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科急救技能培训

儿科急救技能培训

PR
1分钟内 4分钟内
成功率 >90% 成功率约60% 约40% 约20%,
6分钟内成功率 8分钟内成功率
存活者可能已“脑死亡”
10分钟后成功率几乎为0
儿童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
呼吸道阻塞
异物 哮喘 喘息
呼吸抑制
抽搐 中毒 颅内压增高
体液丢失
液体复苏


对象:休克、容量丢失或分布失衡
晶体液和胶体液 液量:20ml/kg 10-15min ,40-60-80ml/kg 以后液速根据血流动力学评价 液量过负标记;肝脏肿大 休克纠正后,继续补液、维持补液 继续补液 6-8hr ,5-10ml/kg/hr 1/2 – 2/3 张 维持补液 24hr ,60-80ml/kg 2-4ml/kg/hr 1/3张 不能纠正予以血管活性药物,继用20ml/kg
复苏指征
意识丧失 无呼吸或无效呼吸 无动脉搏动或无心音,或 婴 儿 小于 60次/分 新 生儿 小于 80次/分 产房新生儿 小于100次/分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
成 按压方法 人 小儿(<8岁) 一只手掌根
1/3-1/2 胸廓前后径
婴儿(<1岁) 食、中指尖
胸廓前后径的 1/3
双手掌根


持续生命支持 PLS




注意保证氧合 病人持续昏迷,体温上升,肌张力增强或抽动时, 应及时脑复苏。 脑复苏的原则:降低颅内压、减低脑代谢、改善 脑循环、促进脑功能的恢复等 亚低温治疗:对复苏或无意识而血流动力学稳定 的患者应予32-34℃低温治疗,在12-24h内可能是 有益的。 低温治疗 尽早开始低温治疗能改善心脏停搏患 者预后

心肺复苏药物



血管加压素 认为是与肾上腺素相比可能同样有 效的一线选择药物 去甲肾上腺素 严重低血压和周围血管低阻力应 是其适应证,相对适应证为低血容量。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非CPR的一线用药,自主循环 恢复后血压仍低或心动过缓者使用 异丙肾上腺素,仅用于非心脏骤停、非血压降低 的心动过缓,以及尖端扭转性室速患者 腺苷

单手
双手环抱
单掌按压
双指按压
有效的按压需要
足够的按压频率(100次/分) 足够的按压深度 (胸廓厚度下降1/3-1/2) 足够的胸壁回弹 足够的(不间断的)按压

心脏按压有效的表现
按压时可触及动脉搏动 扩大的瞳孔缩小,光反射恢复 口唇、甲床颜色好转 肌张力增强或有不自主运动 出现自主呼吸
有创通气------建立人工气道连接呼吸机 无创通气------利用鼻塞、鼻罩和面罩等连接呼吸机



有创----无创通气亦可作为机械通气序贯治 疗的一种方法 机械通气又可分传统机械通气和高频通气
传统机械通气又称间歇正压通气 高频通气---- 高频正压通气 ---- 高频喷射通气 ---- 高频震荡通气

机械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IPPV)

辅助程度
完全通气:病人呼吸不能干预机器 部分通气:病人自主呼吸参与


通气方式

容量通气: 潮气量 5 --- 8mg /kg

VCV、 PRVC、VS、 VAPS、 VTPC、 PAV PCV 、PSV、 BiPAP、APRV

压力通气: 吸气峰压 18 --- 25 H2O
临时再培训,应付考查


理论比实践考核要好
非急救专业,较高年资医师理论考核较差

考试合格,但临床抢救时,一片混乱
思 索

定期反复培训
培训时突出重点


增加模拟、实践的机会
受培训者思想重视
心肺复苏成功关键 ----- 早期BLS 早期进入ALS
早期识别和呼叫 早期进入高级生命支持
早期CPR
早期除颤
第一次 DC 电击 双相或单相 2J/kg
立刻 CPR 2min (5个CPR循环)
无心跳/无脉心电活动
非电击
肾上腺素 10mcg/kg IV/IO
第二次 DC 电击 双相或单相 4J/kg
立刻 CPR 2min (5个CPR循环)
继续 CPR 2min
儿科心肺复苏

儿科医务人员必须掌握


质量年、质控在急诊、ICU每次必查的技能
儿科急救技能培训
de
问题&探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汤定华
内 容

心肺复苏
液体复苏


机械通气
儿童创伤的评估
儿科心肺复苏



2005指南的核心内容 CPR 三个阶段 ABCD 四步法 最初阶段:第一个ABCD 基础生命支持 BLS A 开放气道 B 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 D 体外除颤 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高级生命支持 ALS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继续CPR D 药物应用 第三阶段:第三个ABCD 稳定及复苏后的监护 PLS A 气道控制和通气 B 脑复苏 C 循环和器官功能维持 D体征预后评估

