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代语言学关于语言起源的几个传说●古埃及关于语言起源的故事●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图斯《史记》载埃及故事●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卜萨梅蒂库斯[Psammetichus]●实验方法:将二刚生婴儿置荒僻渺无人烟之地学牧羊,每天只给山羊乳吃。
两年后,保姆拿山羊乳来,他们见之高呼:“bekos”。
法老传令询哪种语言有此词,后查出佛里基亚[Phrygia]语里有此词,是“面包”之意,于是决定佛里基亚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佛里基亚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
基督教圣经中关于人类语言的传说●《圣经·旧约全书·创世纪》第二章:●亚当→上帝告诫不要吃智慧之果、教他说话→第一种语言●亚当、夏娃→受蛇诱惑偷吃了智慧之果→移示拿、造通天塔【巴别塔】→上帝变乱其口音,形成多种语言第一节古印度语言研究●1.巴尼尼的《梵语语法》●公元前四世纪,古印度学者巴尼尼(Panini)研究《吠陀》的语法,著《梵语语法》,又叫《巴尼尼语法》。
●《梵语语法》总结古梵语语法规则近四千条。
对梵语的词形变化和词的结构、词类和句子作了精密的分析,对梵语的语音结构和语流音变作了周详的描述。
2.古印度语言研究的成就●印度梵语属印欧语之一种,形态非常复杂,但是词的各个组成部份,由于获得音节文字的掩护,界限却比较分明。
古印度人对于梵文的研究,多出于一种宗教的动机,其中连一个声音,一个字母都不能有丝毫的苟假。
这大大推动了他们要对梵语作一番精心的研究。
●古印度人对于语文研究的成果是卓越的。
它所发生的影响也是很深远的。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构词法●区分词根、后缀和词尾,词根又分为原始词根和派生词根。
●(2)词类和词形变化●分为动词和名词。
还有前置词和小品词。
动词有人称、态、式等变位,名词有8个格。
●(3)语音分析●根据语音生理属性分类:①依声门开闭:无声音和有声音。
②依口腔开合度:元音、半元音、紧缩音和闭塞音。
③依发音部位:喉音、腭音、头音、齿音和唇音。
●(4)历史比较法的萌芽●巴尼尼把梵语跟其他梵语方言对比。
第二节古希腊、罗马语言研究一、古希腊哲学家的语言研究●1.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前399 Socrates),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曾对语言问题作过论述,但本人没有留下什么有关语言的论著,只是在色诺芬的一些著作和更为著名的他的学生柏拉图的《对话录》中,提到他的一些论据和观点。
2.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克拉底洛篇》中曾专门讨论语言问题,另外在他的其他几篇对话录中,也提及了语言和语言分析问题。
尽管柏拉图自己没有把自己分散的言论汇集在一起,但后来的著作家狄奥泽尼·拉厄梯斯说,柏拉图“最先探讨了语法研究的可能性”。
● 3.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古希腊斯吉塔拉人,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
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前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
马克斯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
●主要著作:《解释篇》《修辞学》《诗学》“语言形成于惯例,因为名称没有天然产生之理。
”“言语是思想、经历的表达,文字是言语的表达。
种族不同,言语则不同,文字也不同。
但人类的思想反映是一样的,语言的词汇只这些思想的标记。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的观点的基础上,发展了他自己的思想。
他有关语言的学说,也要从散见于他的一些修辞学和逻辑学的著作中去搜寻,在这些论述中,语言问题也只是附带提及,或夹杂在其他问题的讨论中,所以是不系统的或模糊的且存在争议,但还是可以看出,他的学说进一步发展了柏拉图取得的研究成果。
亚里士多德除了接受柏拉图对句子的语法区分以外,又增加了第三类句法成分(syndesmoi),这类成分包括后来划分出来的连词、冠词和代词。
另外,亚里士多德还给词下了正式的定义:词是句子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意义,但不能进一步分为有意义的单位。
●亚里士多德还提出了识别句子成分的标准:●形式标准,找出两种形式的差别;●语音标准,根据某些音的存在与否来判断语言单位;●形态标准,用直接成分来区分语言单位;●语义标准,根据词的实际内容来区分形式,其中包括,词汇意义,释义、文体意义等等。
● 4.芝诺(Zeno,公元前 315年)创立的哲学学派——斯多嘎学派。
●芝诺(约公元前336~约前264年)塞浦路斯岛人,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在雅典创立斯多葛学派,因芝诺在雅典意为“彩绘有顶柱廊”的画廊讲学,故称之为画廊学派或斯多葛派。
●斯多嘎学派创立于希腊化时期,分别探讨了语音学、语法学和词源学,提出了形式和意义之间的二分法,在语言中区分“能指”和所指,其对语言地位的认识与今天语言学的某些观点非常相似。
语言学特别是语法学,是在斯多嘎学派时期才首次在哲学中获得独立地位的,斯多嘎学派最重要的贡献也是在语法学方面,他们从理论的角度,确定了语法范畴,提出了“格”的名称。
●如:● 1.语言的声音或“材料”是一种象征符号● 2.语言的符号意义,即“所说有内容”● 3.符号所代表的外界事物●格范畴/词类划分(名词、动词、连词、冠词、关系代词)重要争论:“词”“物”之争● 1.公元前五世纪:●自然派:事物的名称是由事物的本质决定的;●惯例派:事物的名称和带我的本质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名称之所以指称事物,是由于惯例。
