时的场景。医生在给患者看病时,通过病人描述症状以及通过 一些化验就可以得知病人的病情以及感染的何种病毒。思维的这种能力,把 本无直接关系的现象联系在一起,使得人们不必去直接接触某些信息,通过 这些规律,便可以成功地揭示出这些事物的本质。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3.思维的灵活性、缜密性、敏捷性
(1)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说话者善于根据对象、场合和情景,从说话目标出 发,运用恰当的艺术和策略,使说话能富有成效地进行,并善于灵活机动 地处理说话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表情达意和表达方式上灵活多样, 善于针对听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话题和角度,有随机应变的快速反应本 领。如在批评别人的时候,如何使不同性格的人能接受?批评到什么程度 是恰当的?如何开口批评?都需要因人而异,这就表现了思维的灵活性。
二、口才思维的基本特征
1.思维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1)多样性 思维的多样性是指思维的方式方法和思维的过程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特点 是由思维对象和内容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例如,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方 方面面的,不同的问题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所以人的思维活动就表现出 多样性的特点.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2)多变性 思维的多变性是指人的思维活动每时每刻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即使对
一、口才思维训练的重要意义
口才需要言之有物,所以要进行长期的、广泛的知识积累和思想的训 练;因为口才需要言之有文,所以要进行语言材料的积累、语言知识的学 习和语言能力的训练;因为口才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必须进行严格 的心理训练;因为口才还需要言之有序,言之成理,所以应该进行严格的 思维训练。 通过逻辑思维训练,可使你讲话滴水不漏、无懈可击;通过形象思
4.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
(1)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思维的深度,是指人们对事物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概括等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从事物的现状把握它的发展过程,从具体领域进入到抽象领域,从原因探索结 果,或者反过来从结果追溯原因,最终做出科学的结论。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 有些人谈话很深刻,能够追根溯源,达到一个问题的最深层次,有些人则只能 浮在表面,极为牵强,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三)归纳思维与演绎思维
1.归纳思维
归纳思维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逻辑思维方法,是一种与演绎推理过 程相对立的推理思维。在口语表达中,当我们分类分项地讲了一大堆话 之后,就需要用归纳法将这些话所要说明的共同观点或说明目的归纳一 下,以便给听众一个明确的印象。当我们要证明某个观点的时候,也可 以在列举大量的确凿事例后,用归纳法下个结论。只要归纳法用的正确, 那么结论的说服力,一般来说是非常有力的。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2)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是指人的思维活动并不是简单地重复别人的思维方法和 思维过程,也不是束缚在习惯思维的轨道上一成不变,而是依据某一现象 或事物进行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想象,往往是人 们从新的角度,并综合前人的经验教训,通过发展创新,从而揭示客观事 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指引人们获得新知识、新结论和新的思维成果。
维训练,可使你的讲话绘声绘色、幽默生动;通过逆向思维和应变思维 训练,可使你语出惊人、妙语连珠;通过发散思维训练,可使你出口成 章、魅力十足;通过类比思维训练,可让你微言大义,化繁为简,把不 好懂、不便直接说的道理通过类比让听众一听就明白;通过惯常思维的 弱化训练,帮你清除思维的盲点,讲话时绝不人云亦云,而是另辟蹊径, 推陈出新;通过思维素质的优化训练,拓宽思维的广度、深化思维的深 度,提高反应能力,提升思维的精确度和严谨性。
三、口才思维的种类
(一)联想思维与想象思维
1.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由一人、一物或一个概念而想 起别的人、物、概念的思维方法。一般分为 简单联想和复杂联想,纵向联想和横向联想 等。譬如,牛顿从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 联想到其它物体落地具有同样的特点,经过 缜密的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等思维方法, 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语言和口才对思维具有反作用
语言和口才是思维的表现形式,是思想最完善、最有效的载体。语言是 思维的工具,而口才就是富有逻辑性思维的讲话。人们用语言来交流思想, 有口才的人说话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等特征。 有学者将口才更加明确地定义为: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表达主体运用准确、 得体、生动、巧妙、有效的口语表达策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取得圆满 交际效果的口语表达的艺术和技巧,而不是‚茶壶里有饺子倒不出。‛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第五章
口才思维训练
本章内容提要:
1.口才思维的特征和种类 ; 2.口才思维训练的意义与方法。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第一节
情境导入
口才思维的特征和种类
甲乙两家公司的鞋子推销员到一个荒岛上 推销产品,第二天同时给自己的企业发回了电 报。 甲的电报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没 鞋穿,市场巨大,我将留下。‛ 乙的电报说:‚糟透了,这个岛上的人不 穿鞋,没有市场,我即刻返回。‛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2.比较思维
比较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把同类事物或同一级事物的相似、相同、 相反或有差异的方面加以对照区别,从而得出某种认识的思维方式。事物
之间不仅存在着现象上的同一性和差异性,而且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异性和
共同性。当我们在演讲、说服、交谈的时候,为了增强自己的说服力,常 用比较思维的方式将自己的话说得更明白更透彻。
遇到正面不能解决的问题就掉转方向, 从反面考虑问题。这种反向性是逆向思维 的重要特点,也是逆向思维的出发点。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思考与训练
1.什么叫思维?思维与语言是怎样的关系? 2.思维有哪些基本特征? 3.口才思维有哪些具体特点? 4.口才思维有哪些种类?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第二节
口才思维训练的意义与方法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2. 想象思维
想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具体思维形式,它是在人们大脑意识发展控 制下,对感官感知并储存的形象信息进行分解并重新组合的运动。想象 思维的根本特点是它的创造性。古人看到月亮里的阴影,创造了‚嫦娥 奔月‛的神话传说,就是联想人间的爱情故事,再加上丰富多彩的想象 而编织出来的。要是没有古人看到鸟儿的飞翔,进而想象自己如何‚长 出‛翅膀,并大胆试验,就不会有今天的飞机和宇宙飞船。在口才训练 中,想象力的培养是不可低估的。没有想象力,演讲就很难有鼓动性; 推销商品就会缺少人情味,从而影响推销效果。
(二)分析思维与比较思维
1.分析思维
分析思维是把思维对象从整体上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因 素等分别加以认识的方法。分析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口才水平必须经过 的重要环节。当我们要对某个问题发表意见的时候,如果不会分析问题, 那就很难谈出深刻的道理或见解来。分析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决定了解 决问题能力的强弱。
(四)逆向思维
也叫反向思维,是把人们通常思 考问题的惯用思路反转或颠倒过来 思考,以背逆常规的现象或违反常 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前提,来寻找 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
口才训练实用教程
经典案例
印度有一家电影院,常有戴高帽子的妇女去看电影,挡住了后面观众的视线, 电影院曾多次发通告禁止戴帽子,但效果不大。后来,电影院的经理想出了一 个办法,在电影开映之前,银幕上映出了一则通告: “本院为了照顾年老有病的 女士,放映时可以不必脱帽。‛通告一出,影院中所有妇女的帽子都脱了下来。 因为戴帽子的年轻妇女怕别人说她年老,年龄大的不愿承认自己有病,所以都 把帽子脱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