静脉血管:外周静脉,中心静脉 骨髓通路:心跳呼吸骤停、休克、难治性惊厥 气管内:肾上腺素(10倍剂量)、利多卡因、阿托品 心内,现已不建议应用

心肺复苏药物
肾上腺素 0.01mg/kg/次 α效应缩血管 > 0.3ug/kg/min < β效应素 胺碘酮 5mg/kg 1hr 10-25mcg/kg/min 利多卡因 1mg/kg 镁剂 0.1-0.2mmol/kg (尖端扭转型室速) 阿托品 20mcg/kg (无心跳或严重心率缓慢) NaHCO3 1 moll/kg (严重酸中毒、血液动力学 不稳定、高血钾等) 钙剂:已确定对CPR不利,确定低钙、高镁血症、 和钙通道阻滞过量等 葡萄糖:不提倡在无血糖和微量血糖评估下使用 葡萄糖;疑有低血糖或患儿对常规复苏无反应 时应用葡萄糖。
呼气开始
Time (sec)
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开始-吸气终止流速恒定不变
方波型
(L/min)
Flow
压力随气道压力和肺顺应性改变
Pressure
(cm H2O) 潮气量基本恒定,受高压限制报警影响
Volume
(ml)
Time (sec)
压力通气与容量通气区别
↙VCV的压力曲线
平台压
PCV的PIP比VCV的平台压稍低
失血 烧伤 呕吐
体液 分布失衡
脓毒血症 过敏反应 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循环衰竭
心脏停跳
异物吸入




轻度异物吸入无需处理,咳嗽可清除异物 重度异物吸入(即小孩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儿童,行膈下腹部按压(Heimlich操作法) —婴幼儿禁按腹部,易使内脏损伤 —无反应婴儿,先检查口腔,清除口腔内 异物,再进行人工呼吸 —无反应婴儿反复拍背5次,随后5次心脏 按压,直到异物排出 注意:不要盲目将手指伸入口腔清除异物 以免将异物推进咽部,损伤口咽。只有明 确见到咽部物体时才能进行清除,最后人 工呼吸,心脏按压
机械通气

工作原理
吸气时,关闭呼 气阀压力>肺内 压气体入肺 吸气模塊 氣源
监护反馈
控制模塊
呼气模塊
容量控制通气
Paw (cm H2O) PIP
经气道压 (PTA)
平台压
呼气阀打开
吸气开始 PIP
呼气开始
Time (sec)
肺泡扩张时间 (seconds)
Paw (cm H2O)
肺泡扩展压
吸气开始


液体复苏




任何休克都存在容量问题 首批20ml/kg后需鉴别休克原因 尤其是心源性休克,有时感染型与心源性鉴别较 难,建议中心静脉导管应用 液体选择,首批晶体液,安全、便捷、无过敏反应 不可用含糖盐水复苏 失血、低容量和创伤性可用3%高涨盐水6ml/kg 输液通路的建立. 2000年AHA规定90秒钟,三次静 脉穿刺失败,即应建立骨髓通路,任何年龄均可用



( BLS ) ( ALS )


30:2 15:2

基础 CPR 高级 CPR
按压:呼吸 按压:呼吸
连接除颤器和心电图监护 可除颤 VF/无脉VT
CPR期间
检查电极和电击板部位和连接 开通/检查/确认IV/IO通畅 纠正可逆性原因 • 低氧血症 ·低血容量 • 低/高钾血症·中毒 • 低/高体温 ·血栓 考虑: 插管/建立高级气道 血管加压剂: 肾上腺素10mcg/kg 每3min 抗心律失常: 胺碘酮 5mg/kg 或 利多卡因 1mg/kg(VF/VT) 镁剂 0.1-0.2mmol/kg (尖端扭转型室速) 缓冲:NaHCO3 1moll/kg 阿托品 20mcg/kg或起搏 (无心跳或严重心率缓慢

心肺复苏成功关键

院内复苏尽早建立高级气道

面罩-皮囊通气
2005指南提出:院前急救医师认为,面罩-皮囊复苏 器(BVM)与气管插管对心脏停搏通气一样安全有效。 无比较院内的研究资料。 体位和面罩选择:

心肺复苏成功关键

面罩-皮囊通气方法:注意胃胀气
C字型固定
E
字 型 开 放 气 道
心肺复苏成功关键

新生儿和小婴儿----定时限压型婴儿机

德尔格 8000,斯蒂芬妮婴儿呼吸机,千禧婴儿机 多功能呼吸机,潮气量 < 5ml---- 早产儿 < 10ml---- 新生儿 < 20ml---- 婴儿

1岁以上患儿 ---- 一般多功能呼吸机均可 50ml ---- 10kg及以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