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精品PPT课件
•3
苏轼的思想
苏轼受到儒、释、道三家的影响, 思想较复杂。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 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 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任何逆境中 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 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 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杭州、密州、 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 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 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 苏轼,史称“乌台诗案”。苏轼含冤 103天后终被赦,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二)解释下列词语,并解释加点字
茫然无知: 毁誉: 诙谐:
指对某事物一无所知。茫然,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无 知,一无所知。 诋毁和赞誉,说坏话与说好话。
谈话富于风趣,引人发笑。
溢美之词: 过分夸奖。溢,过分、超出。
余音袅袅: 迷离惝怳:
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余,剩下来的、多余的。 音,音乐、声音。袅袅,缭绕。
士 • 1085年自常州起知登州。
③1085-1093,元祐更化期 • 1085.10被召还朝,任礼部郎中,迁起居舍人 • 哲宗元祐元年(1086),升输林学士,知制诰 • 1089.3,出知杭州。疏浚茅山、建堤桥 • 辗转颍州、扬州、定州地方官任所。
三苏文集书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4、58-65岁,哲宗元祐八年至徽宗建中靖国元 年(1093-1101),亦即哲宗亲政时期。被贬 惠州安置,再贬至儋州。
指茫然若失而模糊不清的样子。迷离,模糊不清。惝, 失意、不高兴。惝怳,也作“惝恍”,失意的样子。
传记文学的特点
• 传记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他应该在回忆录、 书信、日记等等材料之外显能耐,应该把这 些材料经过头脑过滤后,再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材料的堆叠,而是一 幅完整的画,一件有匠心的作品。传记里的 事实,可能不再是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气 吞山河的豪言壮语,流芳百世的经典作品, 而是一句玩笑,片言只语、不显眼的行为等 等这些日常生活的细枝微节。传记事实的选 择就构成了传记的生命。
他的作品之中流露出他的本性,亦庄 亦谐,生动而有力,完全发乎内心。
他能狂妄怪僻,也能庄重严肃,能轻松 玩笑,也能郑重庄严,从他的笔端,我们 能听到人类情感之弦的振动,有喜悦、有 愉快、有梦幻的觉醒,有顺从的忍受。
字词积累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札( zhá )记 鼾( hān )声 惝怳( chǎng huǎng )
文学常识
1.本文选自(《苏东坡传》)第16章“赤壁赋”。 作者( 林语堂 ),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 学家。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
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 (论语派)主要人物。代表作有(《京华烟云)》(
中制科优入三等,除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 • 有用世之志,为人坦荡,讲究风节,有志于改革
朝政,勇于进言。
②1069-1085,变法中 • 1069年王安石变法 • 上书论朝政得失,忤王安石。调离中央,先
后任职杭州、密州、徐州 。 • 元丰二年三月改知湖州。 “乌台诗案”。 • 贬黄州团练副使 • 四十七岁黄州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
三、结构主旨 (一)分析课文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苏东坡在黄州过的“神仙般 生活”。
第二部分(第2-7段),写与苏东坡有关的几则谣言。 第三部分(第8-20段),写苏东坡的精神发生了变化,
并影响到他的诗文创作。
(二)归纳课文主题思想 文中选择了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情况和在黄
州的伟大成就,反映了苏东坡在面对人生灾难时 所秉持的安然自在、解脱自由、超然物外、积极 面世的人生态度、伟大精神和高尚品格。
《吾国与吾民)》(《苏东坡传)》等。《苏东坡传》是中国 现代长篇传记(开标立范)之作。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文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文 诗歌:与江西诗派的开创者
黄庭坚并称“苏黄”
艺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竹,论画主张神似
全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
米芾并称“宋四家”
婉约与豪放并重
苏轼的经历和人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生平可分为四期: ①1037-1069,变法前,初入仕途 • 祖父苏序好读书,善作诗 • 父苏洵是古文名家 • 母程氏有知识、深明大义,讲述《后汉书·范滂
传》,以古志士的事迹勉励儿子砥砺名节。 • 苏轼21岁出蜀。22岁兄弟同科进士及第。26岁,
苏东坡与黄州
苏轼贬居黄州四年 有余,虽遭宦途风 雨,但他能以豪爽 乐观的性格和随缘 自适的人生态度把 自己从苦闷和失意 中解脱出来。这段 时期,苏东坡作词 约五十首。
黄苏 州东
苏
成坡
东
就成
坡
了就
苏了
余 秋 雨
东 坡 。
黄 州 ,
与 黄 州
《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
书中讲述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 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 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 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 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 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 一个小丑。但是这还不足以道出苏东坡的全 部……苏东坡比中国其他的诗人更具有多面性 天才的丰富感、变化感和幽默感,智能优异, 心灵却像天真的小孩。
节选的《苏东坡传》,选择了苏东坡的 几则材料?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 至少有九则材料 , 突出其享受生活的各 种乐趣 。
才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
晁补之
1、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2、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3、莫嫌荦确坡头路, 自爱铿然曳杖声。
4、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
情理与趣理同在
1、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 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3、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 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6、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