●----柏拉图《对话录》观点一:大自然的运动没有什么规律可言观点二:星球的运动和季节的变化不是杂乱无章的,而由一种不可抗拒的规律支配的。
2.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核心转移:如何看待语言的规则)规则派:语言是人为的,就一定有规律的。
语言基本上是有系统,有规则的。
--亚历山大里亚学派(以亚里士多德及其学生为代表)异常派:天然形成的东西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如果语言是人为的,人类会早已把不规则的现象纠正过来了。
--帕加马学派(以斯多噶派学者为代表)●《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
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
”对古希腊哲学家语言研究的评价● 1.成就:他们对于语言,对于语言现象的许多看法曾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他们所造出的许多术语直到现在还为一般语言学家和语法学家所采用。
● 2.局限●(1)希腊古代哲学家对于语言的许多悬想都是先验的和抽象的,并没有事实上的根据,所以他们所作出的结论也多是错误的。
例如他们有些主张语言是出于天然的,语言是有规则的,因此相信任何的词我们都可以就它们的形式求出它的来源和真正的意义。
(2)他们对于这些现象都只是从思想方面去认识的,并没有注意到与它们相适应的语言的形式,甚至没有想到要把它们列成任何有实用意义的规则。
(3)他们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分出了一些词类和范畴,但都只是从思想方面去分的,而不是从语言的表现方面去分的。
把这些名词从思想的领域转移到语言的领域,从逻辑的范畴转移到语法的范畴,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
二、古希腊语文学家的语言研究● 1.亚历山大里亚学派●该学派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
他们进一步发展了斯多嘎学派的理论,使语言学特别是语法学达到了希腊语言学研究的高峰。
该学派最著名的学者之一亚里斯塔尔库斯(亚里斯塔克Aristarchus,前2世纪)被看作科学荷马学的创始人,语法研究的许多成就也都归功于他。
不同于主要从哲学观点出发研究语言的斯多嘎学派,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对语言发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把语言看作文学研究的一部分,另外他们坚持类比论的观点,并应用于文本的校订。
亚里斯塔尔库斯的学生狄奥尼修斯(第欧尼修)写了现存的第一部明确描写希腊语语法的著作——《读写技巧》(Techne grammatike)(又名《希腊语语法》)。
A2.狄奥尼修斯和他的《读写技巧》(1)主要内容《读写技巧》共15页,25节。
书中简要描述了希腊语的结构。
在书的开始阐述了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心目中的语法研究的内容,认为语法是有关诗人和散文作家使用语言的实际知识。
全书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准确的朗读;第二部分,解释作品中的文学语词;第三部分,讲解熟语和作品内容;第四部分,探讨词源;第五部分,总结出类比规则;第六部分,评价文学作品,“这是语法研究中最高尚的部分”。
●具体内容上,先介绍希腊字母的音值。
把字母定义为要素(分节语基本的、不能继续分解的要素),描写了音段音位,区分了元音和辅音的长度,也提到韵律特征但未作深入分析。
●然后分几章讨论语法。
认为语法描写的两个基本单位是句子和词。
句子是语法描写的上限,而词则是描写中的最小单位。
从语义角度把句子定义为“表达完整思想的言语”。
词类方面分出了八类词。
每类词后面都一个它适用范围的说明。
●八种词类:名、动、分、冠、代、介、副、连如:●名词:有词尾变化,表示人或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概括的;有性、类、形、数、格五种语法属性。
●动词:八种语法属性,●有陈述、命令、愿望、虚拟、不定式五种语态;●有主动、被动、中性三种结构;●有原类、派生类两类;●有简单、复合、派生三种形式;●有单数、复数中、性三数;●有第一、第二、第三三种称人称;●有现在、过去、将来三种时态。
●有变位4、希腊语法学的成就和贡献希腊学者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为描写雅典希腊语的书面语和口语制定了正式的术语,并且将其系统化。
这套术语经过拉丁语的翻译和改造,成为近两千年来语法理论以及希腊语、拉丁语教学和研究的基础。
罗宾斯指出:“希腊人在精神文明方面的贡献,就是在如此多的领域里,取得了如此多的成就。
提到他们,我们会立刻想到他们在逻辑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和数学方面所作的工作,而这些仅仅是他们的成就的一部分。
他们在语言学中表现最出色的方面,即语法理论和语法描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完全经得起严格的检验,应该受到我们的感激和钦佩。
”五、古罗马语言学1、概述希腊—罗马时代是地中海周围地区形成一个统一的文明的时代,而希腊和罗马所起的作用互不相同而又互相补充。
罗马人通过移居意大利南部的希腊人,跟希腊的物质文化以及思想观点有过长期的接触,并自觉接受了希腊文化的影响。
在公元前三世纪到前二世纪这段时间里,希腊地区逐步落入了当时统治整个意大利的罗马人的控制之中,罗马帝国的扩张至公元初已经接近完成。
这个时期,罗马的一切文化艺术,包括文学和宗教,都是从希腊输入的。